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
病因
手足口病为传染病,主要由于肠病毒中的柯萨奇病毒及EV71型肠病毒等引致,并经由口、鼻、喉分泌物或水泡液体传染。其麻烦之处在于即使患者已经完全康复,病毒仍会残留于患者粪便,当接触到受病毒污染之物品,即有机会再受感染或传染。
症状
手足口病潜伏期约三至七天,发病初期症状包括发烧,口腔(舌头,牙肉等)出现红点、溃疡,并会感到痛楚。此外,患者手掌及脚掌亦会出现有水泡但不痕痒之红疹。由于病毒种类(例如柯萨奇病毒即有A4, A9, A16等)、病毒含量和身体抵抗力的不同,患者出现的症状亦会不同。故此,即使完全出现上述所有手足口病症状,亦未必患上手足口病。
康复时间
除非有并发症,大部份患者会于感染后约一星期痊愈,红疹和水泡等会随之消退。至于由EV71型肠病毒引致之手足口病,则有较大机会恶化,引发可能致命的并发症,包括高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类小儿麻痹,甚至死亡。
日常预防措施
虽然未能完全避免患病,但大家能在日常生活中作出预防,减低患病机会:
个人方面,如厕后及为婴儿换尿布后,必须以肥皂彻底清洁双手;咳嗽及打喷嚏时,亦须以纸巾掩盖口鼻,然后将染有分泌物的纸巾丢进有盖垃圾箱。另外,个人需避免与患者有亲密接触。假如确诊手足口病,后应避免参与集体活动或兴趣班,直至水泡痊愈并结痂,病源为EV71型更应休息至水泡结痂后两星期。
家居方面,一般清洁时以1:99比例稀释之家用漂白水擦拭家具,若家人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或被确诊感染手足口病,便须以浓度较高之1:49比例稀释家用漂白水擦拭被患者分泌物、呕吐物或粪便污染之家具。
起居饮食方面,多运动,多休息,均衡饮食,应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餐具。
为何手足口病多于儿童间爆发?
较密集的地方如学校或院舍会促进细菌传播,另外,儿童多喜欢以口探索世界,如玩玩具一时忘形便有机会以口含着,该玩具有机会未经清洁便落入他人手中,如此类推。除手足口病外,其他上呼吸道疾病如流感、良性感冒,以及水痘等都会通过分泌物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