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免费电视「世纪之战」一触即发

2011-10-17

  香港免费电视产业新的三个牌照,如无意外将于2011年10月或稍后由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向行政会议提交发牌建议,行会将拍板正式批出牌照。到时候获得新牌照的三个电视台:电讯盈科、有线电视和城市电讯,加上原来的无綫电视和亚洲电视,一共有五家电视台在本港共存,同时营运。

五台鼎立尚未正式开始,「挖角潮」烽烟已升起
  五家免费电视台的出现,毫无疑问是香港54年电视史上破天荒的大事。而广管局这次聆听民意、开放公众大气电波容纳三家运营商,值得肯定。仍记得1978年7月,本港发生「佳视七月大攻势」,揭起电视史上第一次收视「世纪之战」,当时战况之激烈,记忆犹历历在目。最后,以佳视闭门而告终。从此无綫电视台称霸,亚视屈居第二,也亏损至今,老板已换了九次,可惜仍看不到有一丝起色之象。

  换言之,如今香港即将有五家免费电视台营运,可以预见市场竞争激烈的程度,将会是空前的罢。而去年(2010年)免费电视广告市场有71.54亿元,收费电视广告市场有39.80亿元。若单以免费电视市场而论,若以年增5%来计算,今年、明年会达75-78亿元的庞大市场。如果加入三台,大饼应会相应的增加。到时候看谁的节目好、收视高,谁就有能力分到更多的大饼。不可讳言,五台节目亮出展开竞争之日,应该是千禧「世纪之战」来临之时。

  不是吗?这边厢三个牌照尚未正式发出;那边已点燃了「王维基银弹撬无綫猛将」和「李泽楷、王维基挖空六婶」等火头,看来无綫电视已烽烟四起。而烽烟的背后是:电讯盈科的李泽楷早前已挖掉了无綫电视台综艺科约30名工作人员,早前无綫电视戏剧组编审张华标亦率多位编剧投奔黎智英旗下的壹电视。而城市电讯的王维基在过去半年内,已秘密部署约见无綫电视台创作、制作和艺员各部门的员工。据接近消息人士说,有意或已签约的编审2位,编剧约20位,监制2位,编导约10多位,另加上部份非一线的艺员。

  挖角行动消息一曝光,无綫管理层震惊不已,毕竟是安稳日子过惯了,那么多年很少发生数十人一声不响过档的事件,祗有我解雇人,那有员工主动离去之理。于是管理层在接到对方突然其来的行动之后,马上进行危机处理。一方面扑火,各部门马上召集员工,其中以创作和制作为甚,艺员科亦不能置身事外,与员工倾谈新合约,各人马上每月加3-4千元暂安稳军心,增薪以一年为期,一年后再看形势变如何,重行定夺。这样加薪法未免太不漂亮了吧!即是说,一年后无綫电视一哥地位依旧稳如泰山,威胁解除,薪水就会回到原来未加时的水平?但愿不至如此,否则一间拥有公共大气电波的上市公司,应如何向员工和社会大众交待呢?!

  另一方面,无綫各受影响部门的管理层,马上亲自披挂上阵,在自家的节目接受访问,讲述目前的状况以及如何应变等,企图稳定军心,不让危险扩大。间中还有一些当红艺员放话,表态不受金钱引诱,继续留在无綫台效力。可以说,这些突然其来有关挖角的消息在九月份最后两星期,几无日无之,热闹洋洋。

  说实话,无綫电视台造成今日被挖角,予人有可乘之机,自已亦需要好好检讨检讨。数十年来没有了竞争的对手,龚断了整个免费电视市场。于是,丧失了创新斗志,因袭成习,变成了一切以维持现状保守的大本营,早已为人所诟病。

  节目缺乏创意,最为人所诟病。流行文化大众文化如电视,如果没有原创意念的节目,将会日久成死水一潭。加上管理层以悭为宗旨,一切能省则省,有心人想做一些不同题材内容的节目,或因制作费大而不容易通过。谋股东最大利润,做靓一盘数最重要。于是乎形成创作人员没有精进,得过且过,因循是尚。

  员工薪酬与工作不相称,编导与编剧都是专业性高的工种。但,在电视台待遇却出奇地偏低,助理编导及新晋编剧人工不足一万元,而编导与编剧也不过在一、二万元之间,完全说不上是专业工作的待遇。这也难怪,外面有好机会的话,当然跳槽了。

  工作量大,人手缺乏,特别是在助理编导职级,由于工作沉重,所以流失率特高,形成人手不足,一个人要做两个人的工作。如今天A组通告,工作至第二天通宵,第二天马上要接B组的工作,没有时间睡眠,辛苦可想而知。除非外面没有机会,才会继续捱下去,否则,择木而栖自是很正常的了。

编与导待遇与专业极不相称
  无论是创作人才,如编剧与编审,都是用脑一族,本来就不多,虽知创意人材难求,如不善待之,到他们一日离去,也祗有空余恨矣!没有意念、没有故事、没有剧本,何来节目、何来电视剧?今时今日,衡诸电影界,最有点子、能写剧本的,都快速地当上了导演,如庄文强、彭浩翔,如叶念琛、郭子健等等,不是最好的例子吗?!

  说到编导即导演是也,他们在拍摄一部剧集的时候,身负重任。他是整个拍摄团队最核心的力量,用自己专业的能力掌控一部剧集的完成。包括事前协调各部门,拍摄时引导演员,指导影机。后期的剪接、合成、声效等繁琐的工作,地位与能力不容忽视。

  也就是说,编剧与编导两者都应受到善待,包括尊重与合理的薪酬。无奈多年来电视台都没有予于重视,他们的付出与回报根本不成比例,起码不是专业地位的待遇。人才是到用时方恨少的,希望各大电视台的管理层,经历这次五国(五台)争霸而引起的「挖角潮」与「反挖角潮」后,能冷静下来,痛定思痛,往后能善待人才和重视人才,则未尝不是香港电视产业之福也!

