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12345678
黄斑点病变
黄斑点病变的初兆多数为先有一只眼首先出现问题。黄斑点为眼底视网膜中心点,而黄斑区为视网膜中心区域,主要负责中央视力,而其余区域为周边视网膜。黄斑点病变会令中央视力受损,若周边视网膜没有受损,患者会看不见前方事物的中央位置。另外,患者视力亦会开始下降,严重者甚至有黑影处于视觉中央,使其不能看见黑影部份。
病因
黄斑点病变,多因视网膜受到随年纪渐长而产生之氧化因子,或长期游离基等毒素侵害而病变。一般患者均于五十岁后方开始病变。暂时医学畀相信与阳光、紫外线或基因有关,但暂未得以证实。
病变种类
乾性∶
香港每年三千多个黄斑点病变新症中,有九成为乾性。此类的黄斑点病变多为退化,患者中央视力会慢慢变差,需靠临床评估患者状况。
湿性∶
湿性黄斑点病变患者视网膜底部多有增生血管,此类血管为新生而不正常的血管,因此易有渗漏,引致眼部出血、渗漏及视网膜底下积水,从而令中央视网膜浮起而使视力恶化,出现弯曲及变形。初期看东西会出现直线弯曲及出现黑影,唯湿性病变病情变化非常急速,患者会突然看不见东西。
诊断
黄斑点区位于眼球底部,因此不能只靠电筒诊症。家庭医生能透过眼底镜配合放大瞳孔检查诊断黄斑点病变,病变患者之黄斑点中央有机会出血、呈现白色之血管渗漏,甚至白色疤痕。
治疗
乾性:
暂时医生会建议病人减少吸烟,并出门配戴太阳眼镜以减少光伤害,同时应该摄取足够养份和抗养化剂,防止病情继续恶化。另外,虽然香港大学亦有进行研究,探讨以干细胞改善视力的可行性,不过目前仍然在动物研究阶段。
湿性:
针对出血和渗漏,对眼部进行激光或注射药物治疗。
1. 激光治疗。激光治疗可谓是「玉石俱焚」的疗法,因为激光治疗同时会破坏良好以及变坏的组织。因此病人完成激光后会令部分视力永久受损。自十多年前发明了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剂后,医学界便较少进行激光治疗。因为眼疾治疗目的,应为消灭坏组织,同时不破坏良好组织。
2. 注射皮细胞抑制剂(即增生血管抑制剂)。治疗方法即以针对患者之增生血管,经眼白直接对眼球新生血管内进行注射使其收缩。药力一般维持六星期,因此四至六星期注射一次,而基本疗程为四次。然后再视乎患者情况决定需要继续注射否。根据统计,平均需注射五至六次,即一个月疗程,已能基本痊愈。除湿性黄班病变外,注射治疗亦能医治糖尿黄斑水肿、眼底黄斑水肿及静脉闭塞。藉得留意的是,此药是由大肠癌药物演变而成,价钱却相差很远,因此药原本设计为静脉注射,而非眼部。所以医管局不建议病人将较便宜、用于大肠癌之药物注射入眼球。
预防
临床证实,均衡饮食,多吃不同颜色之蔬菜,能补充抗氧化剂,有效低低黄斑点病变风险。对某些群组,多以维生素补充剂吸收不同维生素,能减低病变机会25%。但经研究发现是,吸烟者补充得太多维生素A会增加肺癌机会,因此,市面上之补充剂均没有包含维生素A。
另外,患者亦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平日在家亦需自行定期以「格仔纸」进行检查。
资料来源:2013年9月16日香港电台第一台《精灵一点》节目
00:00
00:00
00:00
王逸轩医生
香港大学眼科研究所临床助理教授
最后更新:2014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