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变天:美国报业新趋势

2012-06-13



  今年五月,香港新闻教育基金举行两年一度的外访,这次再到美国访问两周,一行有多位新闻工作者及几位任教于大学新闻系的老师。我们走访了三藩市、首都华盛顿及纽约,旨在了解美国总统选举、中美关系及美国传媒经营的最新情况。

  媒体方面,我们参观了的机构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报》、Huffington Post、Atlantic、Politico、《新闻周刊》、Digital First Media、全国公营电台、CBS电台、Fox、NBC等。我们也走访了一些科技媒体公司如Google、Storify、Adobe、Omnicom等,又到新闻博物馆(Neuseum)参观取经。

  本文有三个焦点。第一是探讨在新科技环境冲击下,美国新闻业出现的一些新意念和现象;其次是着眼社交媒体的发展;第三是了解美国传媒新近出现的一些经营模式。

新科技下的新意念
  新闻业使用互联网不足二十年,但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从而衍生不少新的想法,新闻界的重点也在转移,以下列出五点供大家参考。

  首先是「鉴赏模式」(curation model)的出现。传统新闻工作者所做的是采访、写作和编辑,把自己取得的新闻资料发放给公众。现时编辑变成「鉴赏者」(curator),有点像博物馆或国书馆的主理人,把从不同方面收集而来的资讯加以筛选、整理、评价及发放。分别是这些资讯并非全是自己生产的,而是以扩展方式收集得来,试图提供全面的经验和故事,其中评鉴所占的比重更大。

  为何有这种新模式出现?原因是在网上世界有太多的资讯内容,大家都面临「资讯超负荷」的境况。例如YouTube每分钟上载六十小时的影片,全球有八亿个用户,每天有超过二十亿次的观看纪录。受众因而需要专业人士帮他们筛选良好的内容,这个责任便落在新一代的新闻工作者身上。

  第二个意念是伙伴关系(partnership)。以前传媒行业强调竞争,大家在争夺市场受众,是个「零和游戏」格局。现时透过互联网的带动,不同公司互相配合,在新环境下发挥互利共赢,打破了很多界限。例如YouTube提供开放平台,与数千间提供内容的公司合作,共享广告收益。Adobe成为了报刊电子版的发行商,和传统报业共存共荣。新闻机构内的记者编辑也要和科技同事(technologist)合作,方能令公司畅顺运作发展。

  第三个意念是结合(engagement)。传媒的营运生存之道,在取得利润之前,先要组织一群受众,因此「社群建立」是必需的步骤。例如出版《今日美国报》的Gannett集团,旗下有US Community Publishing公司,它主动询问市民的意见、提供新闻资讯及图片、分享经验故事等,目的是提升网络流量,建立一个自己的网上社区。「区民」不单上网来阅览,还按钮(click)、投票、分享以及评论。

  第四个意念是流动通讯为先。数码科技发展迅速,已经超越桌上电脑范围,正在进军流动工具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个人化的轻便设施。不论是传统的电台及报刊,还是纯网上的出版机构,优先发展的首先是流动平台。

  第五个意念是高科技企业文化。Google是这方面的典范,而Huffington Post是新兴网上报的典型。这些公司的共同特征包括:创新、自发、开放、快速、共赢、年轻、非科层结构、高新技术等。它们是知识社会中心的前卫代表机构,以科技结合传媒及其他相关行业,形成了优势甚至霸权。

社交媒体作为进化新阶段
  从印刷媒体到电子媒介,再到网上世界中的个人浏览及媒体平台汇流,媒体的方式 (format)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现时新一波是利用社交媒体(social media)作网络的全方位扩展,将尽量多的人连结在一起。所以有人说整个互联网其实是一个巨型的社交媒体,也有人说社交媒体是互联网的延伸。九十年代上网是去浏覧,零零年代是去搜寻,一零年代则是去发现。

  新闻机构及其他公司希望透过使用社交媒体,可以和大量的受众分享内容、评鉴内容和讨论内容。这样做可以令新闻界获得受众的意见回输,从而改善内容,吸引更多的人浏览参与,及支援营销部门。社交媒体可吸引别人的关注,建立网络关系,让机构自我推广宣传,建立一个崭新的互动社群。

  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互相补充,各有职能。在消息发放的时序上,可以是传统媒体先行,透过社交媒体进行扩散。也可能是消息先由社交媒体传出来,再由传统媒体确认,令受众相信放心。两者合作互补,成为了现今的新趋势。

  报刊、电台、电视都依靠互联网上的Facebook、Twitter、Tumblr等社交平台来收发讯息,建立联系。Facebook现有五亿活跃使用者,Twitter也有七千五百万用户。有统计指现时社交网络占去我们上网时间的23%,比去年上升了43%,它的出现令电邮使用率下降,特别是在十多岁的年轻人当中。重要的是这些平台不单提供了科技协助,社交媒体的真谛更是人际沟通,所以有人说社交媒体的重点是sociology而不光是technology。

