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七年度国际艾美奖 亚太区评审香港顺利举行

1997-10-15


  始于西方的电视工业兴起已超逾半个世纪。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化,电视节目渗入了每家每户,对社会生活文化有着深远影响;在世界上许多角落,看电视已成为家庭消遣或生活习惯一部份。

  过往,由于资源及经验所限,很多国家往往需要依靠从美国或其他西方先进国家输入电视节目播放。但由于各地区有其本土独特的文化背景,观众口味各异,故近年世界各处电视台纷纷致力发展本地制作,积极提高节目质素及水准。

  一向堪称电视制作鼻祖的美国,早于五十年前开始成立「艾美奖」,每年选出本土制作之优秀电视作品,颁发奖项作为鼓励。此外,为表扬世界上其他各地区的出色电视制作,更特别于廿五年前开始设立「国际艾美奖」,挑选美国本土以外具水准之各地电视节目,颁予奖项以作褒扬 。


香港电台主办「一九九七年国际艾美奖亚太区评审」,特别邀请了来自亚太区各地传播机构代表及香港著名导演组成十五人评审团,担任评选工作。


香港电台再接再厉  举办国际权威活动

  「国际艾美奖」由「美国全国电视艺术与科学学会国际议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Television Arts and Sciences)举办,该议会并邀得多个国家及地区近一百间电视台的代表组成理事会,统筹有关「国际艾美奖」选举事宜。


由于参赛作品众多,评审团分成两组,分别评审不同类别的节目。


  今年,香港电台广播处长张敏仪获邀出任「美国全国电视艺术与科学学会国际议会」理事,香港电台更被邀请主办「一九九七年国际艾美奖—亚太区评审」。这次港台是继去年成功主办「第三十三届亚太广播联盟」周年大会的大型广播会议后,再度举办国际性广播活动,促进亚太地 区以至世界各地传媒同业彼此间的经验交流及联系合作。

  已有二十五年历史的「国际艾美奖」为世界重要电视奖项之一,一向备受世界各地电视广播同业的关注及推崇;每年均由各地具有影响力的影视界专业人士及电视台代表组成评审委员会,选出杰出电视作品颁予奖项,各地电视广播同业皆以获得「国际艾美奖」为荣。

  「国际艾美奖」评审程序非常严谨,每年分别于四个不同地区进行分区节目评审,通过每区评审后的入围作品,需要和其他地区的入围作品再次较量,进入在美国举行的最后阶段评审,得分最高的才能成为得奖作品。今年四个分区评审地点分别在阿根廷、英国、香港及意大利。

廿五周年参赛作品破纪录  评审团阵容庞大评审严谨

  由香港电台主办的「一九九七年国际艾美奖—亚太区评审」已顺利于九月十五日至十八日期间举行。今年适逢「国际艾美奖」二十五周年纪念,全球参赛节目数目打破以往纪录。亚太地区及国家对于是次参赛反应亦十分热烈,共有三十九份电视作品参赛,分别来自澳洲、日 本、中国、韩国、新加坡、印度、菲律宾、台湾及香港等地共十八间广播机构。而今次亚太区评审的非英语节目类别共有五项,包括:纪录片节目、戏剧节目、表演艺术节目、普及文化节目,和儿童及青少年节目。其中以参赛纪录片组别的为最多,共有十四份作品,其次为戏剧节目,亦占其中十份作品。


今届亚太区评审的非英语节目类别共有五项之多,各评审委员正聚精汇神地观看参赛作品。


  为求令到评审工作能更加公平,香港电台特别邀请了来自亚太区各主要电视台的代表,及香港著名导演组成十五人评审团,担任评选工作。评审委员分别来自:澳洲SBSA电视台、日本富士电视台、中国中央电视台、菲律宾ABS-CBN电视台、印尼TPI电视台、马来西亚RTM电视台、斯里兰卡ITN电视台、韩国SBS电视台、澳门电视台、香港的亚洲电视、无线电视、香港电台、「亚太广播联盟」秘书处等代表,而在国际及本地影展上获奖无数的香港导演许鞍华及罗启锐亦应邀参与评审。

  评审委员对各组别的参赛作品都评价甚高,认为大部份节目均具国际水准,而且甚有本土特色。亚太区普遍的电视制作水准在近年都有显著提升,与世界其他先进国家的制作实在不遑多让。


本港著名导演许鞍华及罗启锐亦应邀参与评审,并与广播处长张敏仪合照留念。


  今届「国际艾美奖」的各项得奖结果,将于十一月二十四在美国纽约举行的「第二十五届国际艾美奖颁奖礼」上揭晓。而有关「一九九七年国际艾美奖—亚太区评审」的有关详情,可参阅香港电台网页http://www.rthk.org.hk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公共广播的宿命

文乃扬
202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