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的,在「香港电视」2014年4月11日宣布裁员消息的前一天,这个前途未卜的新闻部,有半数同事去了天水围执行采访任务,拍摄被迫迁的德怡幼稚园最后一天家长会,以及访问校长和家长。隔天,同事把影像及访问素材剪辑成两条短片,分别是《校长话》和《家长话》。短片透过社交媒体facebook 脸书传播,几天后共录得超过10万次观看,过半数收视来自「校长话」。
为什么一条3分多钟、没有记者旁白、只剪辑了校长6段说话的新闻短片,能吸引逾5万次观看?
我不排除部分原因是「港视效应」,因为这条片在脸书的贴文写道是新闻部「最后作品」,受众在同情心驱动之下,收看这个作品以示支持及鼓励。另一个原因,是《主场新闻》的报道,帮助刺激收视。于我而言,会认为这条短片实践了 「人文关怀」的精神,感动了受众,帮忙分享,才累积可观的收视数字。
前途未卜下的实验作品
严格来说,《校长话》是一个试验作品。它的出现背景是在一个非常时期,新闻部「开荒」小队的8位同事,一边在等待管理层决定电视业务的前途,一边仍在尝试创新电视新闻报道。所以,真的感谢这群同事的专业精神,愿意采用「破格」手法,去采访和报道被迫迁的天水围德怡幼稚园,最后一天的家长会。
要破格,因为我们假设受众在资讯爆炸的时代,或多或少也知道德怡事件;再加上当天的家长会已是第3天的活动,当多家电视台、电台和新闻网站不断在报道事件的最新发展时,我们还在用惯常的拍摄、访问和剪接手法,受众不会选择收看我们的作品。于是,我们尝试「另类」采编原则,希望发掘当中具有「人情趣味」的新闻价值,让事件中的当事人发声,包括德怡的校长和家长,在「救校」行动背后,她们追求的,是什么样的价值观。
有别于传统的「1+1」电视新闻采访方法,即记者访问加摄影师录像,我们选用「1+3」,即记者加3名具有摄影及监制功能的导演。这种安排的好处,是同时间同场地可作多角度录像。以我们的安排为例,在访问校长时,一部摄影机录像和收音的同时,另一部机可捕捉校长的近镜表情,第三部机则可以去拍摄其他相关画面。当拍摄学生上课及校长坐在后排视学时,3部机可分工,一部拍学生,另一部拍老师,其余一部拍校长。
结果,在后期制作时,剪接师会很高兴,因为她发现很多镜头可以选择,可以在有限的3分多钟报道时间,尽量展现的不仅是校长的外表、脸容、学校的生活片段,还有校长看着学生上课时流露的眼神,甚至看到校园角落挂着的学生劳作的细节。这些画面配上校长的感言,我们希望受众可以从这种角度,认识这位女性为什么要「抗争」。
电视新闻采访「1+3」方式
有行家会质疑,实验作品当然可以用「1+3」采访方式,但现实的电视新闻采访运作需要顾及成本效益,他日我们开台,未必会这样做。就是因为要开台,面对的不只是电视台新闻机构的竞争,任何要受众消费时间的资讯和娱乐,也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因为受众时间有限,而在网络发放的新闻信息超多选择,故此我们需要改变采制流程,否则在少于其他电视台新闻部一半人手的情况下,选用同样的采制方法,没可能有竞争力,作品的收看价值也不会高。
另外,我们选用「1+3」的考量,除了应付日常的新闻报道需要,也是为了每周制作公共事务节目,以及特备时事节目等准备素材。通俗来说,是「一鸡几味」的做法,也是「小资本」经营的电视新闻部一种具成本效益的生产方法。虽然,我们要考虑控制成本,但在策划上,我们原来计划成立一支有20人参与的专题组,任务是每天集中采访和报道一个热门议题。像德怡事件,专题组便要用「1+3」方法。我们不敢说拨出很多资源,起码是「合理」的人手和时间,让同事完成任务。
说了大半篇文章,也是在说采制,那跟「人文关怀」精神有什么关系?
试想像,如果一个电视记者之前没有跟进德怡事件,今天才被旨派采访家长会最后一天;并因为要赶及在指定新闻时段播出,需要以「1+1」方法限时内做访问及拍摄画面,这个记者会怎样处理?
我估计,记者会问校长及家长一些「大路」的问题,例如继续问他们「希望争取什么」、「是否不满业主安排」、「会怎样继续抗争」等。拍摄方面,记者会叫摄影师录影一些「大路」的画面,包括家长集会、校长和家长及校友交谈等。到写稿时,因为要赶及Deadline 前完成,会采用格式化写法,用三段记者的旁白,讲述是日事态进展;中间插入两段访问说话,一段由校长讲,另一段由家长讲。
人文关怀由关心同事开始
这种电视新闻的采访、写作及制作,是经典方法,我在过去12年兼职教授新闻系学生时,也传授这套方法。问题是,在今天资讯爆炸的高速网络视像时代,这种格式化方法,是否可以注入「人文关怀」的元素,即关怀记者、摄影师及剪接师的工作环境?让参与采编及制作的同事,有时间坐下来了解事态的最新发展,以及可能出现的变数。让他们协商报道的角度和拍摄画面的需求,如何能令故事连系到受众,令他们反思或有所启发?
我们认为,由关怀新闻部的工作者开始,同事到场采访和拍摄时,很大机会发掘到好的素材。以《校长话》为例,3分多钟的报道剪辑了她6段说话。第一段是关于她的背景,原来是由「护士」转做「幼儿教育」。接着第二段表达她的教学理想,希望让学生有安全感的环境下,发展性格和人格,感受爱和学习尊重。校长的第三段说话,讲了一个小故事,关于学生写「校长」两个字给她,使她感受到学生的热情。第四段表达了她经历被迫迁事件,认为金钱以外的,还有更重要的价值要考量。第五段是她这段时间的心情,包括她也是家长,所以理解受德怡事件影响的家长心情,恐惧和忧虑。最后一段,校长认为连日的「救校」行动是一次胜利,得到社会注意和支持。
坦白说,在收看同事的作品前,我不认识德怡幼稚园的校长陈玉珊女士;第一次看片的时候,也没有以新闻部总监身分去批判,只是用一个普通观众心态。可是,这段片是在「港视」宣布裁员消息后才收看,当阅听了校长的说话,加倍感受到她为了捍卫自己相信的,而争取社会注意和支持,反思「公义」这些命题,情况像极「港视」。再加上,剪接同事在最后一个镜头,画面背景是德怡幼稚园校门,前景是一个「终止」路牌,含有贴题的象征意义,令我感受到同事制作的认真。
总结《校长话》这个实验作品,由策划开始,到采编和制作,都尝试「以人为本」,让4位平均年资超过8年的新闻工作者应用「破格」方式。其中负责访问校长的记者,是我们的总编采主任伍耀棠先生,他也是一位家长。我相信没有他的功力,很难营造一个恰当的访问气氛,让被访者能够放松说出心声。当然,没有3位认真拍摄的导演及监制同事,包括黄诗雅小姐、郭子龙先生及李景奇先生,也不能轻易把被访者的感言,配合有意景的画面,感动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