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起的公民新闻学,强调公民的参与,每位公民皆是记者,可以参与公共事务制作新闻,它颠覆了传统新闻只由新闻从业人员制播新闻的作为。
Shayne Bowman和Chris Willis在其合着的《We Media》书中强调,公民新闻是指一群公民「在新闻及资讯的搜集、报导、分析、及传送过程中扮演主动角色」的行为,这种参与目的在提供民主社会所需的独立、可信、正确、广泛且相关的资讯。
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体现了参与式民主(participatory democracy),甚至是新兴的审议式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它是一种由下而上的社会真实之呈现,可以小自平民百姓生活细节的报导,也可以大至影响国家社会政策的新闻事件。
我们可以从下列几个层面来看公民记者:
一、从传播媒体层面,公民记者是主流传媒的从业人员之外,以独立身份发声的人,其最大的价值是具备多元文化和源自草根的声音。
二、由对事件的参与度来看,相较于对事件的贴近性和融入的程度,专业记者不如公民记者。
三、由资讯传达的过程观之,公民记者激发民众主动报导公共领域事务的动机与意愿,在传递之外,有时候还要求实践、沟通或透过部落格串连、发声,在与广大的网友互动中,集合民意或凝聚共识,这是传统单向传播的媒体无法达致的效果。
媒体革命实践公民新闻学
公共新闻学是199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新闻改革运动,美国有线电视公司(CNN)「I-Reports」单元,在网站上播出观众所提供的画面。例如南亚大海啸、伦敦地铁爆炸案等,颠覆了过去只有新闻从业人员才有可能采访或制播新闻的传统。
德国世界足球赛期间,观众纷纷自各地拍摄的庆祝狂欢场面,并传到CNN,CNN也首度挑选精彩片段,与相关新闻一并发送。
从下列例子可以看到公民新闻在新传播科技的发展下,平民百姓随时都可以当公民记者,而且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效果:
一、2010年3月25日香港导游李巧珍(阿珍)骂大陆游客购物不够多,口不择言辱骂旅客不购物很丢脸,足足叫嚣七分钟,被游客以手机拍下谩骂的现况。7月14日广东卫视率先披露此一事件,之后在香港电视台连续播放,大陆最少也有十多个电视台跟进报导,包括远至黑龙江、安徽、贵州及辽宁等地的电视台。7月27日李巧珍终于向香港市民及内地同胞致歉。
二、2010年8月8日凌晨3时23分,一个名叫「Kayne」大陆甘肃19岁少年王凯的网友,在新浪微博(微型部落格)上发出了一条讯息,这个开端持续数百则的微博,向外界传递救灾情形及自己受灾的心情。
在无远弗届的网路时代,媒体自网路撷取网路讨论区、社群分享、部落格(博客)等资讯便成为新闻的做法,已经是沛然无可抵挡的趋势。
公民新闻学引发的争议:媒体的新生命?还是饮酖止渴?
公民新闻学造成许多国家媒体大革命,也引发了各方的争议与激辩,最主要的是唯恐维持新闻价值的专业和使命遭受折损与挑战。缘此我们不禁要思考下列的议题:
一、公民记者是否受过训练、是否遵守新闻报导原则?公民记者没有传统新闻常规的客观专业,其渗入主观所提供的资讯,是否有所偏颇?能否反应社会的真实?又有谁在乎专业意理?
二、谁来把关新闻的「真实」?公民新闻学所提供的是「新闻」?还是「民意论述」?是媒体的新生命?还是毒药?对于恐怖组织或特殊团体所提供的新闻该不该使用?是否会为其宣传?
三、如何处理匿名消息来源与匿名新闻提供者?公民记者赋予媒体新的内涵与影响力,还是可能掉入提供假新闻的陷阱?新闻造假,谁该负责?媒体又有什么机制过滤、鉴定新闻的真伪?
四、媒体的立场:是资讯平台?是报导者?是诠释者?还是鼓吹者?媒体接获传来的公民新闻到底是真正的新闻?还是主观意见的论述?是否象征着人民的心声能上达天听?还是媒体见猎心喜,甚至为了独家,饮酖止渴,反而被利用?
