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收费电视强势出击大中华媒体战即将展开

2003-09-15
电盈重新启动ITV牌照,推出now宽频电视。
据尼尔森媒介研究(Nielsen Media Research)调查香港、耶加达、吉隆坡、马尼拉、新加坡、台北及曼谷七个亚洲城市超过九千名市民看电视、电影及报章杂志等的习惯,98%的香港人有看电视的习惯,高出其他六个城市跃居首位。其余分别为台北(92%)、马尼拉(92%)、新加坡(91%)、吉隆坡(89%)、曼谷(88%)和耶加达(86%)。

调查结果显示港人四十六年来爱看电视的习惯,已到了不离不弃的地步。这也是为什么到二零零三年底,本港将会新增加五家收费有线电视营运商:Yes TV、谱乐视、银河卫视、香港宽频及电盈now宽频电视,再加上已成立十年的九仓有线电视,一共有六家收费电视商。如果再将今年底宣布启动的美亚娱乐旗下的美亚电视(Non-Domestic Pay TV)计算在内,总数达七家之多。这七家营运商将合共推出一百三十条频道,到二零零四年底,预料可增至一百八十条,增长速度之长,已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


收费电视战国时代已来临

美亚电视是卫星频道,理论上不算有线电视,但它却是收费电视。其中电盈宽频目前尚待港府正式批准其经营收费电视业务,若按广播事务管理局已准电盈重新启动互动电视(ITV)服务牌照来看,相信行政会议应该会照准广管局的建议。如果我们不健忘的话,犹记得电盈于一九九八年推出投下钜资筹备超过五年的互动电视,最后却折戟沉沙,以失败告终。所以,港府在越多竞争,观众选择越多的考量下,当然会乐观其成。

值得重视的是,香港收费有线电视的战国时代已经到来,一百三十至一百八十条频道推出,竞争之惨烈,在所难免,而观众则有更多的选择,竞争的结果得益的当然是广大的香港市民。第一,频道多,为了生存、为了吸引观众,收费自然向下调整。第二,频道节目内容会多元化,且慢慢趋向分众,不同内容的频道,吸引不同喜好的观众,小众趣味的观众得到照顾。第三,竞争之下,节目水准相应提高,有创意的节目越来越多,电视产业才得以健康发展。


全天候新闻频道与自制节目

在众多收费电视商经营的众多频道中,令人欣慰的是将会有五条廿四小时播放的新闻频道:(一)有线电视新闻一台。(二)有线电视新闻二台。(三)有线娱乐新闻台。(四)香港宽频的新闻。(五)银河卫视新闻频道。这可以说是香港电视史上的创举,五条全天候新闻频道,以第一时间将周边及全球发生的大事送到市民的眼前,这对于市民和当政者掌握全面的资讯,提供了一个快速的平台。

从各家收费电视商目前频道的定位来看,多数不自己制作节目,这当然是从降低经营成本为主要考量,本也无可厚非。但若从长远的发展去衡量,如果频道内容全部依赖外购或外判,到头来是经营者将频道内容取得的主动权拱手让人,节目来源不稳定,质量也没有保证。亚洲电视是最好的例子,自己为了削减开支,将自制节目减到最少,人员也从一九九八年的一千五百人减到不足二百人,仍然离不开亏损的命运。所以,今年八月再聘请梁立人回朝接掌制作总监一职,并宣布重新自制节目,希望能扭转局势,可见一个没有自制节目的电视台,它继续生存下去的空间有限,这是无庸置疑的!另外,二零零三年初九仓有线电视邀请资深影视人徐小明担任制作执行董事及有线电视营运总裁,成立一个剧集与节目制作中心,准备打从二零零三年起将自拍剧集由原来六十小时增加至一百小时,更开办一条廿四小时娱乐新闻台,由余咏珊主持。这证明了电视频道最终发觉自制节目仍然是最可靠,媒体产业的成功最后仍取决于内容。

退一步说,如果电视商完全放弃自制节目,端靠外购,可以想像到时看到的都是一些外国频目,诸如Discovery、CNN、BBC、Bloomberg、Disney、Fox、MGM等熟悉的名子,甚至成人台充塞。当然,我们不是反对这些频道内容,而是应该还有其他的节目,自己本土制作的节目更不能或缺。


