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香港大学矫形及创伤外科学系- 髋关节骨折过去、现在与未来香港大学矫形及创伤外科学系- 医疗无疆界精灵抗毒- 戒毒不「K」岖香港大学矫形及创伤外科学系- 创新医疗技术 化不可能为可能精灵抗毒- K仔损一生香港大学矫形及创伤外科学系- 儿童骨科发展精灵抗毒- 向大麻说再见精灵抗毒- 解构大麻祸害香港大学矫形及创伤外科学系- 历史与承传疫苗专线- 风湿病疫苗专线- 儿童风湿病疫苗专线- 神经外科疫苗专线- 新冠疫苗与癌症疫苗专线- 内分泌科疫苗专线- 肝病须知疫苗专线- 过敏疫苗专线- 心血管疾病疫苗专线- 妇产科疫苗专线- 血液科疾病 (2)疫苗专线- 儿童及青少年接种预防新冠病毒疫苗的重要性

专注力不足过度活跃症

过往称为「过度活跃症」,但因未能完全解释患者的病症,所以现时全名称为「专注力不足过度活跃症」。患者男性比女性多,而女性患者成因较大机会与其他生理问题有关,如智能问题、发展迟缓问题。

小朋友一般来说都会比较活跃,但如发现小朋友的专注力不足及过份活跃则有机会患上过度活跃症。专注力不足过度活跃症 (Attention Deficit /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 / HD) 是一种神经出现生理异常情况,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全球儿童专注力不足及过度活跃症发病率约为3%-7%。男孩与女孩的患病比例为4比1,即是每4个男孩才会有1个女孩患病,而男孩的患病的机会较高。除着年龄渐长,一般到中学阶段时期,征状会慢慢减少,视乎征状会否影响生活而需要接受治疗。

病症


与相同年龄、相同智商的小朋友比较,患者主要有三大缺陷:
1. 多动:活动能力极高、不能安静坐下。
2. 冲动:容易冲口而出、未能细心聆听别人说话、没有耐性排队。
3. 专注力不足:容忍度低,要经常走动。当遇到需要思考又不感兴趣的东西,专注力更低。患者对于节奏明快的事物,专注力会较为提升。

由于学童于小学时期,开始被要求有较高集中力上课,故此很多患者也是在这阶段发现患病。

患者数据
现时香港未有人口普查确定患病人数,但有调查曾向10所小学、500位学童作研究。结果发现根据美国审查标准,香港大约有百分之四至六的学童有专注力不足过度活跃症,数字与国际指标相近。然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大概百分之一至二的学童有相关问题,数字较国际指标相对较低。

成因


直到目前为止,没有数据支持患病成因,但大致认为是与生俱来的疾病。不过,有数据显示以下问题与病症有关联:
1. 遗传:病症与遗传因素相关性强,而且影响非单止基因,同一家族的发病率亦较高。
2. 脑部曾缺氧或受创:有统计曾比较同年龄的患者与非患者,经过脑扫瞄及磁力共震后发现,患者的脑部发展较差,然而不能确定这是病因。不过,脑部曾明显受创会较大机会患上专注力不足过度活跃症。
3. 环境因素:身边人对患者的处理,对他们有极大影响。因患者的学业可能较差,因而易有恶性循环,从而情绪低落,病情亦会有坏影响。

虽然坊间传言进食味精、糖或附加剂会增加患病风险,但其实暂时未有证据。

评估


市面有不少机构提供初步评估,但评估易有错误,所以市民可参考卫生署的学童保健相关资料。学校老师因有众多学生比较,较易发现潜在患病学生,从而协助转介至社工、医生及心理学家。

后果


如患者没有接受适当协助,有机会出现以下问题:
1. 影响学业成绩:因未能赶上学习进步,令学习士气低落,长远影响成绩及工作表现。
2. 行为问题:因患者有可能常受批评,最后引发行为问题,亦较易做出危险行为,如危险驾驶、滥药。
3. 家庭问题:易有纷争,导致婚姻关系破裂。
4. 与其他病症相连:焦虑、抑郁、读写障碍、抽搐。

隐藏个案


近年欧美国家开始发现不少隐藏个案,而当中很多为成年人。其实患者随着年龄上升,多动行为会下降与专注力会上升,过度活跃情况会有改改善。但与同年龄人士仍有差距,社交能力及工作表现均会受影响。

改善方案


要协助专注力不足过度活跃症患者,目标不是彻底根治病症,而是改善情况:

1. 环境管教:学校及家庭均处于重要位置,如两者环境管教理想,有六成学生有显著进步。
 a. 家庭:
  i. 先透过玩乐与小朋友建立良好关系。
  ii. 与小朋友定立规距,实行「先管后教」。
  iii. 多称赞少批评,增强小朋友自信心。
 b. 学校:
  i. 建立良好和信任关系。
  ii. 认识小朋友的强项及加以放大。
  iii. 因材施教
  iv. 将功课以较细分量分发,令学生能够完成。
  v. 多提点、多鼓励
  vi. 为小朋友订立规距,而目标亦订于学童能力范围内,令他们更有成功感。

2. 药物:成效较大但只是即时性,若停止服药,效用便会失去,未能完全根治问题。药物治疗亦有机会出现副作用,如抑制胃口,而心脏病患者亦不宜服用。

为了方便患者较少服药及不易因服药被标签,药物亦由以往有效期四小时,增加至八小时及十二小时。

相关分类
精神科 职业治疗(精神科)
资料来源:2013年10月04日香港电台第一台《精灵一点》节目
00:00
00:00
00:00

熊思方医生

精神科专科医生

资料来源:2013年05月03日香港电台第一台《精灵一点》节目
00:00
00:00
00:00

林美玲医生

香港精神医学院精神专科医生

最后更新:2014年4月28日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