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公民新闻反应社会现象和问题,也许是很小的一件事,也许是见微知着的大事。在台湾,苗栗县竹南镇大埔里24户农地征收事件,却引发了政治旋风,甚至影响整个台湾的土地开发政策与规划。
至于南韩Oh!MyNews的案例更可以看出,Oh!MyNews刊载南韩百万人民烛光晚会,抗议政府在卢武铉秘密弹劾案的黑箱作业,有效让公民在南韩政治中发挥其影响力,甚至有足够的力量造成「政治革命」(political revolution),正所谓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走过历史的轨迹:发挥草根媒体的社会力量
台湾在1970年代中期开始,社区报刊和政论杂志的兴起,强调「人人都是记者」的公民新闻,或可作为台湾公民新闻的滥觞,近年来在人民意识日益抬头的推波助澜下,公民新闻也趁势崛起。
2007年4月,公共电视为了要鼓励「公民近用」(public access)媒体,将此一理念落实于「PeoPo公民新闻平台」(www.peopo.org)。Peopo公民新闻网包括公民记者提供的文字和影音报导,结合了台湾公共广播电视集团旗下的公视、华视、客家电视台、原住民电视台、宏观卫视等媒体,都可以自PeoPo公民新闻网取材。
PeoPo是台湾第一个聚焦在公民新闻的新媒体应用,也成为国际媒体组织询问度最高的台湾媒体经验。如大英国协电视年会(CBA)、世界公视年会(PBI)、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日本放送协会(NHK)、国际通讯传媒学会(IIC)等,都主动邀请公共电视前往交流研讨台湾公民新闻的经验。2008 PBI年会,法国媒体普罗旺斯年报(La Provence)撰文报导公视在公民新闻的发展,也为PeoPo打开了国际知名度。
PeoPo在2008年入围「NHK日本赏(JAPAN PRIZE)」,更荣获台湾「网际营活奖」首奖、金手指网路奖的殊荣。公视PEOPO公民新闻报2010年2月正式登上iTunes Podcasting,向全球千万观众播送。这都是所有公民记者努力的成果
PeoPo深化了台湾民主社会的发展,「2008年总统大选电视辩论会公民提问」活动,就以PeoPo为平台,由公视、中央社、《苹果日报》、《自由时报》、《中国时报》、《联合报》合作举办,邀请公民提问上传到PeoPo平台,甚至安排公民进入候选人电视辩论会直接询答,这是台湾民主的一大进步,让台湾不仅走在国际先端,更开创网路和民意结合的无限可能与影响力。
「2010台北国际旅展」于11月5日至8日在台北世贸展览馆1馆展出,有来自全球60个国家地区,超过1200个摊位参与,旅展请PC home、新浪、Xuite等联合征选公民记者,加上历届5位资深达人,共约12至16名,根据U Paper报导,入选者可在旅展期间自由进出展场采访报导并使用记者室,任期至2011年10月底,这期间,各旅游单位有参访邀请,公民记者都有优先采访机会。
这一切都说明公民记者已受到社会的瞩目,全民记者时代的来临,每一位公民都能发挥无冕王的力量。
Shayne Bowman和Chris Willis在其合着的《We Media》书中强调,公民新闻是指一群公民「在新闻及资讯的搜集、报导、分析、及传送过程中扮演主动角色」的行为,这种参与目的在提供民主社会所需的独立、可信、正确、广泛且相关的资讯。
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体现了参与式民主(participatory democracy),甚至是新兴的审议式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它是一种由下而上的社会真实之呈现,可以小自平民百姓生活细节的报导,也可以大至影响国家社会政策的新闻事件。
我们可以从下列几个层面来看公民记者:
一、从传播媒体层面,公民记者是主流传媒的从业人员之外,以独立身份发声的人,其最大的价值是具备多元文化和源自草根的声音。
二、由对事件的参与度来看,相较于对事件的贴近性和融入的程度,专业记者不如公民记者。
三、由资讯传达的过程观之,公民记者激发民众主动报导公共领域事务的动机与意愿,在传递之外,有时候还要求实践、沟通或透过部落格串连、发声,在与广大的网友互动中,集合民意或凝聚共识,这是传统单向传播的媒体无法达致的效果。
媒体革命实践公民新闻学
公共新闻学是199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新闻改革运动,美国有线电视公司(CNN)「I-Reports」单元,在网站上播出观众所提供的画面。例如南亚大海啸、伦敦地铁爆炸案等,颠覆了过去只有新闻从业人员才有可能采访或制播新闻的传统。
德国世界足球赛期间,观众纷纷自各地拍摄的庆祝狂欢场面,并传到CNN,CNN也首度挑选精彩片段,与相关新闻一并发送。
从下列例子可以看到公民新闻在新传播科技的发展下,平民百姓随时都可以当公民记者,而且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效果:
一、2010年3月25日香港导游李巧珍(阿珍)骂大陆游客购物不够多,口不择言辱骂旅客不购物很丢脸,足足叫嚣七分钟,被游客以手机拍下谩骂的现况。7月14日广东卫视率先披露此一事件,之后在香港电视台连续播放,大陆最少也有十多个电视台跟进报导,包括远至黑龙江、安徽、贵州及辽宁等地的电视台。7月27日李巧珍终于向香港市民及内地同胞致歉。
二、2010年8月8日凌晨3时23分,一个名叫「Kayne」大陆甘肃19岁少年王凯的网友,在新浪微博(微型部落格)上发出了一条讯息,这个开端持续数百则的微博,向外界传递救灾情形及自己受灾的心情。
在无远弗届的网路时代,媒体自网路撷取网路讨论区、社群分享、部落格(博客)等资讯便成为新闻的做法,已经是沛然无可抵挡的趋势。
公民新闻学引发的争议:媒体的新生命?还是饮酖止渴?
