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广东潮阳的贵屿是新兴工业市镇,专门处理电脑废料回收;工人焚烧电脑组件,抽取有用金属,再把废料随处丢弃,当中的有毒物质严重污染环境和水源,居民只能依靠货车把食水从外地运来。采访队深入工场,访查在国家严打之下,电脑废物如何进入内地,又带观众寻找洋垃圾的源头,探讨西方社会对这门美其名为环保回收、但实质将废物弃置于他国的生意,奉行怎样的标准。 采访:史志伟 编导:史志伟、林洁贤 监制:刘素梅
小思的香港故事,包含《博物馆里》及《疯子》两篇散文。《博物馆里》记下小思因陈列品而引起的回想;《疯子》则透过旁人对疯子的谈论,讽刺虚有其表的人。 编导:李庆华 监制:郑惠芳
余光中诗作《时光隧道》:诗人从沙田开车经过狮子山隧道,缴交隧道费时掏出一枚硬币,触发了灵感,写下这首诗,反映港人对九七回归的犹豫心态。 编导:李庆华 监制:郑惠芳
王良和诗作《诗人观柚》:这是诗人观察柚子的纪录,亦是他对人生的一点反思。 编导:李庆华 监制:郑惠芳
舒巷城作品《鲤鱼门的雾》:描写一个离乡十五载的水上人重返故里的感受。 编导:李庆华 监制:郑惠芳
上世纪九十年代,香港约有70万新界原居民,他们依旧以传男不传女的方式继承土地拥有权。1994年6月立法会通过"男女平等"法例后,令反对者不满,造成当时有"熄灯"行动,以示抗议。今集邀请两位女性原居民,对修改法例的意见。 得奖年份:1994
香港有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居住。「无国界小孩子」广播音乐剧,讲述三个香港小朋友,与来自大陆的新移民,越南难民及巴基斯坦这些不同背景的孩子接触,渐渐学会平等地看待他们、与他们相处,表达出接纳及包容不同种族及不同文化的主旨。现任环境局副局长陆恭蕙也被邀请作嘉宾。 得奖年份:1999
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印度约有30%男性及3%女性吸烟,但同时印度人亦嗜食「无烟烟草」及土产「比地草烟」,有统计指有六成多男人及三成女人是烟草一族,另有五百万儿童染上烟草瘾,八成街童有吸食烟草的嗜好,因为他们以为烟草可以抵销饥饿。反烟草人士强调反烟草行动的同时,必须解决其他社会问题,例如贫穷、卫生、住屋、经济及文盲等问题,因为在这个国家它们跟烟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编导:蔡凤玲 监制:郑惠芳
【元洲仔之歌】是方育平导演早期的著名作品之一,讲述元洲仔的渔民生活,片中如实反映了渔民在棚屋的挤迫生活环境。大埔元洲仔曾是众多渔民艇户的居所,但已不复存在,据说位置是今天大埔火车站对出的球场。
往日的香港坟场,常有一群穷家孩子流连其中。他们手持铁罐,向前来拜祭或进行丧葬仪式的人讨钱。这种行为叫作「打山头」。片中,年幼的阿凯(汪伟饰)与年迈的奶奶(陈立品饰)同住在坟场边的木屋。阿凯闲来便和一群「打山头」的孩子嬉戏,并在这里学懂了「生」和「死」。本片为导演方育平代表作之一,片中主角汪伟亦被誉为当时的小影帝。 编剧:黄志 导演:方育平 监制:张敏仪 演出:汪伟、陈立品、郑子敦、阮兆辉、梁洁芳、张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