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中发展的香港广播事业

1998-04-15

  香港的广播事业,起步很早,一九二八年,一个以 GOW 为呼号的电台,开始在香港广播,这也是香港电台的前身。而世界上公认为最早的一个广播电台——美国匹兹堡的 KDKA,比香港电台提早开播了八年。英国 BBC 电台一九二二年启播,比香港电台早了六年。一九二九年,GOW 台号改称为 ZBW,每天广播七小时,是一个英语频道。一九三四年增加多一个中文频道,台号为 ZEK。

  二次大战之后,四八年取消 ZBW 及 ZEK 台号,统一称为香港广播电台 (Radio Hong Kong)。


香港电台副广播处长朱培庆,详细介绍香港广播业的发展情怳。

  虽然战后已有丽的呼声广播服务,但属有线转播性质。至五九年,政府发出第一个商业经营的无线电台牌照,打破了政府电台长期垄断的局面。六十年代初期,半导体收音机的发明和便宜的价格,增加了收听广播的人数,也改变了收听模式,听收音机不再是局限在家里,而是随处可以收听的一种行为。广播提供了最快的讯息及最方便的娱乐,是香港广播发展的另一个黄金阶段。

  六七年,免费的彩色无线电视节目的出现,对电台的业务,造成了很大的冲击。香港电台也顺应时势,发展电视制作业务,七零年成立了公共事务电视部,七六年在 Radio Hong Kong 一词内,加入 Television,成为 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以反映香港电台的业务范畴。七六年,香港电台提供超短波调频立体声广播,创亚洲区先河。七八年香港电台首创「十大中文金曲龙虎榜」,推动香港中文歌曲的发展。弹指一挥间,本年一月,我们刚刚举办了第二十届「十大中文金曲龙虎榜」颁奖典礼。

广播声音中的公共事务

  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回归中国,香港电台在六月三十日至七月二日制作了一个「回归回响」节目,该节目并在国际网络上播出,直播了四十八小时,反映香港各界人士对回归之种种感想,显示在「一国两制」之下,香港社会仍然可以展示各种不同的声音。

  香港市民热衷于在电台的时事叩应 (call-in) 节目中表达意见,参与社会政策的官员、各级议员,都懂得善用电台节目来阐释他们的理念;报纸和电视记者,经常到电台直播室发掘新闻,以至有评论者认为,早上的电台时事节目,已经为香港设下当天的议程。从收听人数上来看,香港电台与商业电台早上的时事节目,占了两台的最高听众群。九一年获得第二个商业广播牌照的新城电台,也急起直追,积极筹划又一个早上的时事叩应节目,争夺早上的收听率。香港的早晨,更见精彩。

  电台广播在公共事务上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悉心培育。

  七十年代开始,香港政府知道,需要推进政府的开放程度,和鼓励市民参与社会事务,第一个叩应节目「电话说心声」每周一次出现在香港电台,其后更发展为每天播出的「太平山下漫步」。进入八十年代,香港电台每天二十四小时广播,而开启民意的「八十年代」叩应节目,领先开拓早上八时至十时的黄金时段。八四年,政府推行代议政制,香港电台制作了各类论坛,提高市民的公民意识。发展到今天,叩应节目和各类论坛节目成为香港最直接、最畅通和最有影响力的民意管道。

  我刚刚提过一些广播行业的竞争,实际上,我们也有可喜的合作,去年,三个广播电台,举行第一次联合收听调查,了解香港人的收听习惯,提供发展路向。

「政府部门」与媒体定位

  香港电台作为政府的一个部门,运作程序与其他部门有类似的地方;香港电台又是一个媒体,以公营广播机构身份,制作高质素的电台及电视节目,屡次获得国际大奖。香港电台可以撇除商业收益的顾虑,为小众提供服务,如香港电台第四台是一个古典音乐频道,第五台提供文化教育节目,第七台是以普通话广播的电台。这些电台频道,都是商业机构不会考虑经营的。

  香港电台既是政府部门,又具有一般传媒特性,拥有独立的编辑自主权,与其他传媒竞争。对于这种格局,存在不同理念的争议,香港社会对此也常有讨论。

  举例说,在电台叩应时间内,常有批评政府政策的声音。又比如说,两间商营电视台根据牌照规定,拨出黄金时段播放香港电台电视部制作的节目,而这些制作,遵行独立的编辑方针,在讨论社会时事的时候,容纳社会各方面的意见,而非只是宣传政府的观点。根据历年来多次意见调查,绝大多数市民支持港台现时的定位。当然,社会上也有一种意见,认为香港电台的节目里,包括太多批评政府的声音,他们认为,香港电台用的是公费,应该为政府服务。

公营广播前瞻

  公营广播的概念,简单地说,就是要制作有特色、高质素的节目,以提供教育、资讯和娱乐。一个公营广播机构面对社会,服务大众;一方面提供空间,让政府阐释施政方针,也同时开放给所有市民,发表无论是正、或反的言论。随着经济成长,社会开放,民智成熟,公营广播这概念,在香港慢慢开花结果。七三年,电台成立了自己运作的新闻部。八四年政府的广播政策检讨,建议香港电台转化为一个独立的公营电台。虽然政府于九四年搁置港台「公司化」计划,但十多年来,断断续续的对公营广播的讨论,已经确立了香港社会对公营广播概念的认同。

  香港的资讯和广播政策,总的趋向是多元化和更开放。在这样的社会和经济大气候下,一个公营广播机构要在市场生存,必须维持高度公信力,也须维持机动灵活的运作,以应付日益激烈的竞争。我们相信,一个编辑独立的公营广播机构,才能维持公信力和竞争力,以贯彻它的服务宗旨。

  从宏观角度看,一个编辑独立的公营广播机构的蓬勃运作,对香港有百利而无一害。(一)它能提供另类节目,以补充、平衡商营节目;(二)它以公正、持平的的立场,提供讨论社会问题的空间,有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它的言论自由的表现,可以提高香港的国际形象。

  希望社会人士就有关香港电台的功能与服务,有更多的讨论,我们愿意聆听更多的声音。在「一国两制」的历史时刻,香港电台将一如既往,继续为香港市民服务。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公共广播的宿命

文乃扬
2020-04-30

两会采访手记

香港电台中文新闻部
2016-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