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脏炎、胰脏癌

胰脏位于腹膜后方,亦即胃部后方,由十二指肠包围,主要功能有两个,一是分泌酵素及酶素消化脂肪、糖分及蛋白质等,二是分泌贺尔蒙,如胰脏素及血糖素调节血糖。

胰脏炎指胰脏产生酵素消化自己,出现发炎的迹象,分为急性或慢性,或以病因分类。胰脏炎可引发严重并发症(20-30%机会率),包括水瘤形成、器管衰竭和胰脏感染等,如胰脏坏死更会引致高死亡率,不能轻视。

胰脏疾病的症状与其他常见疾病如胃病和胆病的症状相似,容易令人忽略了胰脏本身的疾病,除非已出现严重病变,否则难以诊断,因此胰脏癌多于晚期才确诊。由于胰脏于处腹腔较深入的位置,而且附近有多个重要的器官及血管,早期确诊的胰脏肿瘤可利用手术切除,但如已影响到大血管或扩散到其他器官,便无法进行切除手术。

成因

80%的胰脏炎与酗酒和胆石有关,其他因素有外伤、手术影响(胆液管内窥镜、胆管镜)、高三酸甘油脂病、副甲状腺亢奋病及药物影响等。而绝大部份的胰脏癌成因不明,但吸烟及痴肥人士患上的机会较高,只有少数个案与家族遗传有关。目前并无确实证据显示胰脏炎会演变成胰脏癌,但慢性胰脏炎演变为癌症的机会较大。

症状

胰脏炎会引发剧痛,痛楚伸延至背部,并且体重下降。此外,慢性胰脏炎影响消化及吸收功能,身体无法消化脂肪,便会出现脂肪便。

诊断

医生会透过抽血、电脑扫瞄及磁力共振等方法检查胰脏。验血可检查肿瘤指数,但一般只会用作跟进治疗效果,除非指数很高,否则不会用作诊断。超声波可用作初步的检查,没有幅射的风险,但腹后组织的位置会不够清晰,电脑扫瞄则可补足超声波这方面的不足。最新的内窥镜超声波可清楚侦测到较细小的肿瘤,看清楚肿瘤与其他血管和组织的关系。

治疗

胰脏炎:
如有胰脏炎,须先找出原因,如因酗酒、胆石、药物影响等,或透过定期覆诊,待原因逐步显现。现阶段无针对胰脏炎的药物,初步的治疗包括禁食、补充水份及止痛,或观察有否可立即改善的因素,如有胆管石,可用内窥镜或手术治疗,并保持密切观察,以防出现并发症。如出现并发症,则需用药物、抗生素或引流等治疗。

胰脏癌:
胰脏癌有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是胰脏腺癌,属恶性的肿瘤。这种腺瘤并不适宜用器官治疗的方案,医生会先考虑以外科手术切除肿瘤,以期彻底根治。如肿瘤已侵入腹后组织、大血管或有扩散的迹象,便不宜进行手术。胰脏癌可发生在胰脏的不同部份,依情况而定,或需切除整个胰脏,手术后需打胰岛素针控制血糖。

手术

(1) 开放式,比较普遍常用及大型的手术,伤口会较大。医生会先找出及移动周围的器官,如胃部及十二指肠,再检查胰脏,确定能否切除肿瘤。除切除手术外,亦可进行转移手术,例如肿瘤太大,阻塞胆管或胃部,可将胃部或胆管驳到肠,重新开通管道。
(2) 以腹腔镜/机械臂进行手术
如无法进行手术,医生会从纾缓症状及延长生命两方面着手。有可见症状的话,会利用药物纾缓症状;如身体状况好,骨髓及肝肾功能足够的话,便会利用化疗及电疗。

预防胰脏疾病


(1)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饮食均衡,多菜少肉,维持正常体重
(2) 少吸烟
(3) 如有怀疑症状,应及早求医

相关分类
外科 肿瘤科
资料来源:2013年6月20日香港电台第一台《精灵一点》节目
00:00
00:00
00:00

李智仁医生

玛嘉烈医院肿瘤科副顾问医生

林建伟医生

玛嘉烈医院外科副顾问医生

最后更新:2014年5月10日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