  以一所小型网络公司Storify为例,它提供的服务是将社交媒体中找到的各种资讯,结合到传统新闻故事之中,令原来的故事变得更精彩、全面和吸引。这个平台是双向和互动的,令世界上所有人都可能变身成为公民记者,集体地讲述及改良新闻故事。该公司的一位创办人说:「Google教我们如何理解网页,Storify 教我们如何理解所有的社交媒体。」因此Storify不仅提供了资讯沟通的附加值(added value),还创造了商机。

营运模式的多元化
  传统报业近年读者人数大降,广告收益下滑,市民(特别是年轻人)不再买报纸,网上广告及订阅收费虽有些帮补,但未能扭转劣势。整个行业都在焦急地寻找出路,想过渡到一个有效的新经营模式(business model)。

  业内最关注的议题相信是如何向网上读者收费。有人仍然觉得网上资讯应是免费的,但有不少经营者开始认同「额外费用模式」(premium model)。例如《纽约时报》曾于1996年及2005年实行网上收费,但都不成功,他们在近两年再度尝试,发现成效不错。该报的印刷订户维持在约八十万份,纯网上订户就有四十多万个,后者没有明显影响前者,各类广告都有增长,网民也愿意付费阅读。可能现时网民都习惯了在iTunes、Amazon等地方付费购物,于是也不抗拒订阅网上新闻资讯。《纽约时报》负责人表示,要在网上收费,必须令收费规则清楚,要从读者角度考虑,并管理读者的期望,方能有机会成功。

  《纽约时报》是全球著名品牌,它有优质的资讯内容,因此近年大力发展外国的杂志业务。它和外地出版商合作,在不同国家出版该报的科学、旅游、书籍、新闻、潮流等内容的刊物,风险低又能物尽其用。

  Digital First Media是一家连锁的公司,下面有近百份报纸及杂志,及六百个网站。它的经营策略是以数码网络为先,尽快把资讯送给读者,和读者打成一片,而印刷版是独立营运。透过各报的内容互换和连系运作,可以减省成本,建立有利的经济规模,这也是一种新的营运模式。

  老牌时事杂志Newsweek在去年与新兴网站The Daily Beast合并,成熟读者再加上年轻网民,传统新闻配对社交媒体,是个有趣的实验。合并后公司大减编采人手,依靠名家撰写专栏和兼职的「超级通讯员」,主攻iPad等数码平台。它能否闯出新天,值得大家留意。

  Atlantic传媒公司出版多份杂志,有印刷版也有网上版,以公司(而非个人)为主要订阅对象,大力发展网上广告。他们表示,今年的网上广告收益已超过印刷广告收入,后者又没有因前者而减少。重要的是印刷版和网上版由两个独立的队伍管理,重叠的内容只有两成。他们总结出来的一个经验是:「没有投资便没有回报」。老板们不能光是要现在的员工多做一点,却不投入新的资源人手,结果只会两面不讨好,内容质素下降,又令员工怨声载道。

  另一份名为Politico的政治杂志,在首都华盛顿发行,印刷版免费派发,网上版内容更多,而且广告收费惊人。由美国总统及高层官员,到普罗政治发烧友都每日必看此杂志,其目标读者及内容范畴清晰,定位明确,广告费超高,但有忠实的读者和捧场的广告客户。它有员工近百人,营运情况良好,可说是个行之有效的模式。

  传媒的印刷版和网上版是分是合,网上内容应否或能否收费,社交媒体是大力发展还是小试牛刀,不同市场定位的传媒可能有不同的需要,各有自己的一套经营模式。重要的是通过不断实践,持续总结经验,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路向和做法。

结语:传媒要如变型金刚
  上文只能概括地介绍美国之行的一些所见所闻所感,因篇幅所限未能详细探讨各种现象和因素。美国的经验也不一定能照搬来香港,因环境不同而效果也会有异。但美国之行确是令我们开了眼界,了解到科技的巨大影响,及传媒业要面对的各种严峻挑战。

  在四年前的新闻教育基金首个访美行程中,我们发现当时美国的新闻传媒正努力打破不同媒体形式之间的阻隔(“break down the silos”),加强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今天形势已变,主题是如何透过社交媒体以拓展生存空间。美国的一些大型传媒公司,甚至渐渐变身同时成为广告公司、物流公司、网上公司、软件公司,它们把新闻、资讯、娱乐、服务集于一身,以「大而全」为王牌,进军不同行业,挑战传统机构,同时又和别人合作互利,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基于新的社会环境和形势,新闻业内出现新理念和新做法,科技带来变天之际,传媒也要灵活变身求存。香港的同业也不可落后,要回应当前的社会要求,跟上时代步伐,否则金刚也不能保其不败之身。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美国传媒参访考察随笔

陈易安
2016-08-10

ICT Use at Home and Telecommuting Practices in Hong Kong

Louis Leung
Renwen Zhang
2016-07-25

「港漫」与创意工业

冯应谦
201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