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菜系列》第四集:宗教饮食大全
嘉宾:
黄亚保师傅(中华厨艺学院第七届大师级中厨师课程毕业生)、
黄蕴芝博士(香港专业教育学院(葵涌)应用科学系讲师)
引言
不同宗教有不同的饮食方式,例如佛教、犹太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等,各有其特定的饮食模式,即使是素食都有细分不同种类,有不同的忌讳,那么在烹调处理的时候,有什么注意事项?在不同的饮食规范之下,可以如何煮得美味,又吃得健康呢?
佛教
佛教提倡的素食,主要为奶素,即除了食用植物性食物外,亦可食用奶类制品,蛋类则不可。有些人会于初一、十五茹素,亦有些人会在特定时段斋戒,佛教僧侣亦可能需要按照特定的日子去进食,对于饮食方式有更严谨的要求。有些寺庙的僧侣更奉行「过午不食」,但因为他们的生活规律或与普通人不同,例如他们起床的时间早,所以「过午不食」的饮食模式未必对身体有太大影响。
犹太教
犹太教对饮食的要求较复杂,除了食材的限制外,连烹调过程,包括谁去处理食物、处理方法等都受到严格管制。犹太教禁食猪肉、贝壳类海产等,另外亦不容许肉类和奶类制品于同一餐桌上同时出现。处理食物需要根据犹太教律法的指示,购买加工食品时亦必须严选。餐具方面要小心使用,避免交叉污染。
避免同时进食肉类和奶类制品,是否会较为健康呢?有些人认为在一个时间值内只吃一种食物,那么身体比较容易分泌酵素去消化特定的营养素,在从营养学角度观察,即使同时进时不同种类的食物,其实差别未必太大,因此避免同时进食肉类和奶类制品,相信主要源于宗教原因。
伊斯兰教
清真食品在香港相对较普遍,回教徒一般不吃猪肉及部分家禽,不能喝酒。人们可能会关心,如果不吃某种特定的肉类,对人体健康有没有不良影响,从营养学角度来看,肉类主要提供蛋白质以及一些微量元素,因此即使不吃猪肉,也可从其他肉类,例如牛、鸡、鱼,摄取足够的营养素,作为互补。
牛肉里面除了含有蛋白质,还有丰富铁质及锌质,这些营养素有助于身体造血,如果只吃鸡或鱼的话,相对铁质含量较低,便要透过配搭其他食物,例如果仁类,才能摄取足够的铁质。另外,蔬菜当中亦含有铁质,只是蔬菜里的铁质是人体比较难以吸收的,所以要配搭含有丰富维他命C的食物,帮助摄取。
有些人认为清真菜色里的牛羊较一般牛羊香口,有讲法是指回教徒屠宰牛羊时,放血较为乾净所致。其实处理其他肉类时,亦可特别注意放血情况,使其烹调出来更为美味可口。譬如说宰鱼,在菜市场一般都是先把鱼扑晕再放血,可是这样的话血便很难放清,自己处理时应该先放血,鱼便会自动昏过去。放血时先在腮里撬开,再在尾巴斩一刀,那么头尾断开,便可把血放清,煮出来味道便不会腥。
素食
全素的素食者,连蛋奶也不吃,那么蛋白质可以从何而来呢?除了可从黄豆中摄取以外,其实在蔬菜或五谷物里都含有胺基酸,而蛋白质正是由不同的胺基酸所组成,因此只要配搭不同食物,例如在炒饭时加入果仁、菜粒等,内里含有胺基酸或可达到互补作用。
部分佛教徒不吃五辛,即一些味道较浓的植物类食物,例如蒜头、洋葱、京葱、韮菜等。这种情况下,预备食材其实亦不会很复杂,部分中菜厨房除了储备上汤、清鸡汤、奶汤外,还有一锅素汤,可以用作埋芡。素汤以冬菇椗、白萝卜、红萝卜、黄芽白、大豆芽、青菜等,熬6个小时,将100斤的水浓缩至50斤,味道香甜,但切记不能碰到油或酸的食物,否则会使味道有变,熬好便可以将其放在冰箱内凝固,以小器皿贮存,以备埋芡,或是做素羹、鼎湖上素等菜式时使用,烹调时加上菜油及少量菇粉,效果不俗。