从「挖角潮」看王维基的策略
  在媒体曝光之后,王维基除了约见各线艺员外,更是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发SMS与台前幕后各人,邀请有兴趣的人士加盟,报章称之为「电视茉莉花革命」。此举也是香港电视史上利用手机等科技平台传送短讯「请人」的首宗。

  2011年9月2日王维基的这则SMS,已讲出了创作部班底已签30多人、制作部20人。这跟实际数字或会有些出入。不过,我宁愿相信他提供的是确实人数。因为,往后他仍有很多时间可以请人,而且也不一定都是无綫电视目前的员工。从这两星期媒体沸沸腾腾的报导,最低限度有三个效果:(一)向全港市民宣布:我王维基说得到做得到,来了,是真格的。而且是免费宣传,占据几天报纸头条版面。(二)出其不意予无綫电视全方位压力,包括幕后幕前,一时打无綫电视一个措手不及。当它惊醒,来个回马枪的时候,也祗能自掏腰包,破财挡灾,以加薪留人了。除此之外,也别无他法。(三)抢占了道德的高地,发出的SMS释出了:我的出手较阔绰,待遇比你合理。再者,我将拍摄的是高质素剧集,弦外之音不讲明白。这一招太厉害了,打得对方哑口无言。

  王维基这次「挖角」行动,本来是不露风声,秘密进行,无奈人多了风声自然易泄,无綫高层接报马上部署留人反击,王维基即备势高调回应。这次行动尚未结束,看来还会继续蔓延下去,直到五台开播,以自备节目面对全港市民之日,由观众打分之时,高下才能分晓。不过,冷眼旁观这次挖角行动,归纳以下数点,看王维基的限制。

  第一,约见无綫幕前幕后人员行动过早曝光,马上引起无綫高层的警觉,反制开始,王维基后续约见就有障碍。这也是无可避免的事,因为一些当红监制不为所动,约见会自然掩盖不了。

  第二,消息曝光之后,有实力的幕后人员被挽留,因为他们也考虑到一家新的公司,前景不明朗,还是留下安稳得多。因此,没有时间谘询,也签了一批没有战绩和实力的幕后人员,其他人就会却步不前了。

  第三,看离开无綫而签王维基公司的一些编审和监制,并不是目前当红的人物,所以能吸引更多的人过去并不容易。其实,或许应该先邀请一位领军式的高层由他统合各人过档,员工的凝聚力就会高些,否则,将来的统合起来打仗就事倍功半了。

  第四,所签的合约生效日期,多为两个月之后,另一方面当然是考虑正式牌照批下来的时间;另一方面,也未始不是考虑,不必白白多花两个月的薪水,做生意之道,也未尝不是正常的做法。不过,如今是非常时期,是否该用非常手段?值得三思。这样也予无綫有回旋的余地,进行反制,稍后有可能随时发生变化。

  第五,王维基的新公司将来实行的不是目前无綫电视台的监制制度,而是目前台湾和国内行的制作人制度。所谓制作人制度,即制作的总负责不是由一位监制承担。因为根本没有监制的职位,一切由制作人统领。也就是说,制作人必须负起监制的职责。他必须懂制作的全部细节流程,包括拍摄时演员性格与情节发展的统一,以及整部电视剧的风格等。另外每集与每集之间人物,细节连系等,都是要微观的。如果只交由编导负责,那么每一位编导都必须是功力足以独当一面的才成。否则就累坏这个制作人了。

  王维基自己担任制作人,好的地方是可以控制每一分钱、每一分钟的流向。但,拍摄期间的细节掌握,就要花很多的心力与时间了。

  当然,以王维基的决心与聪明才智,要掌握这些并不困难。困难的地方是时间而已。当全台上下都在紧绷着神经应付五个台收视硬仗的时候,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如果发生状况,他都要去救援,纵使他是铁人、是三头六臂,都不容易啊!依笔者看,他的身边没有几位富制作电视剧经验的左右手,肯定问题多多,困难重重。

  再说,各人与王维基所签的合约,并非城市电讯这间申请免费电视广播牌照的公司,而是另一间独立的制作公司。这无疑予人不少疑虑,毕竟它不是一间直接领牌的公司,期间如果一旦发生什么问题?这份合约最终有保障吗?它的liability又在那里呢?

将引发五台无日无之的竞争
  在目前有线电视产业三位运营商:城市电讯、电盈now和有线电视,以城市电讯较弱。从频道内容特别是自制节目部份、以家庭覆盖率部份,城市电讯都比后两都为低。但王维基本人一向有志于创意产业特别是电视广播方面。因此,他年前申请竞投免费电视广播牌照。在这之前他更一度投身亚视,希望施展自己的抱负,无奈事与愿违,不得不引退。

  如今王维基已成为一位免费电视牌照准持有人的身份披挂上阵,有志从实践中完成自己多年的宿愿。祝愿他马到功成,改变免费电视产业多年一台独撑的局面,引发真正意义的五台竞争。

  令人振奋的是他长远的计划,一方面向政府租地建广播制作大楼,将投入6亿元,内有多媒体制作中心;另一方面,随即展开招聘人才的大行动,先招集150人大行动,5年后计划增至400人。且准备首年制作260小时节目,3至4年后增加到520小时,这无疑是三家运营商中最大规模的行动。王维基也知道电视产业是高投资低回报的行业,也知道创意娱乐产业需要大量人才和设备。他启动了,并且正在刮起一股「王维基旋风」。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是市场太小还是竞争太少

李敬华
2019-06-06

从数据看香港电视变化

李敬华
2018-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