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对讽刺性时事节目的看法

2002-03-15
"头条新闻"以讽刺及幽默轻松手法针贬时弊
电视观众拥有多元的观赏角度与动机
随着这数十年的高速发展,香港已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虽然较具民主政体特色的机制仍未完备,但社会的政治文化近年来却急剧转变,议论社会事务、表述意见和铺陈社群情绪的需要正不断增加。


这现象反映在传播媒介之中,是一个十分正常的发展。因此,各式各样的议事空间在各种媒体中都得到开拓扩大,形式也越来越不拘一格。以较严肃的形式让各界交流意见、表述见解固然是一种最常见、争议性也较小的处理方法;但其中也不乏以较轻松的,甚或是以讽刺及幽默的表达方式来针贬时弊。其实,这些不同的手法在各类型的传播媒介中已是长期而广泛地应用,社会人士对此等节目或栏目纵有不同的意见或争议,大抵亦不致是全盘否定的。



媒介议事空间不拘一格


从概念上分析,这是公民社会及公共空间发展的必然结果。讨论社会事务及其他众人关注的议题,严谨客观、铺陈事实和以理服人,是一般人都难以反对的标准。但这一尺度有其局限性,也有人会认为不同的表现方式,可以针对不同的需要,其达致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电视节目深入每一家庭,受众也最多。因此,对电视节目有较严格的要求无疑是正确的。但这却不能成为压抑某类言论或否定某一些制作方式的借口。令人遗憾并感到忧虑的,是回归以来针对香港电台电视部制作的时事讽剌节目「头条新闻」的批评,令人怀疑是否披着「探讨公营电台的应有角色」这一幌子,而意图达致上述的政治效果。


深入理解观众的观感

回应近年对「头条新闻」的批评,进行研究,探讨公众对讽刺性节目的观感和态度,不失是一个适当的做法。这也是笔者个人对香港电台委托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社会政策研究中心,进行「香港观众眼中的讽刺性电视节目」研究的理解。


研究主要是透过「焦点小组」(focus group)讨论的方法,以开放式问题 open-ended question ),以了解个别参与者对带有讽刺成份电视节目的好恶原因、观看后的情绪反应及其他行动。在讨论的过程中,焦点小组的参与者都能够作出较深入的讨论,并有机会就个别的论点作出阐述。透过交流讨论,部份论点也可能得到启发作更详细的考虑。部份参加者在讨论过程中也可能增加了对某些问题的认识,或修订了个人的观点立场。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可以观察到哪一些问题会得到较大或较优先的关注。以焦点小组讨论作此研究,有助尽量收集各种不同的角度与观点,而不是单纯收取一些高度简化了的「是」或「否」、「赞成」或「反对」式的「答案」。


对于研究此一具争议性的课题,应是一个恰当的方法。这可以为未来更全面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扩阔了对此议题的思考空间。况且,为了保证参与焦点小组讨论的观众具一定的代表性,我们先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全港性抽样调查,选取焦点小组的参与者。


观众欣赏及接受程度

透过这一研究,笔者可以总结到大致几个观察要点。

首先,是讽刺性的电视节目明显得到观众的认同。无论是电话调查与焦点小组的讨论,都可以看到观众大致上接受以讽刺性手法来制作电视的时事节目。

现时,各电视传播媒体提供的此类具讽刺性时事节目不多,因此大多数人都认定个别节目为此一类别。能够接受与欣赏的人固然很多,但仍不能否定有一些人对这一类节目的处理手法是有保留的,他们的忧虑主要分三方面。其一是恐怕有一些「不精明」的观众会被误导;其二是认为在现时社会经济不景,民生困难的时候,太多的讽刺俨如火上加油,令不满情绪更难得到舒缓;其三,是忧虑当前的政治气压低沉,以政府高层、官员或当权政治人物为讽刺对象,容易触动对抗情绪,令社会矛盾激化。


不过,大多数焦点小组讨论的参与者都表示感到不同程度的趣味性。表示喜欢这类节目是因为它们有娱乐性、趣味性及能够提出不同角度的观点。整体而言,把持正面观点,以接受、理解、甚至欣赏态度来评价此类节目的人占大多数。


另一方面,虽然有人忧虑会有一些「不精明」的观众或青少年会被这些以讽刺性手法制作的时事节目误导,把事实与讽刺性的节目内容混淆,但研究小组却不能找到证据对此忧虑予以认同。事实上,就焦点小组的讨论过程作总结,看不到有人会把这一类带有夸张、戏剧化和娱乐化的表达方式与事实混淆。


