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媒体创意廊」看亚洲区大学生创意

2002-09-15
香港电台网上广播站e-Learning特备项目「多媒体创意廊」今年举办第二届,并扩展至亚洲区内共八间大学参与。
「多媒体创意廊」网页 (http://www.rthk.org.hk/elearning/mmgallery2002/) 共展出件大学生多媒体作品展。
「多媒体创意廊」举办了两届,很有缘地,都和我有点关系。

犹记得去年暑假,我在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刚完成二年级,和大部份同学一样,在传媒机构实习。有一天,收到香港电台的电话,说我的作品成了「多媒体创意廊」比赛冠军。我的反应,除了惊讶,还是惊讶。老实说,那「作品」只是我和几位同学在一门选修科中的功\课,我也只是「隐约」记得填过一份教授给我的报名表。至于比赛详情,对手是谁,我可说是毫无概念。

那天晚上,因为知道要出席颁奖典礼,甚至要接受记者采访,唯有前往港台网站看个究竟,否则被人问个哑口无言,好像会很不好意思。这一看,才真让我吓了一跳。参赛作品共有三十多个,我随意打开了两个「趣味廊」的作品,玩得不亦乐乎。参赛者除了我的同学,还有城市大学和浸会大学的学生,作品题材多元化,而且设计得很漂亮。我致电组员,大家的结论是:我们只是好运气罢了。

颁奖典礼过后,我才对比赛有更深的认识。「多媒体创意廊」是香港电台网上广播站e-Learning的项目之一,比赛是其次,更重要是希望提供一个网上平台,让大学生互相观摩学习,激发更多的创意。大学生的作品较少商业成份,虽然略见粗糙,但是常有新鲜角度,能从生活细处着手,这何尝不是踏出「创作」的第一步?虽然我不知道为何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奖,不过藉着这个比赛,看到其他院校同学的作品,也真的让我大开眼界。


不同地区作品各具特色

毕业后,到了香港电台上班,第一个任务,竟然就是协助筹办第二届「多媒体创意廊」的工作,由「上届参赛者」的身份转为「筹办人员」。今年大会邀请了亚洲区八间大专院校参加,除了香港的四间大学中文大学、城市大学、浸会大学和理工大学,参与院校还包括北京广播学院、澳门大学、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似乎更加有趣,学生的背景不同,作品题目就自然更多姿多彩了。

我很快便把所有参赛作品仔细地看了一遍,发现来自不同地方的作品各具特色,不同的社会环境、文化和教育背景,体现在学生们的作品风格上。香港学生的作品都市味道浓厚,题材多围绕都会生活如婚宴、减压、环保和茶餐\厅等,身为香港人,我对这些事物自然特别有亲切感。很多同学也藉作品怀旧一番,如探讨香港旧貌的「寻根记」和重温儿时生活点滴的「小时候」等等。手法方面,多以活泼的动画或自拍短片为媒介,有声有画,内容相当丰富,如作品「香港旅情」,以短剧的形式带出香港最新的旅游景点资讯。

再看看北京同学的作品,其中有不少以介绍当地风貌为题材,例如北京的胡同、老城门、天安门等等,知识与趣味并重。此外,久已失传的皮影戏、现代年轻人喜爱的涂鸦艺术,皆为北京学生带来创作灵感。部份学生的动画作品也很值得欣赏,因为要以数秒钟至一分钟的动画带出主题,需要有很熟练的技巧。北京同学的作品看起来朴实无华,表达的意念简单直接,令人有明快的感觉。

台湾的同学则对他们身边的事物观察入微,喜欢以多角度探讨。其中一件作品「幸福摩天轮」带出了「幸福」一词的深思。生活中的小事小物如光影气味,只要多加留意,也能带来无限惊喜。他们的作品「郎客,来坐喔!」令我想起台北美味的街头小吃,但是「政大腐食街」又使我望而却步,台北还真是一个多样化的城市。

澳门同学的作品很活泼,内容集中介绍澳门的文化和娱乐,包括传统的庙宇、热门赛车场等,如果他们提交更多作品,相信我可以成为一个小小的「澳门通」呢。新加坡的作品虽然只有一个,但制作严谨,在这个介绍「新加坡游艇会」的网页内有文字、图片和动画,资料丰富。参赛者更提供动画版和网页版,方便所有网民浏览,设想十分周到。

要制作一个多媒体网站,实在不简单。这些作品,由文字、设计、拍摄到剪接,皆由同学们一手一脚完成。有些同学甚至「为牲色相」,亲自扮演短片?的主角,例如作品「茶餐\厅」的示范短片中,大家就可以欣赏到同学们精湛演技。他们扮演茶餐\厅伙计和顾客,表面上教导大家如何与茶餐\厅的侍应「斗智」,实则以轻松手法述说日常趣事。作为「过来人」,我明白这六十四件作品的价值,它们实在是百多位同学的心血。虽然奖项经已尘埃落定,不过同学们的努力成果,并不能单以得奖与否来衡量。


创意培育应重视
回想大学里,教授会教你怎样去提升网页的可读性(readability)、什么颜色容易令人眼睛疲倦而应该避免使用,怎样设法争取别人多留一秒钟,也有如何使用摄录机和剪接软件等等的工作坊。一位教授多媒体创意的老师总是说「content is king」——要有好的内容,别人才会愿意多看你的网站一眼,但好的内容也需要适当的包装,否则不能吸引浏览者的停驻。制作网页实在要一眼关七,半点也不能松懈。

大学生常被认为「缺乏创意」,我则认为这些「一竹杆打一船人」式的评论有欠公允。除了天生拥有创作天份的天才外,创意是需要后天培养的。香港社会重视读书成绩,对青年人的创意培育十分有限。深入欣赏这些作品,发现很多学生都能够从生活细处着手寻找题材,再渗入多媒体的原素作出全新的演绎,这其实已是「创意」的一种表达。大学生除了要勇于接受批评,也应得到更多鼓励。「多媒体创意廊」至少提供一个难得的机会,由专业评审团评分和公众投票,表扬出色的作品,这也可以视为唤起社会对「创意」的重视的一个开始。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学生反修例运动中网络关系解体的实证调查

宋昭勋、吴静、胡欣立
2021-01-11

中国传媒上的「奉劝」

钱钢
20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