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社交网站互动从何入手

2010-10-14


  一碟热喷喷色香味俱存的餸菜从厨房送上餐桌桌面,用膳前,各人轮番用手机拍下餸菜的照片,再即时用智能手机上载往社交网站,各人的朋友、网友,就算是身处于地球另一边的异地朋友,已经能够于短短数分钟内在电脑或手机上,与Facebook的粉丝「分享」这碟热喷喷色香味俱存的餸菜。

  如果上载于社交网站内的并非一碟餸菜的照片,而是一宗车祸或意外的经过,那就并非一般的社交活动一般简单,他或她向自己的好友所上载的车祸或意外经过,在社交网站上一传十,十传百后,可能令投件人不自觉地成为了一名民间记者。如此一般的民间记者,尤如每天在影片分享网站上,一则又一则的自拍影片般,成为社交网站粉丝热捧的搜寻对象,同时也是传统传媒找寻新闻题材的好地方。曾经热爆的新闻,如:「巴士阿叔」、「赐座男」、「鸡巴男」、「大陆小童游客商场金铺外大便」,以至「导游阿珍駡大陆游客事件」,也是如此被发掘,再被社会大众所广泛讨论,甚至成新闻热话。一件「导游阿珍駡大陆游客事件」可以将整个香港旅游业翻转,弄得业界忙过不了。

社交网站的定义
  无论是传播学、新闻学、社会学或心理学等不同的学术领域上对社交网站的研究中,也有近乎一致的定义,如:学者Patrica Greenfield等人,将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ing Website) 泛指拥有互动功能的网站,所谓互动功能是指它的资讯往来是双向的,无论是网站的负责人或浏览者皆可上载内容往网站内。从这定义看,除了香港人熟悉的Facebook,或有大陆版Facebook之称的开心网外,可以上载短片的Youtube网站也可被界定为社交网站的一种。网民不但可以在Youtube可分享及交流上载的短片外,不少媒体也利用Youtube网站推广自已的动新闻或片段重温;私人公司或媒体将Youtube用作「私人」伺服噐,储存短片;也有网民利用Youtube网站发表己见或推广自己的知名度,因此,社交网站今时今日的功能及影响力是难以估计般大,远远超越往日的ICQ及QQ的年代。   

  由早期的BBS讨论区,至昔日的ICQ或QQ,以至今日的时下流行的网志日记,MSN、Flicker、Facebook、开心网及Twitter,社交网站的演变,已经超越单纯发贴分享或交流意见的功能,演变成拥有互动功能的沟通及联系工具。单以Facebook为例,自朱克柏格(Mark Zuckerberg)推出Facebook后,至今全球约有五亿人每天在Facebook群组内活动,每四个在互联网内浏览的人,就有一人曾经在过去三十日内浏览Facebook网页。《时代周刊》曾经说过,如果能给予Facebook强土的话,它的五亿账户就等同这「国家」的人口,其人口总数目可以算是全球第三大的「国家」,人口数字还要比美国的多,Facebook的影响力一点也不容忽视。

  除此之外,由于社交网站,如:Youtube等,拥有「新闻自发功功能」,其威力不比任何一个传媒大亨弱,《时代周刊》也以此为题,分析社交网站对传统媒体的影响;此外,不论社会上各种大细议题,网民惯利用社交网站为号召平台,召集网民网外活动,就如去年亚协杯足球比赛中南华会一役中,就由Facebook开始,发动了四万人入场撑南华会。不少年轻人也惯在社交网站交辈结友,令他们不太热衷于面对面式的结友模式,结果令宅男宅女在九十后普遍起来。这种种现象,自然吸引了不同范畴学者的研究兴趣,传播学及新闻学研究社交网站在现代新闻媒体的角色扮演,及其道德责任;社会学会着眼于社交网站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及推动社会运动的角色;心理学会研究社交网站对青少年成长中的身份认同及性格的影响等。

研究方法与发展重点
  目前有关社交网站的研究与八九十年代的,无论在研究取向及方法也截然不同。早期对互联网的研究结论,大多说互联网只是虚拟世界,是找寻虚拟身份认同的世界。随着互联网上网速度提高,及互动功能的普及,再加上了硬件的提升,如:智能手机大行其道等因素,上网速度加快及互动性提高促使今日互联网上的社交网站的变种,令互联网上的文化再一点也不「虚拟」,不少社会运动或活动,也是透过社交网站将其「着陆」于群众的日常面对面互动之中,所以今时今日有关社交网站的研究,绝非可以单凭受访者填写二三十条题目的问卷,就能找出研究所需的资料,例如:社交网上的文字用语及图像表示,会反映网民的动机及性格,所以在量化研究(Quantitative)仍占了大多数的情况下,质化(Qualitative)研究亦开始受到重视,其中民族志(Ethnography)的资料搜集方法亦逐渐趋向成型。

  所谓民族志是以长时间陪伴研究对象生活,以参与性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面访(Interview)等方法,从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中搜集资料。此类资料搜集方法往往要两年以上才完成,而研究者亦要以中立客观方法进行收集资料,不应干扰或改变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为原则。

  但在民族志方法下研究社交网站,仍有争论,包括研究重点应放于网上(On-line) 或网外(Off-line)的研究上呢?另外,进行民族志方法下研究社交网站时,研究者的道德守则,也没有统一的标准。首先在第一个争论上,目前的社交网站之民族志研究多数聚焦在网外(Off-line)的研究上,但Angela Cora Garcia (2009)在「Ethnographic Approaches to the internet an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一文中提出,如果要有效地暸解电脑上的社交文化如何影响网民的日常生活,网上(On-line) 的世界也同样重要。研究者亦应该采用一般的面对面式(Face-to-face)于面访及观察方法。由于研究者不能直接面对面地与研究对象接触,所以传统的观察及访问技巧未必受用。大部份On-line数据的记录方法,如:笔录等也适用,改由电脑科技,如:Screensaver记录网站上的交谈及图像。还有,网上的数据有别于传统的口述对话,网上的文本及影像需要另一套的分析技巧,如:社交网站上的网民代表号及匿称等,代表网络的身份认同或自我表述。所以今日趋势是倾向同时在网上(On-line)及网外(Off-line)的研究同步进行及必须要另一套的分析技巧,以适应网上的社交文化。

  另一争论是On-line层面上的研究守则问题,尤其是研究中的私隐及保密问题,因社交网站如:Facebook等是网民的私人空间,非公共空间,没有得到研究对象及其粉丝的认可,又或者以匿称故意隐藏研究员身份,私自进入研究对象的Facebook网页观察,涉及侵入个人私隐,和抵触了研究员应有的操守。再者,如果研究人员表明自已身份,又恐研究对象刻意改变日常网上社交生活,例如:Lori Kendall于2002年的「Blue sky」的网上虚拟男同性恋酒吧研究上,起初以匿名进入网站,被网民排斥,后来女扮男形式,以愤怨男Copperhead名字登入,才被网民接纳,继续进行研究。

  以上两项转变及问题,成为今后社交网站研究上的发展重点。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学生反修例运动中网络关系解体的实证调查

宋昭勋、吴静、胡欣立
2021-01-11

警队与社交媒体

黄子健、马伟杰
2017-05-08

未有科技局前的日子

莫乃光
2012-11-13

香港网游产业的数点建议

冯应谦
201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