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年代,就在以下三个因素所促成:失实讯息、围炉取暖和先入为主。有些人称失实讯息为「假新闻」,事实上失实的并不一定是新闻,也可以是一般个人讯息,或者是来自看似是传媒的「新闻」,很多时真假难分;围炉取暖是社交媒体的常态,一般人只按自己口味选择媒体,只接触看法类近的朋友,与自身价值和口味不符的往往免之则吉,形成所谓的「回音谷」,自说自话,拒绝异见;先入为主的政治取态,会左右如何判断「客观事实」....
*摘录自2019年9月28日《香港家书》:
https://www.rthk.hk/radio/radio1/programme/hkletter/episode/597403
* * * *
香港人,你好:
四年多前,我写了一封名为《拥有拒绝废话的自由》的香港家书,希望大众明辨是非,识别媒体上的失实资讯。结果四年下来,情况好像愈来愈差,过去的数个月,每天都有未经证实便广泛流传的消息,在我们的社交媒体上散播;更遗憾的,愈有权势愈有社会地位的,竟然也是道听途说的源头,甚至可能是故意发放虚假资讯,伤害跟自己政见不同的人士。
很多人说「谣言止于智者」、「真理愈辨愈明」,但在现今复杂的媒体环境,这讲法显得太天真。一位前高官兼行政会议成员,近日竟然公开引述朋友间的流言,有意无意间中伤反送中运动的参与者,消息却被某些圈子广泛报导及引述。虽然这位社会贤达的指控涉及刑事罪行,但她竟然拒绝提供证据,亦不愿挺身而出为所谓的「受害者」求公道,看来她的言论属子虚乌有。但最令人愤慨的,是这位位高权重的女士对事实的真伪漠不关心,毫不理会诋毁他人造成的伤害。
另一边厢,8月31日香港警察在太子地铁站内,在镜头前对毫无反抗的市民作出不合理的暴力。中文大学九月初的民调指有近半受访者予以香港警察的信任为零分,若计零至三分,说得上大半香港市民不信任警察。在这情况下,虽然没有任何充份证据,不少人仍流传当日在站内有人死亡,而只是警方极力隐瞒云云。无论政府、警方及医护不断否认,也未能平息公众的怀疑,相反事件不断发酵,只要出现任何风吹草动,例如在某处发现尸体,公众就会联想到与警察暴力有关。以上事件,有人称之为「后真相」,意思指个人情绪和价值观已较分析「客观事实」更容易影响人的判断。好像如果你不认同反送中运动的话,当在电视见到黑衣人棒打白衣人,而浴血的白衣人又对着镜头诉苦时,你的怒火和对社会运动的不满会令你对棒打事件之前发生的事不感兴趣——例如假若白衣人一早拿着玻璃瓶追打路人,及后才被反扑,你的想法会改变吗?同理,当你讨厌警察并且对警察暴力不满,见到网传文章指自杀率异常增加,便会自然联想到与警察暴力有关,而不管自杀数据何来与及如何计算。
后真相年代,就在以下三个因素所促成:失实讯息、围炉取暖和先入为主。有些人称失实讯息为「假新闻」,事实上失实的并不一定是新闻,也可以是一般个人讯息,或者是来自看似是传媒的「新闻」,很多时真假难分;围炉取暖是社交媒体的常态,一般人只按自己口味选择媒体,只接触看法类近的朋友,与自身价值和口味不符的往往免之则吉,形成所谓的「回音谷」,自说自话,拒绝异见;先入为主的政治取态,会左右如何判断「客观事实」,研究指社交媒体用户会按政治态度选择性分享「事实查证」(Fact-checking)讯息,用以支持自身见解。
另外,中国因素令问题更见复杂,香港正参与一场国际信息战。Twitter、Facebook和Youtube早前公布,删除了一批社交媒体账号、专页、群组及讯息,不少内容是针对香港反送中社会运动,当中不乏失实讯息,公布亦指有证据证明这些账户与中国政府背后策动有关。在中国社交媒体例如微博上,官方媒体自七月始大量报导反送中运动,不断引述不明来历的「港媒」的一些未经证实的报导,而且经常以「港独」来形容这场运动,但事实上普遍大众的「五大诉求」与「港独」毫无关系;微博上更充斥以「毒媒」来形容部份媒体,「废青」指年青示威者,意图抺黑异见者。以国际信息战的角度看,这些手段跟俄罗斯早年以社交媒体干预乌克兰的民意类同,目的都是要制造国内恐惧不安、边缘化异见者和分化不同政见人士。
总括而言,虚假讯息的流传已经影响了香港各方面,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全面的独立调查,这个调查并非针对任何单位,而是钜细无遗的剖析这场社会运动的成因及谁要负上责任,调查范围要包括政府、示威者、警察、媒体及邻近和其他国家的干预行为。政府开展的所谓「对话」充其量只是个开始,如缺乏全面反省和查找不足,不愿真正面对自身的错失,政治人物再「犯下不可原谅大错」,只会不幸地历史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