公民新闻学造成许多国家媒体大革命,也引发了各方的争议与激辩,最主要的是唯恐维持新闻价值的专业和使命遭受折损与挑战。缘此我们不禁要思考下列的议题:
一、公民记者是否受过训练、是否遵守新闻报导原则?公民记者没有传统新闻常规的客观专业,其渗入主观所提供的资讯,是否有所偏颇?能否反应社会的真实?又有谁在乎专业意理?
二、谁来把关新闻的「真实」?公民新闻学所提供的是「新闻」?还是「民意论述」?是媒体的新生命?还是毒药?对于恐怖组织或特殊团体所提供的新闻该不该使用?是否会为其宣传?
三、如何处理匿名消息来源与匿名新闻提供者?公民记者赋予媒体新的内涵与影响力,还是可能掉入提供假新闻的陷阱?新闻造假,谁该负责?媒体又有什么机制过滤、鉴定新闻的真伪?
四、媒体的立场:是资讯平台?是报导者?是诠释者?还是鼓吹者?媒体接获传来的公民新闻到底是真正的新闻?还是主观意见的论述?是否象征着人民的心声能上达天听?还是媒体见猎心喜,甚至为了独家,饮酖止渴,反而被利用?
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公民新闻反应社会现象和问题,也许是很小的一件事,也许是见微知着的大事。在台湾,苗栗县竹南镇大埔里24户农地征收事件,却引发了政治旋风,甚至影响整个台湾的土地开发政策与规划。
至于南韩Oh!MyNews的案例更可以看出,Oh!MyNews刊载南韩百万人民烛光晚会,抗议政府在卢武铉秘密弹劾案的黑箱作业,有效让公民在南韩政治中发挥其影响力,甚至有足够的力量造成「政治革命」(political revolution),正所谓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走过历史的轨迹:发挥草根媒体的社会力量
台湾在1970年代中期开始,社区报刊和政论杂志的兴起,强调「人人都是记者」的公民新闻,或可作为台湾公民新闻的滥觞,近年来在人民意识日益抬头的推波助澜下,公民新闻也趁势崛起。
2007年4月,公共电视为了要鼓励「公民近用」(public access)媒体,将此一理念落实于「PeoPo公民新闻平台」(www.peopo.org)。Peopo公民新闻网包括公民记者提供的文字和影音报导,结合了台湾公共广播电视集团旗下的公视、华视、客家电视台、原住民电视台、宏观卫视等媒体,都可以自PeoPo公民新闻网取材。
PeoPo是台湾第一个聚焦在公民新闻的新媒体应用,也成为国际媒体组织询问度最高的台湾媒体经验。如大英国协电视年会(CBA)、世界公视年会(PBI)、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日本放送协会(NHK)、国际通讯传媒学会(IIC)等,都主动邀请公共电视前往交流研讨台湾公民新闻的经验。2008 PBI年会,法国媒体普罗旺斯年报(La Provence)撰文报导公视在公民新闻的发展,也为PeoPo打开了国际知名度。
PeoPo在2008年入围「NHK日本赏(JAPAN PRIZE)」,更荣获台湾「网际营活奖」首奖、金手指网路奖的殊荣。公视PEOPO公民新闻报2010年2月正式登上iTunes Podcasting,向全球千万观众播送。这都是所有公民记者努力的成果
PeoPo深化了台湾民主社会的发展,「2008年总统大选电视辩论会公民提问」活动,就以PeoPo为平台,由公视、中央社、《苹果日报》、《自由时报》、《中国时报》、《联合报》合作举办,邀请公民提问上传到PeoPo平台,甚至安排公民进入候选人电视辩论会直接询答,这是台湾民主的一大进步,让台湾不仅走在国际先端,更开创网路和民意结合的无限可能与影响力。
「2010台北国际旅展」于11月5日至8日在台北世贸展览馆1馆展出,有来自全球60个国家地区,超过1200个摊位参与,旅展请PC home、新浪、Xuite等联合征选公民记者,加上历届5位资深达人,共约12至16名,根据U Paper报导,入选者可在旅展期间自由进出展场采访报导并使用记者室,任期至2011年10月底,这期间,各旅游单位有参访邀请,公民记者都有优先采访机会。
这一切都说明公民记者已受到社会的瞩目,全民记者时代的来临,每一位公民都能发挥无冕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