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劫ICQ

2000-03-15

  网上交谈(ICQ)是香港年青人的流行玩意,最近多个青少年团体进行了这方面的调查,研究结果不约而同地担心ICQ会对年青人产生负面影响,并呼吁教师及家长关心这个问题。但同时又有青年工作者大声疾呼,请成年人不要粗暴干预年青人使用ICQ。究竟在使用新媒体问题上,家长、教师及社工应否介入?介入的理据是什么?如何介入?

正确的介入态度及方法

  针对「介入」问题,现时明显分为两派意见,忧虑派赞成干预,自由派反对介入。前者认为ICQ聊天室已经成为年青人新的「蒲点」,催化了很多负面的价值观,「精灵」的年青人在网上更大胆地做一些负面行为,例如撒谎、恶作剧、用网上炸弹、大看色情网页等,而且许多年青人缺乏自律,不自觉地浪费大量时间在聊天室流连,成年人有需要给予辅导。但后者却认为成年人如果采取惯常封建手法,制定一套「正确」使用ICQ的方法,着令年青人去跟从,就等如「骑劫了ICQ」,是粗暴干预年青人使用新媒体的自由,褫夺他们享用ICQ的乐趣。这一派又指出ICQ有助年青人宣泄不满及疏导情绪,故应尊重学生,给予空间。

  其实两派的观点各有道理,我们不妨采取中庸的看法。笔者觉得一方面不需要过份担心ICQ的负面影响,因为大部份年青人都是理性的,也知道道德底线;另方面也不需害怕干预,因为干预不一定是「骑劫」。

  笔者是赞成「介入」的,因为年青人陶醉于使用新媒体的乐趣之中,很少会思考ICQ的缺点,更不会留意这项新沟通科技怎样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所以成年人是有责任从旁提点。其次,根据一些社工的经验,年青人其实是渴望知道成年人怎样去看待他们玩ICQ,以及想了解善用ICQ的方法。可惜很多成年人碍于自己不懂ICQ,反而不敢和年青人就ICQ问题展开讨论,更回避去批评ICQ及指出一些可能产出的负面影响,一来是避免被讪笑;二来是不想被视为「老套」及「讲耶稣」。如果成年人的介入纯是意见提供,而不是由上而下家长式的训令及禁制,相信青年人是不会抗拒的。

正视「道德恐惧」

  回顾历史,每当新的传播媒体出现的时候,都会引起一股恐惧的思潮,学界称之为「道德恐慌」(moral panic)。在上世纪最大的道德恐慌是针对电视,认为电视教坏孩子。香港大学副校长程介明教授也曾提及,他小时候坊间流行的一首歌是:「睇电视、害处多,电视教坏D细佬哥。」这首歌反映了上一代对当时崛兴的电视所抱的疑虑心态。现时各类新媒体、互联网、ICQ等纷纷「出笼」,当然也泛起新的道德恐慌浪潮。不少传播学术文献指出,这种道德恐慌其实是不必要的,它们只反照了上一代缺乏面对社会变迁的勇气。引用到ICQ问题上,似乎大家也毋须大惊小怪,正如电视似乎并没有教坏了所有上一代的年青人,ICQ也未必会荼毒这一代年青人。但笔者觉得不应该漠视和讥讽这种道德恐惧,反之是要正视它,因为对道德恐慌若能处理得当,也有正面的社会功能。

  恐慌往往源于对事件缺乏透彻认识和想不出应对的办法,事件的暧昧性加上当事人和高度无助感制造了恐惧的心态。人们对新媒体感到有道德恐慌也是基于对新媒体缺乏全面的了解,不知道新媒体会带领人类走向一个怎样的世界,大家不知道应该怎样去面对,手头上没有对策,加上看见一些负面影响,便表现得疑虑重重和慌慌张张。

  上一个世纪家长和教师对电视感到十分恐惧,而正正是这种恐惧,促使很多学者及社会人士研究电视,加深对它的认识,跟着寻求驾驭及善用电视的各种方式,例如教导学生批判电视或者鼓励成立公营电视台去制作优质的电视节目,在这方面道德恐惧带来了建设性的结果。

「互联网素养」

  很多人以为传播学家麦鲁恒(Marshall McLuhan)一面倒地拥戴电视,只要看看有关他的传记,就知道他如何曾经利用零用钱去利诱儿子少看电视(注意:并非「不看」或「禁止看」)。麦鲁恒是传媒教育的先驱者,他的著作《城市就是课室:认识语言和媒体》被视为第一代的传媒教育教科书。麦鲁恒一直倡议人们加强认识新媒体(当时是电视)的特性,研究新媒体怎样改变社会,他鼓励人们投身使用新媒体,认为大家只有尝试用及了解它,才能驾驭它,这样才不致在新的传播时代中迷失自己或被时代淘汰。

  同样地笔者在这里提出用「传媒教育」这个方案去处理ICQ带来的道德恐慌,同时以「互联网素养」为手段,去「中介」年青人使用ICQ的行为。

  传媒教育是培养年青人的传媒素养,目的是让他们具备认识、分析、使用和监察大众传媒的能力。而传播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新的传媒资讯媒体(即电脑资讯科技及传播科技汇流的产物),故此传媒教育的范畴也伸延至新媒体,而「互联网素养」(Internet Literacy)就成为传媒教育一个重要单元。

  互联网素养是指下列几方面:(一)认识:增强年青人对互联网的知识,包括互联网及ICQ的优点和缺点,令年青人对网上聊天室的社会影响有警觉性;(二)分析:培养批判及解读网上资讯的能力,让年青人讨论及反思ICQ上流通的价值观;(三)筛选:学习有效率地从事网上资料搜寻及资料筛选能力,并且学习探索怎样能善用ICQ去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增广见闻,或者寻求功课及心理辅导;(四)创作:学习网上多媒体创作技巧,并利用ICQ互通创意;(五)欣赏:培养欣赏电子数码世界的美学鉴赏能力;(六)监察:学习监察互联网发展的能力。

  传媒教育是一门学生为本的课程和活动,它的精神在于鼓励年青人自我探索,反思传媒在他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传媒教育不是要硬销消费传媒的「正确」方法,而是在课室、课外活动、社区中心甚至家庭中提供机会,让年青人从多角度去认识及分析传媒。传媒教育学者一直敦促教师、社工及家长,不要将自己的意见及观点,一股脑儿强加在青年人身上,切勿着紧为他们打传媒防疫针,反之是跟学生一起发掘批判或者欣赏传媒的新观点。

  回到ICQ的问题,正如上文所述,香港近期对ICQ产生道德恐慌,主要是不大了解它是什么,又不知道怎样去应付它。如果香港的家长、社工和教师愿意学习ICQ及尝试使用,能和年青学生一起培养「互联网素养」,一起讨论善用ICQ的方法,相信大可粉碎ICQ是祸害之源的片面假设。

  传媒教育工作者只是鼓励年青人学习驾驭ICQ,但并不是建议成年人驾驭年青人如何使用ICQ,故此绝非「骑劫」。笔者认为家长、教师及社工不用浪费时间担心自己是否干预了年青人使用新媒体的自由,反之是要自问在他们需要你们的时候,有没有能力给予妥当的辅导,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话,似乎有心要赶快提高自己的「互联网素养」了。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学生反修例运动中网络关系解体的实证调查

宋昭勋、吴静、胡欣立
2021-01-11

中国传媒上的「奉劝」

钱钢
20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