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的粤语承十九世纪的粤语而来,但两个世纪的语言各有其语言特点,对比语料,不难分辨。那么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的粤语是否也可以根据某些语言现象来这样区分吗?上文已经说过二十一世纪的语音系统变化很大,词汇方面,新世纪、新文物、新文化,词汇不断更新,自是当然之事。例如今日已渐渐流行的「电梯」(lift)一词,我们当年说「升降机」,或英文借词“lip”(今写作「&#164578」),「电梯」只是书面用词。「教堂」的「堂」,我们当年读阳平,今天读高升变调。表时间用「一个字」表示「五分钟」、「一个骨」表示「十五分钟」这些说法,都随着时代渐渐消失。我记得有一次我说「十点一个骨」(十时一刻),年轻人问我这是什么意思?我解释说「骨」就是英文a quarter的意思。他接着再追问,「十点半」是不是可以说成「十点两个骨」?年轻人举一反三,联想很快,但是粤语并没有这样的说法。「骨」是外来语,当年有许多外来语,今天都已经不用。例如「士担」、「士的」等,今天都让「邮票」、「拐杖」这些书面词语取替。至于语法方面,我们以形容词重叠的句型为例。粤语可以利用形容词重叠的手段以表示程度高低不同。以「肥」为例,表示略微如此,则说成「肥肥哋」,是「有点胖」的意思,第二个「肥」要读高升变调;但是要表示加强「肥胖」的意思,可以说成「肥肥」,第一个「肥」读高升变调,意思是「非常胖」。这两种表示程度差别的说法在二十世纪中期十分普遍,但是我九十年代来香港工作,发现语言中只留下「肥肥哋」的用法,而「肥肥」的说法,年轻人都说没听过。短短的二三十年,一个曾经十分常用的句型,居然消失于无形。要不是我亲眼看见年轻人满脸疑惑的问我「肥肥」什么意思,我简直不能相信。二十一世纪进入二十年代,我们可以深信在未来的几十年中,普通话越趋流行,粤语会有更大的转变。这种社会语言的变迁,广州的粤语是最好的例子。广州民间虽然还是广府话的天下,但官方语言、教学语言、普通话定于一尊。一般年轻人交谈,虽然都是广州口音,但语法用词常常夹杂北方特色,另成一体。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