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仔又名为盐田梓,本是西贡的一个小岛,位于西贡内海,面积少于一平方公里。盐田仔本为传统渔村,岛上居民早年从事晒盐工作,设有盐田,但现已荒废。盐田仔在全盛时期约有数百人居住,但现在大部分居民已迁离;岛上曾有私人度假营,也告结业。

 

盐田仔村是由一对陈姓夫妇所建立。他们于三百多年前由中国观澜搬到沙头角东北宝安县盐田村,再由盐田迁居于此,以晒盐为生。「梓」指乡里,意思是不忘故乡。因此,这村名为盐田梓,后来改称为盐田子。广东人俗称子为仔,因此「盐田仔」一名便产生。

 

盐田仔有不少林木,环境清幽美丽。海滩有红树林,这是本港少有完整的红树林生态圈。在这生态圈内,除有岸边潮涧生物,如海胆、蚝等,也有不少岸边植物,如草海桐、水黄皮、弓果藤等。一些海岸雀鸟,如白鹭、岩鹭等也在此栖身。

 

盐田仔是本港天主教早期主要的传教地区。一八六四年,两位神父来到盐田仔传教。一八六六年圣诞节,陈氏家族有三十人领洗奉教,并捐出一大块空地给天主教会,与建小圣堂和学校,奉圣若瑟为盐田仔主保。及至一八七五年,盐田仔全岛居民领洗。新圣堂亦于一八九○年落成祝圣,取代原有小堂。

 

每年五月的首主日,散居于欧洲、美洲等地的村民因有共同的先祖,共同的信仰,藉着主保瞻礼庆日而回到故乡,聚首一堂,举行感恩祭典和庆祝活动,同颂主恩。教堂曾于一九四八年、一九六二年及二○○四年进行过修复工程,并在二○○五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优异奖。现时,村民大部分为天主教徒,不少更是神职人员。

 

盐田仔和滘西洲之间的桥可说是盐田仔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昔日,村民经常到滘西洲农田作业,也要跨水过滩,十分辛苦。期间,一些悲剧更在此发生,曾有一些村妇过滩时,被潮水淹没。因此,盐田仔村民陈光为防惨剧再次重演,发动全村村民用一年多时间,将桥梁建成。后来,政府更拨款修补长桥。

 

盐田仔最特别的是貌似一条普通渔村,却没有中国的古庙,反而有一座西式的天主教堂。不少原居民更是天主教徒。这个渔村小岛既有中国文化,又有西方文化,真是十分特别,可说香港中西文化共融的实证。

出版社:明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