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载炉峰: 沦陷
1941年12月8日,日军进攻香港;12月25日,英军投降,日军政府宣布1941年为昭和16年,香港沦陷。几位亲历三年零八个月日治时期的香港人,忆述当时的生活。 编导:古启辉 监制:明伟仪
香港历史系列: 香港经贸发展 (嘉宾∶陈永棋(长江制衣董事总经理))
战后香港各种工业生産蓬勃发展,纺织业便是其中之一,当中不少知名企业,包括陈廷骅家族经营的南丰纱厂、唐翔千家族经营的半岛针织、查济民家族经营的中国染厂及林百欣家族经营的丽新制衣等等,时至今天,仍然为人熟悉。
香港老花镜: 1967暴动下的物价
「安定繁荣」这个词语,政府已经在1967年常常提倡,呼吁市民不要常常「搞事」。在六七年暴动期间,很多市民为了抢购日常用品,以致物价暴涨。
BAKER'S DOZEN: BAKER'S DOZEN III: FRIENDS & NEIGHBOURS/ THE LINEAGE VILLAGE & THE WORLD OUTSIDE 10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family, friends and neighbours are very important in the lineage village. This programme explores how these relationships help to strengthen communications within and beyond the village.
吾土吾情: 庙人庙宇
古老的庙宇,不但是供奉神明的地方,大时大节的活动,更是让村民团聚和娱乐的场所。本集带大家探访香港具代表性的庙宇,听听有关当中神袛的传说。 编导:麦丽贞 监制:古启辉
香港老花镜: 总结五十年代 1
香港在八十年代,经济发展蓬勃,市民生活富裕,可说是繁荣昌盛的年代。不过五十年代的香港是怎样的一个年代呢?是救济品的年代?荒谬暴力的年代?寄邮包潮年代?欲火焚身的年代?失学的年代?待吴昊和郑启明为大家一一解答。
香港历史系列: 航运连城
靠海吃海,百多年来香港转身再转身,从一个细小的渔村,发展成一个繁盛的转口港,再发展到现在的世界金融中心,航运业一直伴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而成长,曾经成为香港主要经济支柱,亦在不同阶段转型适应,到了今天,香港海上航运业虽然没有昔日的蓬勃,但这个孕育了香港百年成长的海港,却依然艳丽繁盛。
百载炉峰: 龙门风雨
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不久,英国人就把他们喜爱的足球运动带到香港,令香港人也爱上了这项运动。香港一度是亚洲足球王国,创下多个第一,更有不少令球迷为之疯狂的球王和经典赛事! 编导:王思敏,杜绍玲 监制:刘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