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上旬的盛夏时节,在摄氏三十八度的高温底下,广播处长朱培庆联同十多位港台工作人员乘坐直通车造访广州,拜会广东电台,进行一次历史性的两地广播交流活动。整个活动包括三个部份,包括拜访及参观广东电台,与广东电台合办「珠江仲夏夜」音乐会,由香港胡琴大师黄安源,歌手林子祥、李克勤联同中国钢琴家孔祥东及广州交响乐团同台演出。第三部份,也是最值得和《传媒透视》读者分享的,就是两个电台八十多位工作人员一同参与的《电台公关策划形象》研讨会。这次研讨会,基本上能让两地广播人员,在「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局面中互相交流,互相切磋。
创造广播新文化
研讨会在广州华夏酒店举行,由香港电台助理广播处长邵卢善及广东电台副台长区念中分任主持,首先由广东电台台长白玲致欢迎词,然后由两台共八位讲者作专题演讲,另设两节台下发问时间,最后由广播处长朱培庆为大会作总结。
首先,珠江经济台常务副总监徐晖,以《创造广播新文化:一个具本质意义的广播节目形象问题》为题作演讲。徐晖以宏观的角度,分析当前内地的广播文化局面,他指出:内地大众文化的繁荣昭示着广播审美时代的到来,广播正面临新的走位及自我重塑。从珠江台、上海台的诞生乃至不同功能台(例如交通台)的兴起,内地各电台正朝向娱乐及市场结合,追求规模效益,达到当前的稳定局面。这个过程,既是广东台的发展模式,也是全国电台发展的缩影。
另一方面,随着内地大众文化的快速发展,广播文化与其他大众文化、消费文化互相结合,牢不可分。因此,新的广播形态必然出现,就是从形式主导转变为内容主导,内容将更深化,大众趣味不断提高,需求更多样化,要求更多高质素节目等。创造广播新文化,就要遵从两个规则:市场经济意识和不断引进技术革新的能力。
接着,香港电台机构及对外事务组副总监林淑儿以《电台公关使命与三度空间》为题,与各同业分享她的工作经验。她表示:由于香港电台历史悠久,加上作品种类多元化,活动数量多,因此公关工作非常繁重。公关要兼顾对外公关及对内公关,既要替机构建立健康形象,推广机构信念,同时要做好内部协调工作。所谓公关工作的「三度空间」,即是速度、阔度及透明度。速度指收集资讯的速度,内部传递资料的速度及向外间回应的速度。公关部透过剪报,将报刊杂志上关于港台的新闻,宣传报导及批评文字等剪贴妥当,即时分发全台各单位同事阅读。有需要时并立刻作出回应,避免事实被扭曲,读者被误导。第二是阔度,港台电台部有七个频道,电视部制作多种类型节目,公关部要以不同手法去宣传推广。第三是透明度,电台的方针越清晰,运作越开放,公关工作越容易推行。港台一向重视观众及听众意见,邀请各界人士担任节目顾问,又或透过节目欣赏指数掌握听众意见。所以,「速度、阔度、透明度」便构成港台公关工作的重要方向。
看得见的广播
第三个讲题是《运用CI战略策划广播户外活动》,讲者是广东电台《城市之声》副总监何江平女士。何江平表示近年广播活动日趋活跃,体现了广播人的公众意识和形象推广意识的加强。而运用CI(Corporate Image)战略策划广播户外活动是提升电台公众形象的有效途径。根据CI理论,组织形象乃是由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ⅤI(视觉识别)组成。何江平认为首先要建立电台的企业理念,亦即每台建立自己不同的定位,例如卫星台举办大型政治性活动、珠江台选择大型经济报导、交通台举办司机联谊活动等等,都加强了听众对电台形象的理解,而每个系列台亦会透过台庆等大型活动,强化宣传每台的办台方针以至每个台的文化精神,所谓文化精神,显现在文案设计、宣传口号、台歌等等项目。总括而言,CI战略的主要目标,就是透过户外活动,塑造电台一流的整体形象。
就举办电台户外活动的经验而言,香港电台技术培训总监伍家廉有另一番体会:伍家廉认为电台之所以能在电视及网络的冲击底下仍能健康生存,是因为它活泼亲切、灵活的本质所致,要做到活泼亲切,便需要透过举办大型户外活动,拉近电台与群众的距离。这些活动的设计,必须配合节目内容,要具备即时性、现场感、报导性、真实感、纪录性,机动性和灵活感。由北京申奥乃至九七回归转播活动都是最佳例子。户外活动的类型多不胜数,由公共事务、体育、节目庆典、音乐会等,都拓阔了节目的深度和广度,让主持人更多曝光,打破单向传播,缔造互动双向的过程。