多元观赏角度与动机

另一个应予强调的观察要点是在焦点小组的讨论过程中,显视这一类节目乘载着不少观众的真实情绪。


电视媒体有极强的感染力,这一点无庸置疑。这正是上述第二及第三点忧虑得以建立的必要前题。不过,在讨论中同时发现,透过观看讽刺性的时事节目来消解怨气和渲泄压力,却是其中一个吸引观众的原因。换言之,社会上有不满情绪及存在着矛盾,可能是引致这一类节目得到接受或受到欢迎的原因。孰为因?孰为果?抑或是互为因果?这不是一个可以简单作结论的问题。


在研究中,笔者观察到绝大部份观众都不是「被动的」接收者。观众除了认为这些节目具一定的娱乐性外,不少也认为可以引起公众的讨论和关注,因而产生监察和鞭策政府改善施政之效用。另一方面,大家都认为这类较轻松的表现方式,也可以加深市民对时事问题的认识,也提供了多元的角度来理解或评价时事问题。


因此,观众既有着多元的观赏动机,也重视作为观众应有选择的权利。观赏这一类电视节目的目的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人将之视作纯粹消闲之用;有人寻求对时事议题的认识,有人藉其消压;也有人以此消减心中怨气。对这一类节目的作用,观众的看法也是莫衷一是;有人认为可以监察政府,也有人认为可以揭露黑幕;有认为意图煽动,也有人认为可以促进社会参与。


对于现时有以讽刺手法制作的时事节目,绝大部份参与讨论的人士都认为是可以接受的。从理念层次讨论,无论是对个别节目欣赏与否,以「讽刺」作为一种时事节目的创作手法,所有参与讨论的观众都认为是难以否定的。他?她们亦认同传媒机构应该为观众提供这一种选择。就算遇有不为人欣赏的节目或情节,作为观众的还是拥有关机或转台的选择自由的。


因此,在一个多元社会,这一类节目的客观存在是建基于各方面的不同需要的,不宜以单一的角度来评价这一类节目的优劣高下。


讽刺性节目的道德准则

最后,也可以看得出观众对监管与表达自由之间的矛盾,抱持的态度是十分谨慎的。观众因应不同的需要,固然会在观赏过程中各取所需,但对于具体的表达方式,也是有一些较共通的准则。


一个较为普遍的说法,是认为带有「人身攻击」或「嘲弄对象外型」手法不值得欣赏,甚至有时显得过份,令人反感。流于轻浮与夸张的「讽刺手法」,效果也会适得其反,减低感染力之余还令人感到过份。观众也希望这些讽刺节目「不应人身攻击」、「不要诽谤」、「要建基于事实」。这些都是理念性较强的准则,争议性不大,但具体应如何量度?界线可以如何划定?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却不容易找到一致的标准。


至于应否就这些原则,发展出一套业内普遍被认定又符合社会期望的指标,甚至制订成指引,设立监察机制,这些问题都是十分具争议性的。焦点小组的探讨,也大致反映了这一争论的复杂性。


虽然,大部份观众都有自己一套评价这一类节目的道德标准,但认为应该在制度上作出监察的只占十分少数。不过,参与讨论的观众大部份都十分重视新闻自由及创作自由;对任何制度上的干预,他们仍然是抱持着十分审慎与保留态度的。


在论及监察机制之时,大部份观众对新闻自由与表达自由可能因而被损害都感到忧虑。大部份观众对传媒机构之运作情况并不了解,对新闻传播专业之价值观与专业操守也缺乏认识。在讨论中也明显把时事评论、资讯节目与电影或其他娱乐性质的节目混为一谈。最后,对广播及资讯传播的现有监察机制,更是一知半解。



总结研究观察重点

基于上述各点观察,研究小组的总结认为香港社会应有空间,让以不同表现方式制作的时事节目存在。我们也应该高兴看到观众的水平不低,也有多元的观赏角度与动机,社会各界应鼓励包容的态度,并尊重不同的选择。正因观众间对讽刺性的节目也有一些颇一致的道德准则,节目的编采人员,对此应不时提高警觉,提升节目水平,促进普遍的观赏品味。


一般而言,观众对现时的监察机制与媒体之运作认识不深,对进一步的、制度化的监察也颇有保留。在处理有关监察问题时,应十分小心谨慎。同时,社会应推行更广泛的教育与宣传,令各界人士能善用现时的监察机制;也应检讨现行的监察标准,不应以单一的角度来评价具讽刺性质的时事节目。


这一次研究,没有触及很多论者心目中最核心的问题,即「公营电台应有什么的角色?」并以此推论港台应如何处理「头条新闻」。研究发表之后,部份评论便是以此为焦点。这是一个政治上十分敏感的问题,但仍不应鼓励一种泛政治的讨论取向。也许\,这应是另一个值得作更全面和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学生反修例运动中网络关系解体的实证调查

宋昭勋、吴静、胡欣立
2021-01-11

是市场太小还是竞争太少

李敬华
2019-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