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吃素会导致怕冷吗?
如没有你想要的结果,可在此搜寻文章内容:

从中医看「素食」

素食食品含丰富膳食纤维,进食后容易产生饱足的感觉,继而可以控制食量,帮助保持适中体重及减低患上肠癌、痔疮和便秘的机会;亦因素食食品含较少脂肪,因而有助减低患上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癌症、肥胖和胆结石等疾病的机会。

不过,有些营养素只有肉、蛋和奶类食品才能提供,素食人士不吃肉类,有些甚至不吃奶和蛋类食品,身体就会缺少这些营养素,造成营养不均衡,有时更会引致营养不良、体力不振、贫血及其他疾病。因此,素食人士应该特别注意食物的选择与配搭,或按医生指示,进食维他命或其他营养补充品。

素食种类
吃素的种类很多,有的只在早上吃素;有在月中的某几天或特殊日子才吃素,更有的是长年的;有的可吃肉边菜,有的可吃三净肉(即: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而杀)或五净肉;较严格的吃素,是不吃一切动物,包括蛋类与植物中的数种刺激品,如葱蒜等;较宽的只有限于不吃动物,蛋、奶均可(叫做蛋奶素)。至于那一种吃素方式较好了应该都没有问题,关键在自已的志愿与决心。如果从宗教观点来说,自然越净越好。素食习惯主要分为以下五种:
1.    纯素食    :只吃蔬果和谷物类,不吃奶、蛋和肉类
2.    乳素食    :只吃奶、蔬果和谷物类,不吃蛋和肉类
3.    蛋素食    :只吃蛋、蔬果和谷物类,不吃奶和肉类
4.    乳蛋素食:只吃奶、芝士、蛋、蔬果和谷物类,不吃肉类
5.    水果素食:只吃水果、乾果、硬壳果和蜜糖

素食够不够营养? 
素食不食肉,甚至蛋或奶,这些营养就要从其他地方代替。如果忽略就会容易引起营养不均衡,甚至营养不良,体力不振,贫血等其他疾病。但搭配得宜,是完全没问题的。其实植物所含的蛋白质成份与动物是相等的,例如,素食中的肉类代替品──花生、黄豆、面筋等等,其营养成份并不低于荤菜,一个劳力的素食者,他的三餐中,只要有一种豆类及一种麦类的食物合成,则做每日所需要的营养已经足够了,可以应付日常的体力,精力的消耗。

素食寒凉吗?
这一个概念要澄清一下,食物的寒热属性,不一定「吃得多」之后,你身体就变成食物的那样,就是说吃得多寒凉食物,身体不一定就会寒凉。身体的偏寒偏热体质,饮食只是其中一方面的因素,除此之外,情志因素、生活习惯、先天体质、四时气候、生活环境等等,都有影响,我们不能将身体的寒热偏颇简单「怪罪」于食物。

素食的食物里面,的确有比较寒凉的,例如蔬菜里头,苦瓜、西芹是相对寒凉一点的,水果里面西瓜、雪梨是比较寒的。但是素食也有温热的食物,例如不少调味料的生姜、辣椒,又或者水果里头荔枝、龙眼。但大部份素食都是比较平和的,就是不热不寒,寒热平衡,是最适合我们平常天天食用的。我们怎样可以「一支竹竿打一船人」,只是有少部份素食寒凉,就说全部「素食」都寒凉呢?

我们要有一个概念,寒凉温热是有程度之分。假设以一条线来比喻,0分是最寒,1分就是最热,中间的0.5分是寒热平衡的话,大部份食物,其实都是在中间0.5,就是说称得上食物,能够给我们每天吃的,一般都是比较平和的,寒热平衡的。即使有一些寒热的偏性,食物的寒热不会太过极端,例如大约在0.7热或者0.3寒的程度。假如是到了0寒1热的程度,这肯定不可以叫作食物,而叫做药物。这是中医对于寒热的理解。

吃素会导致怕冷吗?
好多人认为素食里大部份食物属寒凉,那么长期吃素会导致身体虚寒?这是一种误解,有必要作澄清。

食物的寒热属性是怎样,在中医界依然是一个具争议的话题。食物是用来养生、维持生命的,供我们天天食用的,能够称得上食物,大都是性味平和,大部份食物都是「性平」的,就是不寒不热、或者微寒微热,对人身的影向有限。

健康人体有自我调节寒热的能力,生病了才难以调节。人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能够保持自身的内在平衡,即使外在环境有寒热温度的变化,越是健康的人,所能承受的温度差距则越大。从这个角度看,人体胃肠对于食物的「寒热」属性也是一样,假如人体本身健康气血充足,饮食每一顿饭里面,即使寒热食物兼夹,身体也能够承受得住,可以自行调节。这就是所以有些人吃很多辣椒也不会「上火」、有些人吃很多寒凉饮料身体也没有毛病的原因。假如生病了,人的内在平衡被打破了,则很难承受外在的变化。

要让身体长久不怕冷,反而要吃点寒凉食物!这一种「饮食锻炼」观点,比较少人提到,但其实传统饮食文化非常注重这种思想。例如说,传统文化强调要吃「粗粮」例如吃大米最好吃带壳的糙米,吃苹果土豆最好连皮吃,目的就是希望整个胃肠能够得到适当的锻炼,让身体有足够能力去消化食物。假如经常饮食「精细」不用消化的食物,就好像肉类、牛奶那样,本身含有丰富的「营养」,好像很容易能够吸收得到,但是肠胃反而缺少了锻炼,久而久之身体就变得虚弱了。

                                                                                                    资料来源:注册中医师王秋平

相关分类
最后更新:2016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