在组识户外活动的过程中,有不少配合性「硬件」需要注意,包括编、导、演的制作要求、演出者的配套、场地、电源、舞台、灯光、音乐、效果的选择等。当然,还有场地牌照的申请、版权的使用,以至噪音污染等环境问题,还有保安、群众及参与者的安全、道路交通的安排、保险等问题,都是举办户外活动时必须注意的「硬件」;至于「软件」方面,制作人必须关注如何建立电台形象、如何建立电台与社区关系、如何宣传社会信息,以至扶助弱势社群等重要课题等。而举办过程中,选择嘉宾、活动人物、主题曲等都有助加强户外活动的宣传功能,能做到「硬件」「软件」平衡相配合,户外活动便能充份发挥其宣传功能。
主持人形象自觉性
研讨会第二部份进入到主持人的形象问题。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李宏图便说到《主持人的道德与形象道德》。他观察到从昔日主持人正襟危坐的说「各级党委……」到今天亲切地「各位朋友……」主持人与听众的关系拉近了不少。基于猎奇心态和偶像心理,今日的听众会更认同及崇拜节目主持人,于是节目主持人形象也增加了节目的影响力。所以他注意到两地都对主持人有适度的规范,主持人的形象,也就是一种道德形象,包括主持人的思想素质、行为准则乃至学识素养。而对主持人的要求,也包括了主持人「内省」的自觉性,及外在环境(包括舆论)的支持与配合,李宏图希望大家能思考这个问题。
港台资深节目主持人车淑梅则以香港各大电台历史及发展为例,指出香港广播从五十年代到千禧年代,经历了单入讲述、广播剧、点唱节目、唱片骑师,「烽烟」节目等不同品种的节目发展,因此衍生出不同节目的主持人形象。车淑梅指出一个出色的播音员必须要触觉敏锐、反应快、具创意、且能与听众分享新事物。创意来自与不同层面的人接触。最后她补充说,广播人也必须配合新科技的发展,例如无线电话、传真机以至网络的出现,都丰富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
网上建立新渠道
第四部份是网络的探讨。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对外拓展中心主任张诚说到《因特网(互联网)时代的电台巿场推广》。他说过去内地广播基本上缺乏巿场推广的概念,而今天各传媒则竟争相以网络作为自己的巿场推广工具。互联网最大特点,就是补充了广播「顺序收听,稍纵即逝」的特点,不受时空限制,而听众亦可透过网上聊天室与主持人双向沟通,所以全国各台均大力加强了网站播放,同时也加强了对网址的宣传力度。不过,他认为当网络发展进入宽频及无线上网的时代后,真正的互联网时代才算来临。而通过互联网实施的数字广播(数码广播)对未来广播将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也直接广播巿场推广策略的变化。
大家都认同广播即将走向「窄播」——即定位越来越专业化,上网者已开始习惯专业「点对点」互动式服务,网民随时上网点击自己喜爱的站点取得相关的最新信息,收听收看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完全不受时空限制。
接着,香港电台新媒体拓展副总监张玲玲以《让世界走进香港》为题,回顾及前瞻「香港电台网上广播站」的发展。香港电台早于一九九四年开始设立网站,而由二零零零年四月开始,港台全面拓展网上广播服务,每天廿四小时直播六个电台频道、播放黄金时段电视节目、提供中文新闻文本,并存放十二个月内的节目供网友随时重温。今年再增加中文简体字版及英文新闻文本、开设财经频道提供即时财经资讯、新增世界广播联线及多项网上特备项目。港台网页得到世界各地的支持,到访次数由九四年的每天七千次增加到现在每天三百六十万次。除本地访客外,其中五成访客来自海外各地。港台深深体会到有优质内容才能建立品牌,通过「香港电台网上广播站」,让全世界了解香港,走进香港。月前港台网站更致力发展e-learning网上学习的内容,希望推广文学、艺术和语言的学习,让网站成为终身学习的工具。此外,港台历年来保存了丰富的节目档案,见证了香港的发展及演变。未来港台希望能与私营或公营公司合作结成伙伴,将超过四万小时音像及九千小时视像节目数码化,让有兴趣人士网上查阅,藉此建立香港历史文化。
大会最后由香港广播处长朱培庆作总结发言。朱培庆表示,这次研讨会讨论范围其实已超越「电台公关策划形象」这个论题,能全面接触到广播事业各个层面的课题。对于今日的讲题,他特别重申一个广播机构的形象与它的公信力是分不开的,但建立公信力的同时,也需要建在一种亲和力,与观众听众互相交流。此外,如何平衡领导潮流与符合大众口味这个课题,他希望两台同业能一起思考。最后,他感谢广东台细心安排各项交流活动,更希望粤港两地日后能开展更多合作项目,例如互相交流考察、人员培训等。研讨会最后由两台代表朱培庆及白玲互赠纪念品,在两台工作人员合照的热烈气氛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