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创伤
颌面(maxillofacial),颌(maxilla)指颚骨的部分,面(facial)则即面部,范围大致包括面部和整个头髗。拔牙、拔智慧齿、口腔癌切除、良性肿瘤切除、颌面创伤的治疗以及重建,以至颚骨矫型手术等皆属于口腔颌面外科。牙齿创伤应先找牙医,涉及骨骼和肌肉的创伤,则宜找口腔颌面外科的医生处理。
在解剖学上,头部分为面部、骨骼、脑部和耳鼻喉系统,各有专科医生负责。口腔颌面外科负责的范围或与其他专科有重叠,例如颌面创伤外科与整型外科的负责的范围相类,但前者更专于骨骼的创伤治理,后者则精于肌肉创伤的缝合及复元,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情况互相合作,给予病人最适当的治理。
创伤成因及治疗
常见的面颌创伤包括牙齿创伤、面部软组织、肌肉和骨骼的创伤等。在香港,运动是造成颌面创伤的主要原因。运动引起创伤属低能量(low-energy),常见有下颚骨骨折、颧骨碎裂及鼻子移位等。
牙齿飞脱
遇有牙齿飞脱的情况,应保持冷静,先拾回牙齿,处理得宜有望再次把牙齿固定在口腔内。只有牙脚表面留有存活的细胞,保持湿润和清洁,才能再次与骨骼连接。最好用生理盐水或奶清洗乾净拾回的牙齿,小孩的牙齿可存放在液体内,以防误吞,而成年人可把牙齿放回飞脱的位置,并在两个小时内找牙医诊治。由于急症室或需等待多时才得到诊治,造成拖延,影响牙齿复原的机会,如无骨折或软组织创伤等额外损伤,应即时向牙齿求诊。
牙齿断裂
如牙齿断裂,亦应先拾回断裂的部分,再由牙医视乎断裂的幅度及位置,以特制胶水接回牙脚,但如果断裂的位置低至根部,则未必能够驳回。如无法寻回断裂的部分,医生会利用复合树脂或瓷片重造牙冠,但因血液供应中断,或需涉及杜牙根。
骨裂
如牙床骨裂,医生会在牙肉表面用铁线固定6星期左右,待骨骼愈合。如颚骨或面骨骨折,而功能或外观亦受影响,医生会先把外露的骨块复原位置,再用金属片固定。放进金属片固定后,基本能恢复功能,疼痛亦会减轻。金属片薄至1-2毫米,一般不会外露,因此不会对外观造成太大影响。
颧骨骨折
颧骨的上方为眼球,即使骨骼复原,如骨骼下仍为凹陷,眼球便会下移或是眼部上方的肌肉受拉扯,使眼球不能向上望。遇有此情况,医生会以手术切开皮肤,让骨骼外露,再放进金属片固定,眼底则以钛金属网或可被身体吸收的物料承托眼部的肌肉。手术风险包括(1)面部或未能完全恢复对称;(2)如碎裂太严重,部分骨骼或未能放进;(3)眼部活动受影响;或(4)留有不明显的疤痕。
口腔癌
首先切除癌症,清理淋巴,然后在身体别处抽取软组织或硬组织(如小腿或盆骨),进行重建手术。这些地方有游离瓣,带有自己的血管,务求令受伤的地方在功能上及外观上皆能复原。
风险
医生尽可能兼顾外观以及功能组织的完整性,但恢复功能是医生首重的方面。一般面颌创伤经修复后,回复功能的机会很高,但如神经线受损带来永久性创伤,则未必能百分百痊愈。
神经线受损
神经线分为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骨骼里有称为三叉神经的感觉神经,一但受损,感觉会变得迟钝。如下巴断裂导致在颚骨里的神经线受损,嘴唇便会麻痹失去感觉。而面部的软组织受伤并伤及运动神经,则有机会面瘫,令眼部无法闭上。医生会尽可能接驳,但微细神经或未能兼顾,未必能完全康复。如三叉神经只因碎骨压着而受损,及早将碎骨拿走的话,复原的机会颇高。
影响口水分泌
面颌内有口水腺管道,如有损伤,有机会影响口水分泌功能。医生会在确保功能正常的大前题下进行修复和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