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障碍
学习障碍指孩童学习方面天生有困难,有特别需要,例如写特定字时多写一划、不懂从五数到十,一定要从一开始数、不能分辨物体大小等,与智商或智力无直接关系,不论智商高、低、正常都可能是学习障碍患者。学习障碍通常于小童时期就已很明显,也有不少个案长大成青少年才被确诊。学习障碍能以治疗减轻,患者透过专业治疗师的帮助,找出各种方法克服障碍。愈早确诊愈能令患者得到适当治疗。
香港教育局07/08年的统计研究指出,12%小学生有读写上的困难。
定义
大脑的接收功能大致分几个步骤:由五官(眼、耳、口、鼻、身体)接收各种资讯,资讯传送到大脑,再由负责该工作的大脑部份处理。表达功能则整个过程反过来:由大脑不同部份组织资讯,传送到器官,器官做出相应的工作。学习障碍就是因以上过程中出错,导致于学习能力上有异常或困难,跟据香港特殊学习障碍协会资料,学习障碍的种类有:阅读障碍、特殊语言障碍、发展性协调障碍、特殊数学运算障碍、视觉空间感知障碍。美国及加拿大则以个人智商为标准,若其学习表现不达他们个人的智商水平,就可确诊为学习障碍。
症状
阅读障碍:
患者对文字符号的敏感度非常低,对它们的外形不能留下深刻印象,连结不到文字与其意思,使阅读及书写都有困难。抄写同一词语十次,可能十次都不一样,放于眼前他也觉得没有分别;要患者独自完成文字试卷很大机会连一半分数也难以获得,但若有人读出试题,他可能可以流畅说出全部正确答案。默书写字是他们的弱项。
特殊语言障碍:
患者对语言的理解及表达比较弱,阅读及聆听时不能理解长句或有特别结构的句子,说话及造句会得出奇怪的结构,或词不达意,令患者理解其他人或其他人理解患者双向都有困难。患者于非语文的工作没有问题,例如只是抄写单字、画图、运动、音乐等,他们足以应付。
发展性协调障碍:
因神经线、肌肉等系统的协调未能顺利运作造成患者的身体协调较差。患者经常会跌跌撞撞、东西拿不稳、不小心推跌物件、反应慢、平衡力差、走路不稳等,旁人经常会觉得患者动作笨拙,有时会让人觉得他们不肯乖乖坐好。患者在进行精细的工作如写字、画画等会有困难,学习运动项目是他们的弱项。
特殊数学运算障碍:
患者对数字的敏感度非常低,理解及计算数量、次序、分类等有困难,例如能背诵普通课文,但不能背诵基本九九乘法表,看不懂走针时钟,不能分辨物件或人是多是少;知道1+2等于3,他们也可能答不到2+1是多少,或不能理解两对是四个,0.5是半个;翻书一定要从头翻起,不懂由15页翻到27页或由30页翻到26页等等。多数数学障碍患者会同时患有阅读障碍。
视觉空间感知障碍:
患者的视力正常,但空间的感知能力有问题,包括距离、位置、大小、图形立体等,例如伸手拿东西会抓空或过头,抛球或接球不准确,不能分辨物件是大是小;外形相似的字会混淆:人入、日目、春看、土士、96、pq等;常处的环境会不认得,离开课室回来会找不到自己的座位,抄写时会在段落中迷失,找不着抄到哪个位置。
确诊
香港教育局04/05年度制定「及早识别和辅导有学习困难的小一学生」计划,每年十到十一月对小学一年级生进行测试,找出有明显学习障碍症状的学生再进行详细分析,向患病学生及其家长提供协助。如果子女通过测试,家长仍觉得子女可能患有学习障碍,可向校内的社工或学生辅导主任求助,他们会邀请教育心理学家到校,为该学生作专业评估。教育局亦有向学校派发相关资料,家长亦可与子女的教师讨论。
在香港常见的学习障碍详细测试有由香港大学心理学系香港特殊学习困难研究小组编制的香港中小学生学习障碍测试,主要测试阅读障碍;另一份是外国机构编制有关视觉空间与形状的测试,在多个地方亦有使用。
学生被确诊患有学习障碍,就代表其于学习上有特别的需要,在考试或报考学校时亦会有特别的安排,以测试出患病学生的真正能力。
治疗
学习障碍目前并不能被「治愈」,只能以不同方法协助患者,就跟近视患者需要佩戴眼镜去应付日常生活相似。而患者及家长能透过治疗师的帮助,找出各种适合患者的方法。家长不应过份焦虑,或过份逼迫患者,只会增加负能量,造成家长或子女出现情绪问题。家长及教师之间的沟通亦非常重要,因教师要明白如何「顺利」教育患病学生。
每位患者遇到的问题也不一样,治疗师会透过不同的练习如认字、写字、聆听、对谈等作出了解,当明白患者的学习困难就可以进行治疗。治疗时以多感官及多种模式比较有效,例如学习新字时给予实物,食物的味道、物件的触感、发出的声音,提供视觉以外的刺激;以游戏及活动的方式吸引他们;多与患者聊天找出他们的兴趣,有机会发展成有效的记忆方法,而患者以自己创意发展出的方法往往印象比较深。
家长及教师在过程中的参与及鼓励亦是非常重要,家长可以向学校教师报告近况,子女感受到关心会有更大动力学习。
误解
很多人会觉得学习障碍与智商有关,绝对是错误的。学习障碍是指学习时遇到困难或速度比较慢,无论智商高、低、正常都可能患有。学习障碍患者有特殊学习需要,智商高或智商低则是接受特殊教育。而IQ test(智力测验)亦不能检查出学习障碍,因当中并没有检测专注力、写字、动作协调、空间感知等目的,所以家长不应以IQ test断定学生是否患有学习障碍。
家长或教师亦不应以患病为借口,放弃教育患有学习障碍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