一般认为以牛油、猪油煎炒食物会较为香口,猪油拌饭更是一道很有名的菜色,全素素食者不能使用猪油,则可以改用麻油去提升食物的香味,但需要注意的是,麻油不能于太高温的情况下烹调,时间长了亦会失去味道,所以通常于起镬后才加上两滴麻油,搅拌后便起菜,其味道未必及不上猪肉。中厨制作芝麻卷时,除了打芝麻外,在推浆的时候亦会滴上一汤匙的麻油,味道非常可口。
素食的菜色由于不含肉类,所以厨师一般会另外加油,令食物更滑身,传统素食店的餸菜因而显得十分油腻。不过,油不能使用过量,例如炒素河粉,两茶匙的油已经足够。可是,如此份量并不够涂满镬面以防黏底烧焦,这样的情况可以试试先把镬烧红,所以猛镬阴油,此时可以倒多一点油去涂镬,之后再把多余的油份倒出,用镬铲铲乾净,那么炒出来的餸菜或粉面,油份便会较少。有些人以为功夫茶可以消除油腻,但其实油份进到肚里时已经过消化及吸收,喝茶可以消滞及令身体感觉舒服一点,然而对于油份吸收并没有太大影响,所以煮食时还是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过量的油,而使用易洁镬,以及改用蒸焗的方式烹调亦会较为健康。
小朋友适宜吃素吗?小朋友处于成长发育阶段,需要较多的铁质、钙质、蛋白质等营养素,因此如果无法在肉类里摄取,就要选择适当的蔬菜去摄取,配合维他命C含量丰富的食物,务求做到互补,亦可饮用荳奶、豆浆等。一些早餐壳物类食品亦加入了铁质在其中,属于加强营养素的食物,即 fortified food。另外,果仁类食物的铁质及钙质亦相当丰富,所以只要父母懂得配搭,小朋友吃素也能够健康地发育成长。
妇女于怀孕期间对不同类型的营养素需求甚大,特别是需要大量蛋白质、钙质、铁质等,因此如果进行全素素食,便需要饮用荳奶,进食豆类食物等以作补充,并且要留意定期检查,视乎身体状况去改变饮食,如果身体缺乏某一类营养素,便应该考虑服食补充品。至于哺乳期间的妇女,亦需要多加注意饮食,因为妈妈需要充足的能量及钙质等营养素,才能制造足够奶水供孩子吸收。
不少长者会因为宗教原因,或是按中医说法戒吃牛、蛋等发物,或是因为牙齿的咀嚼问题,而选择吃素。营养师建议长者多吃豆腐,因为豆类含有丰富蛋白质,而且豆腐较为软身,容易入口,适合长者食用。另外亦应均衡配搭不同的蔬菜,如果牙齿状况许可的话,亦应多吃果仁,因为不同种类的果仁含有不同的营养素,把它们切碎洒在饭或粥里,或者拌在青菜里炒,体积较小会比较容易咀嚼及吸收。
中医戒口
一般遇到跌打损伤,中医会建议戒吃牛、鸡、鱼、虾、蟹、蛋类等发物,伤至筋骨更要戒酸食,从营养学角度出发,似乎没有足够的科学数据显示此类食物会对身体构成坏影响。不过如果真的要戒口,便要注意摄取足够的营养素。受过伤或动过手术,伤口需要大量蛋白质去帮助制造细胞,因此即使戒食牛、鸡、鱼等肉类,甚至连豆类也不能食用的话,便可以选择以猪肉补充蛋白质。如果遇到较严重的情况,例如需要住院,营养师亦会设计合适餐单去跟进病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