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昊一生热爱生活,爱家人,爱朋友,爱学生,爱猫,爱香港。他的爱如风般看不见,只能感受。就如他对香港贡献似轻却重。他从来只居于幕后,默默的为香港写下重要的印记。时间流逝,吴昊用力抓紧他所热爱的事物,令它不致于消失。
人称「郑老师」的郑国江,当了三十一年全职小学教师,但他最为人熟悉的,是超过二千首由他填词的粤语歌曲。自幼喜爱绘画的郑老师,从他的歌词作品中,不难见到词中有画的风格。郑老师自小爱听收音机,他与歌曲的情缘,亦由儿时听电台的粤曲直播而起。
何鉴江与何静江两兄弟由六、七十年代开始参与电台足球广播,获球迷视为黄金拍档,在「讲波」圈里,两人的默契无人能及。在广播界走过半个世纪,他们穿梭于电台与电视,凭着打不死的精神,成为广播界中的「通天老倌」。
李我与萧湘亦夫妻,亦师徒,李我的声音一播出,省港澳三地市面顿时不见人影,全世界旋即围在收音机旁……妈姐听萧湘听得忘形,连饭餸都喂进少主的鼻哥窿……论广播界一代宗师,李我、萧湘实在当之无愧。
张敏仪是首位华人广播处长,自1972年加入香港电台后,除短暂借调政府新闻处,一直在香港电台工作,直至1999年调任香港驻日本经济贸易首席代表。
《老夫子》漫画脍炙人口、深入民心、跨越不同世代,读者包括老、中、青、幼,更有许多是由父亲传到儿子,再由儿子传到自己的下一代,而当中惟有老夫子继续不老。
董培新最为人所知的,是他早期为报刊连载的武侠小说插图、和后期替金庸作品绘画的大型画作,但其实他对粤语片和香港漫画发展史,也有着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而他过去半世纪在绘画上的造诣,更可说已达臻登峰造极的境界。
当大家都认为黄沾的创作十分香港本土口味之时,他对中国的种种感情,他对中华文化之热爱向往,原来早已融入音符文字之间。黄沾晚年时透露他对中国几十年来的情感起落,如何跟随中港互动而潜藏在他不少作品之中。这种种的投射,正正入木三分地侧写着香港与内地交往的一个个里程。说黄沾的创作「好香港」,但同时亦「好中国」,到底,也是说不清。还是让黄沾自己向大家剖白吧。
黄沾是香港流行文化创作的一个经典,作曲、填词、广告、写作、电影及舞台剧,几乎涉足所有流行文化项目。由六十年代直至2004年辞世,他的创作生涯经历香港本土流行文化的萌生,高峰,直至褪色各个历程。游历黄沾的创作路途,彷似参看一套战后香港流行文化发展史。
说起电台元祖级前辈,大家一定听过Uncle Ray,他纵横香港广播界70年,分享无数外国音乐,还主持香港最长寿之电台节目!早前Uncle Ray 就宣布因为疫情关系,决定告别电台主持工作,正式荣休,我们就在他荣休前与他回味人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