收费电视市场渗透率偏低

香港约有二百一十七万户家庭,九仓有线电视经营第十个年头,到今日--二零零三年八月为止,用户达六十二万,整个市场渗透率不足30%。换句话说,市场的空间仍然很大,以邻近地区台湾为例,收费电视渗透率超过80%,相比之下,香港未免偏低了些,究其原因,根据香港宽频主席王维基的分析,原因有三点:(一)外语节目过多。(二)频道欠缺有特色的中文内容节目。(三)营运商定价偏高。如果能针对这三点加以改善,收费电视覆盖率应该可以达到80%-90%。

问题恐怕没有那么简单,下面有三点必须先考虑进去:(一)九仓有线开办九年,投下资金四十至五十亿元,才开始有盈利(二零零二年1.17亿元),这样长的时间,这样钜大的投资,实非一般营运商所愿意做的罢。当时,有线是独家经营,别无竞争对手。如今,情况已大不相同,六、七家一齐在市场涌现,难度之大何止倍数计。(二)除众多有线商之外,尚有免费的无线和亚视台,特别是前者更有超过三十年的盈利纪录以及忠诚的观众群。除非你能制作出更富创意更多元的节目,否则,想脱颖而出,谈何容易。(三)台湾的情况与香港不一样,很难类比,台湾有线电视的崛起,正值戒严时期,而三家官营的中视、华视与台视长居久安,不思长进,节目不能满足观众的需要,因而导致「第四台」(即非法安装的有线台)的兴起,在官方的禁止与压制下,反而受到一般民众与反对派的支持。至于香港无线与亚视,还能与时俱进,特别是无线,节目绝大部份自制,一般水准能保持,也较多元化,目前要压倒它还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


中国媒体逐步开放民营

随着二零零三年六月宣布更密切的经贸关系安排(CEPA),国内与香港的影视媒体距离已进一步拉近,香港影片已视为国片,而不受配额限制,合拍片工作人员比例亦放宽为三十比七十(港方);至于电视方面,中央电视台已开始将新闻除外,其他节目转为商营,以广告费决定该时段的制作经费,将节目交由广告商与制作公司制作,揭开了中国电视史上民营新的一页,可以预见国内电视媒体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二零零三年,国家广电总局已发出八张电视制作许可证予民间企业,正式允许民营公司独立制作电视节目,而毋须依附国营的制作机构。

这项政策的改变不但有助于国内的民企,更为香港的电视媒体增加与国内民企的合作机会。按CEPA的精神,香港公司日后在国内的企业投资,股份应可超过51%。而且,香港媒体企业可参与经营国内的有线电视频道,或者承包国内的频道经营。再者,将已落地的卫星频道转为普通话国内频道,将不会是遥远的事。

按目前国内日益开放的传媒政策,前景足以令人鼓舞,而且有理由相信,影视媒体走向全面市场化民营化是指日可待,也无可避免。因此,香港收费有线电视或卫星频道,在成立初期争夺本土市场固然激烈,但长远来看,必须将目标投放在国内十三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去思考。每一年潜在的广告大饼达一千亿美元,没有一间企业不想去分一杯羹吧!

因此,香港电盈旗下now卫星频道正与国内的民企海润公司合作,欲将之转变为一条针对国内市场的国语频道,准备进入内地的有线网络。中国星亦正与国内电视合作,每星期播放一至二部自拍影片,于今年底试播,并在河北电视台开办一条廿四小时电影频道。Tom.com收购已落地广东的华娱电视64%股权。天映娱乐旗下的天映频道(购入邵氏七百六十部影片),一条廿四小时的中文电影频道正申请落地中国。还有台湾的东森媒体科技计划来港上市,以东森国际、儿童台及生活娱乐台申请落地国内;还有已有限度落地三十多家频道,或正在申请中的,多不胜数。这些都说明了大中华地区,包括香港,甚至全球化的媒体都想打进中国市场,且视之为远程的目标。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是市场太小还是竞争太少

李敬华
2019-06-06

从数据看香港电视变化

李敬华
2018-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