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电视观众看晚间新闻如同受罪

2002-02-18
刚辞世的法国著名社会学大师布赫迪厄曾在《论电视》一书中,剖批电视新闻媒介。

据法国《世界报》委托一家民意调查机构在去年十一月所做的调查,晚间新闻给法国电视观众看带来的感受是一种焦虑无奈。大千世界的各种形象排山倒海而来,好像处身于高压汽锅中随时会爆炸,有人形容感觉上像「飓风中的小老鼠」,被压迫得喘不过气;也有人说觉得像个囚犯,对信息的冲击毫无招架的余地,总体上来说非常痛苦。


新闻戏剧化处理

法国的主要三家电视台,民营第一台晚间新闻收视率最高,每晚有一千万观众;第二台、第三台各有六百五十万左右。三台所报导的新闻内容大体一致,何以第一台遥遥领先,最吸引观众? 据调查是与播送时每段新闻之间的组合与旋律有关。

每件新闻本身是独立的,不相连贯的,但是在组合上,节目制作人必须顾及到如何使观众继续收看,座无虚席才行。第一台偏向于注重信息内部的动力与信息之间的贯串,而第二台基本上让信息自我表达,在衔接上不加以人工处理。第三台的方式则处于两者之间。三个台有一个原则是大体一致的:在排放新闻的顺序上,几段负面性的新闻中,必间隔插入着正面性的报导,好像做三文治一样。观众们对电视新闻戏剧化的处理,心态是矛盾的:一方面喜欢看有情节、有起伏的新闻报导,另一方面,他们对电视制作玩弄的把戏,又大有反感。

新闻报导的主持人是介于新闻与观众之间的关键人物,他能给观众在心理做准备,使他们比较容易接受巨大冲击性强的信息,不至于面对无法承受的惊恐压力下,赶快关掉电视机。主持人的面目表情,一颦一笑能支配观众的反应。

第一台长于有条理的叙述方式,在情节之间疏密有秩,安排着有给人喘息的空间。主持人Patrick Poivre d\'Arvor(大家简称他为PPDA)在处理这两种一松一弛的技巧上做得非常到家。他一贯处理的手法是在开场白时就表明一种全面性的观点,由图像来叙述事件,在总结时期,用他自己的话语来诠释故事涵意。这种接近于传统故事的手法吸引观众胃口,引人入胜,是他独树一帜的。他倚靠本身的魅力,不需要多费唇舌,相对上出现在屏幕上的时间相比他同行的少,只占节目时间的百份之二十一,而第三台主持人占百份之二十五,第二台占百份之三十。
第二台的主持人David Pujadas 的作风比较类似传统的记者,他有时用发问的方式来介绍一条新闻,让观众也感受一下当记者的滋味。形式是活跃的、有动感的、有娱乐性的。第三台的Elise Lucet 女士的形象是一位普通的电视观众,当她与名人访谈之时,她问的问题好像出自一位平凡的观众口中,把很复杂的外在世界简单化,给观众一种认同感。偶然她说错话,观众也觉得是人之常情,而对其他主持人类似的失语,则不那么客气。


新闻报导千篇一律

这回调查的时间是选在十一月十九日,那天三家电视台的新闻内容与顺序都差不多。头条新闻都是开审科西加岛一位官员在两年前处理海边违章建筑不当被起诉。其他新闻顺序少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了法国与阿尔及利亚的足球赛、抢劫运币车、警察们的牢骚、阿富汗战事、医院实习医生罢工等。三家不约而同的采用科岛案,说是因为阿富汗战争已进入第六周,实在没有很新的消息值得做为头条新闻。再说电视新闻的选材要靠画面,那天在阿富汗前线没有精彩的镜头,而一般人比较关心身边发生的事。三位主持人给那天节目的评价都很普通,认为阿富汗一旦不能当主轴戏,广播故事的间空间突然变大了,寻找适当吸引观众注意的新闻难度也加大。

接受调查的观众,对节目的批评都很刻薄。第一台的节目说是「翻来覆去都是那一套」,「看厌了」,「煽情无聊」,「看完后感觉上像要爆发的火山」。看了第二台,反应是「有上当受骗之感」,「觉得还有饥饿感」,但也有人感到「消化不良」。对第三台的评语是「千篇一律」,「灯光与背景差劲」等。对于主持人,他们基本上颇有好感。形容第一台的是「从容自在」,「非常老练」,「认真严肃但不过份」,「可信任」。第二台是「对材料掌握的不错」,「蛮亲切的」。第三台的是「自然可亲」,「像个老朋友」等。

三个主持人对自己参与新闻节目的定位与特长,也做了表述。第一台的PPDA,以明星之尊,谦虚的强调新闻节目是他与编辑制作小组共同决定。第二台的Pujadas 认为该台注重新闻的传播,即使没有影像画面的信息,他也不排斥,照样以叙述的方式传达给观众。第三台的女主持人Lucet 说该台的定位是简洁扼要,所以有些新闻无法做深入的调查,但是报导法国地区的新闻是其特长,非其他台所能项背。最近该台又加强了对国际新闻报导,在阿富汗战地共有四队小组采集最新消息。


新闻传媒的弊端

在制作电视新闻时,「暴力」显然被视为一种吸引观众的主题。以戏剧感至上的第一台在节目中用了「暴力」一词十三次,用以形容四五件毫不相关的事件。第二台与第三台则只各用了一次,形容运币车被抢劫之事。有专家认为第一台滥用「暴力」一词是一种牵强连贯新闻制造恐怖感的败笔。

在一个文化水准相当高的国家,做为一个公众媒体的法国电视很不容易满足所有层次观众的需要。观众们对电视新闻的预期,产生的心理抵制,而欲罢不能的复杂心态,给节目制作人及主持人一种不断的挑战。

于一月底去世的著名社会学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 )多年前就很尖锐的批评过电视作为一种新闻传媒的种种弊端。他说到电视新闻各段落的不连贯,拼凑在一起,没头没尾,无缘无故进入观众的视野,又不知不觉的消失,给观众带来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感觉。电视台之间在收视率上的竞争,受观众意见调查的影响,每家制作出来的节目都大同小异。这回《世界报》的调查似乎完全证实了他的看法。
 



「……新闻的世界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它有自己的法则,并由其在全体世界里的位置,和忍受来自其他小圈子方面的吸引与排斥关系而被定义。说它是自主的,有它自己的法律,这是说在那里发生的一切,不能只由外在因素来理解……」

「……新闻界是一个场域,但是在一个经由收视率中介的经济场域。这个场域极不能自主,其结构性是非常强烈地顺服于商业制约下,且运用它自己的制约在所有其他场域上……」

节译自布赫迪厄《论电视》(On Television)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是市场太小还是竞争太少

李敬华
2019-06-06

美国传媒参访考察随笔

陈易安
2016-08-10

Turkish Social Media and Its Impact on Democratization

Emrah Aydemir
Junhao Hong
201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