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参与广播服务试验计划」评审会主席专访

2013-08-12
  「社区参与广播服务试验计划」是一项以电台为首个试点的公众参与广播的三年计划,第一季节目由本年七月十五日起,每日晚上八时至十时,在香港电台数码31台播出。对于这个崭新的计划,香港电台数码台台长叶世雄(叶)特别访问了评审委员会主席、香港大学新闻及传播研究中心总监陈婉莹教授(陈)。

评审程序与考量重点
叶:你曾出任不同活动的评委,今次参与「社区参与广播服务试验计划」的评审工作,有什么特别的感受?评委是如何评审申请书?

陈:这次是我首次参与筛选电台节目,预审程序非常严谨,工作量亦相当大。这是评委都始料不及的。我的做法是先把申请书在网上逐份细阅、打分,再存档。最后,将所有申请书重头细看一遍,在比较之下微调或修正分数,以达到评比的效果。由于申请书文字内容声音档案兼备,所以必须在电脑前处理,整个打分的程序必须高度专注。

叶:可否提供一些「贴士」给申请人参考?

陈∶在内容方面,评委首先看的是题材是否新鲜、其中的公共意义及能否为社会增值;节目是否多元化、所触及的是否社会所关心及与民众有切身关系,又或是比较新鲜的话题,都是考虑的重点。然而,「天下无新事」,有很多话题都是大家已经知道的,倘若你能够提出以一个新的方法,以及善用电台这媒介,来表达老生常谈的话题,也可得分。第一季的节目《与另一半约会》,就是用新的方法和形式去表达一个老话题,令人惊喜。

我们考量的另一个重点是节目制作的可行性,即是申请人能否利用电台这个媒体去呈现想要表述的意念。例如上一期其中一个申请是以功夫为主题,在面试时我便问他将怎样制作节目及如何表达主题。我们不是说绝不可行,但申请人必须有充分理据说服评委。如果无法合理解说,那当然不能过关!所以,申请人应善用十分钟的面试时间。所谓“elevator pitch”的说法,意指即使你有一个很好的项目,你要能用搭一程升降机的时间跟人介绍,给人深刻印象。所以你必须把握时间,清楚表述当中的精华。长篇大论而缺乏重点,是不可能吸引别人。我认为十分钟的见面,对评委和申请者而言也是合适的。

叶:评委也很关心团队究竟能否执行有关的计划。

陈∶对!这正正就是第三个重点。当我们了解内容和制作手法后,也要知道申请人的团队有没有能力去执行。这并不表示团队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当然经验有助得分。但更重要的是,申请人要有胆色、有想法以及有愿意尝试创新的精神。在上回面试,其中一个音乐节目的制作团队带了乐器在见面时表演,展示出充份的信心。虽然他们并没有很多节目制作经验,但评委也会认为这样的团队精神可嘉,应予机会。

叶:有部份申请在第一轮评审得分很高,但经 第二轮面试后,却名落孙山,或只能列入后补名单,为何会有这样的反差出现呢?

陈∶有些是申请书的内容理念不错,但面试时却显得缺乏执行力;也有些申请人无法清楚地表达节目的内容、文不对题;也有些是面试时问东答西,或只强调已经找到什么名人做嘉宾,缺乏比较完整的构思。要注意的是,不要以为网罗名人可以得分。这个计划是一个宝贵的资源,而名人已经有许多机会发表意见,我们需要发掘更多一些新的声音。

发掘创新题材节目

叶:面试时,评委经常问申请人为何用电台现时已有的节目内容作申请题材,你们是否希望透过此计划带来一些创新的节目呢?

陈∶没错!评委的共识是希望能发掘一些新的题材、和创意地表达题材的方法。复制电台现有的节目,不会有太多吸引力。我们也明白申请人是以业余性质参与,我们要求的只是对制作电台节目的基本意识,比如一些申请者对节目结构的设计完全没有概念。一个六十分钟的节目,总不能只是一个人由头说到尾,业余操作也要有专业取向。

叶:第一期的申请有什么特色呢?水准如何呢?

陈:让人惊喜的是申请人的界别颇多元化, 包括个人组成的团队、不知名的社区团体,政党、和大型的社会服务机构。申请者也很用心填写申请书,提供很多资料。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电台对项目的设计很周到,申请书上不只是要求申请人填写财政预算,当中还加了若干规范指引,鼓励申请人宏观地思考整个计划的内容、人手和制作的关系。

叶:我们基本概念是希望从策划节目、制作节目到财政管理,都是由申请人自己一手包办。

陈:这个想法很好,现在是「自媒体」(“Me Media”)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做生产者,而不再只是媒体的消费者。,所谓“prosumer”,即是producer加consumer同为一体的概念。在现今世代,倘有意做独立的传媒人,必须懂得计数、调动资源、组织团队等等,而不是只懂节目制作 。因此,你们要求申请人懂得计数是很重要的,因为他们就是生产者,必须学习担当管理人的角色。

叶:你如何评价「社区参与广播服务试验计划」呢?

陈:当你们找我担任评委时,我也不太清楚这计划。到展开评委工作时,才觉得这个计划很有意义。从第一期的申请反应可见,社会对此是有所需求的。It touches a nerve in society。同时,申请者的多元化反映了社会是充满着潜在的创意力,但需要搭建一个平台让这些创意的生命力茁壮成长。所以,这个计划是很值得推广和提倡的。

叶:有人批评这个计划是「社区参与广播」,跟外国的「公共广播」还有一段距离。你对于这样的说法有什么意见呢?

陈:「公共广播」有许多模式的,英国的BBC有一套,美国的NPR又是另一套模式。港台有它的历史包袱,是个政府部门,雇员是公务员。因此,就这个计划是否真正的「公共广播」这定义上辩论,只会没完没了。故此,我宁愿从计划的功能去分析它有没有公共意义。我们要衡量一个项目的「公共性」要看有没有公共的元素,比如有没有面向大众、是否有民众参与,以及是否针对社会大众关心的问题。从功能取向来看,我们不能否定这个计划的确包含了公共广播的元素。

叶:你认为「社区参与广播服务试验计划」有什么地方要改善呢?

陈:面试时间可以减至八分钟,因为评委已经做了大量的功课,大概知道申请项目的内容,期待的主要是跟申请人见面沟通一下。再者,计划的参与层面可以更广泛、更加深入社会。不妨考虑吸纳多些青少年参加,如探讨是否可以将计划纳入校本评核等等。而在做推广时也可以加多一点创意,从而吸纳更多不同界别参与和更多不同类型的主题申请。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公共广播的宿命

文乃扬
2020-04-30

两会采访手记

香港电台中文新闻部
2016-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