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眉时刻 2014 《港台外判戏剧计划》 :狂澜

载入中...
四十多岁的姜富来与弟弟贵来、父亲姜海根,每天仍然乘着「虾拖」海丰号出海捕渔,过着「靠山食山、靠水食水」的生活。但政府的一个决定,令他们生活引起掀然大波,由2013年1 月1日起,香港水域禁止拖网,包括海丰号在内的千多艘本地渔船将会受到影响,几千名本地渔民生计亦不知何去何从。




在期限来临之前,姜家三代四人各自为未来而筹谋,但即将失去大海依靠的渔民,能否力挽狂澜?


演员:王青 张声益 陈华 梁汉源
导演:施柏林
监制:罗志华
播映日期 :二零一四年三月八日 无綫电视翡翠台 晚上七时三十分



导演简介:

施柏林

香港浸会大学电影电视与数码媒体制作硕士。
香港电台外判作品包括「我们的板球场」及「狂澜」。

导演的话:


我讨厌「香港精神」这四个字。多年来,不少机构前仆后继,争取为「香港精神」下定义,结果,香港人只会是「拼搏进取」而不是「现实势利」;是「灵活适应」而不是「随波逐流」…如此推算「自欺欺人」也算是香港精神了!

当下香港人面目模糊,单凭几个词汇妄想描绘香港精神面貌,实如瞎子摸象。纵使模糊,但香港仍有「面目」可辨。「狮子山下」系列多年来脍炙人口,其同名主题曲更是历久常新,一点一滴累积香港縕味,在坊间所引发的共鸣,令硬销香港精神的活动望尘莫及。由「狮子山下」到今天的「燃眉时刻」,几十年来,我们一直透过「社会议题」容入戏剧,去勾勒当代的香港精神面貌,就像拼图一样,逐少拼凑出来。

单元戏剧能否简而有力地阐述复杂的社会议题,就取决于创作人的「视点」。以「狂澜」一剧为例,「禁止拖网捕渔」一事扰攘数年,牵涉者众,若要详细敍述,恐怕二十集长剧也不够,但若将视点放在描写渔民对大海的感情,即单元剧亦见足矣。观众即使不认同剧中渔民,但同为香港人,总会感受到彼些间的某些共同特质。

每个「燃眉时刻」的故事都反映着一些香港人的共通点,当观众将自身经验与这些共通点连系起来,便会构成一幅属于自己的香港精神面貌,感受自身的燃眉时刻。

「港台外判系列」作为全面支持独立制作的计划,在香港绝对是凤毛麟角。本港电影业萎缩多年,无力吸纳后进;重视创作的制作人亦未必选择主流电视媒体,即使积极参与影展,对极需资金与专业训练的新创作群,亦未必有即时帮助。

「港台外判」可贵之处在于为创作人提供以十万计资金与专业制作经验,并且拨出时段播放,这些支援对创作人进身专业制作领域有莫大帮助。随着香港电台数码电视启播,「外判系列」应以此为契机,扩大范围,培育年青人以至较成熟的制作人。现时「外判」名额有限,对于有意从事影像创作的年青人,门槛仍是甚高。计划或可与学校合作,提供小额资金与制作协助,扩大参与人数,及早培养未来创作人。而相对成熟的创作人,可考虑提供更多创作空间与支援,包括制作系列节目,甚或与电影发展基金合作,制作本土主题的非商业电影。
关键字: | 拖网捕鱼 | 渔业 | 渔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