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年轻人的评分取态颇为不同,本文的目的就是分析不同年龄层香港市民的公信力评分情况,看看是否有一些模式存在。
自十多年前,我们不定期以电话随机抽样方式,访问十八岁及以上的香港市民。这次调查的(未加权)样本有1,311人,调查范围扩及15岁少年,成功率是65%。表一和二分别是香港市民对本港传媒和外地传媒的公信力所给的分数及排名。要注意的是,在处理数据时,表一和二是基于「未加权」的样本,因此具体数字和《明报》文章中的有些出入。
年轻人组别评分高
我们把被访者分为5个年龄组别,分别是(1)15-17岁;(2)18-24岁;(3)25-39岁;(4)40-54岁;(5)55岁及以上。
15-17岁组别对传媒公信力的评价和其他组别明显不同。他们对电子传媒及报纸都给予较高评分。在机构排名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把无綫电视放在电子传媒的第一位,而且对《明报》、《都市日报》和《文汇报》的排名都比其他组别为高,但对《经济日报》和《信报》的排名就较低。这可能和他们的传媒使用习惯有关。这组别的人可能较多看电视,在学校订阅某些报纸,但对财经类的新闻报章没有兴趣。
18-24岁组别的公信力评分和整体人口的接近,只是对报纸的评价稍高。他们较为认同《都市日报》,而对《经济日报》和《东方日报》的评分排名就略低。
成熟组别评分紧
无论是电子传媒还是报纸,25-39岁的评分和整体人口的接近。他们对《南华早报》的排名稍低。40-54岁组别的情况也很相似,但这一组别对有线电视、《经济日报》和《信报》较为认同,可能与他们较多参与经济活动有关。
55岁及以上组别的情况就很不同。他们对电子传媒及报纸的公信力评价都最低。在他们眼中,有线电视、《信报》、《东方日报》和《苹果日报》的排名高于其他组别,而对《南华早报》、《英文虎报》和《香港商报》的排名就较低。这一组别的人可能喜欢看一些大众化和财经类的报纸,但就较少看英文报纸。
从以上资料可见,年龄和公信力评分有明显的关系,可以分为4个分数级别。15-17岁组别所给的评分最高,18-24岁次之,25-54岁在第3等级,而55岁及以上者所给的分数最低。
传媒机构和年龄层的关系
在电子传媒方面,商业电台较受15-39岁的人信任,40岁及以上者的排名稍低。相反的是有线电视,它在40岁及以上的人当中较受信任,15-17岁组别者则较低。
报纸方面,《星岛日报》、《英文虎报》和《大公报》的模式相近。15-24岁组别对它们的排名较高,但25岁及以上者则较低。相反的是《经济日报》和《苹果日报》,它们较受25岁及以上的人认同。
《信报》的情况比较特别,它在55岁及以上组别排名第一,在40-54岁组别也排得高,但在15-17岁组别就较低。《东方日报》较受40岁及以上者的认同,39岁及以下者的排名就略低。
各新闻机构在不同年龄层有不一样的可信程度,这可能反映不同传媒有自己的目标受众,或是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受众对新闻机构各有喜好。对传媒机构来说,最理想的当然是可以同时得到所有人的信任,但实际上可能要作某程度的取舍。究竟是争取年轻人还是较成熟的受众,就不容易有定论,传媒也不能够自行控制决定。
外地传媒评价走势相若
跟评价香港传媒的情况一样,不同年龄层的市民对外地传媒评价也出现相近的模式。无论是电子传媒还是报纸,15-17和18-24岁组别的评分较高,25-39和40-54岁这两个组别位处中间,而55岁及以上组别就最低。15-17岁组别对4个内地新闻机构的评分较其他组别为高,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18-24岁组别明显觉得4个外国传媒机构可信,对《南方周末》的评价也稍高。
25-39岁组别则对4个内地新闻机构的公信力评分较低,而40-54岁组别虽然评BBC为第一,但分数也较其他组别低。55岁及以上组别就最严格,他们和18-24岁组别相反,对4个外国新闻机构及《南方周末》的评分都是最低。
小结
为何年龄和公信力评分有这种反向的关系?我们认为可以用「批判辨识能力」和「传媒使用习惯」来解释。年轻人阅历尚浅,对传媒情况不大了解,未有足够的批判和分辨能力,因此在公信力评分时倾向于较宽松。随着年龄增长,他们人生经验增加,对新闻媒体有较多使用和认识,辨识力和要求也提高,因此评分便较紧。
以前新传播科技未算普及,年轻人不断成长,不同年龄层逐渐更替,公信力评分由高到低的模式应较为清晰及固定。但现时科技发达,传媒的数量和使用模式出现大变,现时 (及将来) 的年轻人所要经历的,相信和以前的几代人很不同。他们可能较少接触传统的新闻传媒,因而产生疏离感,对媒体的观感也可能受其他因素影响,令公信力评分下降,这是值得新闻界关注和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