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依然耀眼——浅谈《北斗星》对社工发展的影响

2020-10-14

  《北斗星》虽然是一出只有十四集的「尘封」电视剧,但却为早期的香港社会工作历史掀起重要的一页。这出剧集至今仍对社工发展发挥着相当的影响力,算得上是本地传媒创造的一个传奇。

  在70年代,香港的电视业十分兴旺,不少香港人也沉醉于光影之中,以观赏电视剧作为主要娱乐。那时候,市民的经济能力渐渐提高,就算是升斗市民也已能负担本属奢侈品的彩色电视机。在庞大的需求下,大量出色的作品因而面世,同时也为不少刚海外回流,或是满有创意的新导演带来宝贵机会,创出多不胜数富有特色、具有社会人情味的作品,更形成了「电视新浪潮」。在这个百花齐放的时代,刚在威尼斯电影节获颁终身成就金狮奖的著名导演许鞍华,当时就是在这样的百花齐放时代加入电视台工作,而其中的作品《北斗星》更成为一代经典,发挥着巨大的社会功能,而散播在心中的种子一直也影响着我们。

故事展现人文关怀

  《北斗星》于1976年11月2日首播,由刘松仁、张活游、吴正元、李国麟等主演。剧集名以「北斗星」命名,意指社工是迷途的人的北斗星,为他们指引路向,离开晦暗的路途,重踏光明人生路。而在寓意深长的名称背后,其实也反映着当时的社会需要——各样社会问题丛生,不过大家仍盼望着曙光,相信会迈向美好的明天。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不同的情节和角色也因而被塑造‍出来。剧集以不同的单元故事构成,配以写实的拍摄手法,将当时的各种社会问题(包括贫穷、娼妓和毒品等)具体地呈现在荧光幕之中。

  不少单元也没有圆满结局,但当中的社会工作者仍对受助者不离不弃,正好比漆黑中的星光。而剧中男主角(刘松仁饰演)便因弟弟误入歧途而深受启发,立志投身当时不为人熟悉的社工专业。他对服务弱势社群充满热忱,以协助不良青年为己任,也愿意用心倾听他们的需要,甚至自掏腰包,请穷困的街童品尝鸡髀。整出剧集以爱和人情味贯穿,纵使只是小品,但却触动人心,使人动容。

推动社工专业发展

  时光荏苒,《北斗星》已播映完毕将近44年,不过,我发现迄今仍有不少社工前辈为此剧津津乐道。有见及此,笔者与张爱娥博士便展开有关《北斗星》影响的研究1,透过访问行内资深社工,探讨此经典剧集对社会工作发展的影响。我们有三项发现:

  首先,《北斗星》成功促进香港普罗大众认识社会工作专业,从而推进业界日后发展。在四、五十年前的香港,「社会工作」是一门崭新的行业,即使不少市民需要得到支援,但由于相关资讯不为大众所认识,他们一般都不会主动接触社工。为数不少的港人对此专业一知半解,甚至毫无概念,分不清「义工」及「社工」之别。而《北斗星》正正以具体而贴近社会实况的剧情,让「社会工作」首次在公共领域中出现,透过大气电波,将社工的工作描绘出来。由于剧集广受观众喜爱,社会各界也对社工的工作加深认识,间接鼓励有需要的市民向社工求助,而社会服务也因而得以发展。直至今天,仍有不少上了年纪的港人会称社工为「北斗星」,可见其影响力之深呢!

  另外,《北斗星》吸引了一群有心有力的年轻人投身社工行列,使业界现在人才辈出,发展日益蓬勃。一个行业能吸纳、凝聚何种人才,几乎决定这个行业的未来。而要吸引当时的年轻人加入陌生的社工行列,殊不容易。不过,随着剧集热播,当时毅然决定踏上社工路的年轻才俊便不胜枚举了。香港社会工作人员协会前会长梁佩瑶告诉笔者,《北斗星》为她在年幼时建立了对社工的第一个印象,使她对这个专业萌生兴趣。除了她以外,还有不少社工界领袖,包括已故新生精神康复会前行政总裁游秀慧、社会福利署前助理署长方启良,及理大应用社会科学系前助理教授钟剑华当时也受剧集触动,从此立志成为社工。值得一提的是,特首林郑月娥亦曾提及,她当时也深受此剧集中由刘松仁饰演的年轻社工启发,深明社工是一份满有意义的工作,所以一度打算成为一分子,服务社会各阶层。

  《北斗星》的细致刻划更为社会工作营造出正面的形象,让公众认同社工的专业角色。正如上文所言,当时大部分市民对社工的认知匮乏,因此对这个专业的形象十分模糊。剧中的社工日以继夜工作,更会亲身走进社区每寸角落,和服务使用者打成一片。即使遇到挫折,社工仍努力为有需要的家庭而默默耕耘。看过剧中的情节后,广大市民便开始对社工专业的价值观、使命和信念多了一份欣赏和认同,明白社工全心投入工作,目的促进社会公义,及关心弱势社群。一些当年看过该剧的社工也以「刘松仁」为榜样,提醒自己要当一个「贴地」的社工。

传媒可覆舟可载舟

  传媒在社会中,往往发挥着「议题设定」(Agenda Setting)的效果,影响着大家对世界的认知。而在七十年代,香港的电视媒体正正透过《北斗星》,将「社会工作」概念引进给香港人认识。然而,传媒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刀锋的一端能为专业塑造出正面的形象,但另一端亦可对行业作出讽刺和批评。近年,英国的电视剧和节目都倾向会对社工的工作作出讥讽和偏颇的描述,引起社会极大的回响。不少当地的社会工作者也表示愤怒,认为媒体让社工的工作添上污名,误导观众,让公众误以为社工大多生活习惯不检,甚至常引起专业失误,影响服务。同时,亦有评论指出,过去的电视节目大多只剪裁社工单一方面的工作,让公众误将「社工」和「保护儿童」划上等号。但事实上,社工的工作范围十分全面,儿童服务只是社工冰山一角的工作,不应过于轻率,抹杀来自不同工作范畴的同工的努力。

  另一边厢,港剧《北斗星》这案例,亦正好说明电视媒体可以同时为推广行业带来正面的效果,让社工专业、正直的形象能植根于香港大众心里。在探讨该剧的影响力,当然不得不考虑到七十年代香港的情境脉络。那时互联网时代尚未来到,电视的影响力非常巨大。而在六七暴动之后,百废待举;在当时的港督麦理浩新政下,教育和社福服务也急速发展,大家开始对未来有所憧憬。剧集的面世,鼓励了当时不少的年轻人,要以人文关怀的角度投身成为社工,为日后的香港社工专业奠下基础。

  弹指间,四十多年已匆匆而过,社工和传媒业界以至整个香港都有很大的变迁。现在重看《北斗星》,观众或难免泛起一丝丝的怀念。香港这弹丸之地已蜕变成国际大都会,剧集中的香港风情多不复再。而在现今这个讲求高度效率、效益的社会里,「刘松仁式」的社工是否仍有生存空间?而现在的传媒又能否像当日一样,以人文关怀制作出回应时代所需的电视剧集?


有关研究详情,请参Looking Back, Thinking Forward: How a Television Series Facilita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 in Hong Kong (刊于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https://doi.org/10.1093/bjsw/bcaa120)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学生反修例运动中网络关系解体的实证调查

宋昭勋、吴静、胡欣立
2021-01-11

是市场太小还是竞争太少

李敬华
2019-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