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文汇报的信

1997-06-15

编者按:《文汇报》于九七年五月十八日刊登文章「评香港电台《传媒透视》的观点」,对香港电台及本刊作出批评,歪指曲称「……沦为某种政治工具,背弃纳税人的愿望和利益。」文章并就本刊内容,指摘五月号其中两篇文章「违背事实不公」。本台已即时覆函回应,作出澄清,惟未获《文汇报》刊登,现特借《传媒透视》篇幅公开覆函,以正视听。

编辑先生:

  贵报众声版「读者论坛」本月十八日刊出珊平君的大作,命题「评香港电台《传媒透视》的观点」,曲解了《传媒透视》的发刊宗旨,恳赐一角澄清。

  《传媒透视》本刊没有既定观点。不过,由于内容涉及传播行业的各方面新生科技及各种新旧现象,每篇文章自然难免有独特的观点与立场。《传媒透视》的撰稿人来自本港及海外传播行业的各个范畴,包括编辑、记者、评论员、学人、管理人等……,他们针对行内事物畅述己见,铺陈一定的理念,却从来不是代表《传媒透视》的立场,更说不上是香港电台的观点。

  珊平君文章的后段,述及香港电台电视节目「五棱镜」的「香港精神」系列,以偏概全,忽略了整个系列的精髓。

  「香港精神」是个概括的总称,希望探讨香港这个蕞尔小岛能够跻身世界大都会之列的成功因素。该系列采纳顾问编辑这安排,目的在让观众透过不同编辑的取向,多方面、多角度地去了解及认识这些令香港成功的因素,由于各位顾问编辑各有不同编辑的取向,立论亦藉此得到平衡。

  珊平君不同意其中一位顾问编辑平素的观点,正是香港精神的展现——大家都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同样,整个「五棱镜」的「香港精神」系列,还有其他九位顾问编辑发表他们各自对香港成功因素的体会。而他们各自的观点,亦不时会被评论或受到批评。

  百家争鸣,尽管或会被视为吵耳,但总比一言堂式的报导或评论来得更切合社会的需要,「真理越辩越明」的道理亦在于此。

  报导真确,立论持平,是香港电台在制作电视节目时一向恪守的态度,「五棱镜」的「香港精神」系列,亦是按照这大原则编制。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公共广播的宿命

文乃扬
202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