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食疗
青春期是身体产生重大转变的时期,当中包括荷尔蒙分泌、发育长高、学业压力等等,身体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状况及问题,如男性常有热气、暗疮,女性常有冰冷、经痛等,大部份问题可透过食疗舒缓。
冷热不调
冷热不调是指某些身体部位积聚寒气/热气,其他身体部位则积聚相反之气,造成不平衡,以致同时在不同部位出现热症及寒症,例如常见有:身体主干温暖但手脚冰冷、女性经期身体有热气症状但子宫寒凉等。冷热不平衡是青春期常出现的身体状态,亦可在都市人身上找到,这类病症比较复杂,应由专业医师诊症及处方,适当地调理。故乱用药或置之不理会令情况恶化。
热气、暗疮
青春期的少年少女经常因忙碌生活令作息及睡眠不定时,而且热气、煎炸食物进食过多,在中医角度看会令体内积聚热气,阴气损耗过多,出现热症,最明显症状是长出暗疮(青春痘),需要戒口及对体内热气进行清热。
苦瓜
性寒,食疗效用有清热、消暑、解毒、明目等,对常见的暗疮、痱滋等有效。很多年轻人怕苦瓜有强烈苦涩味,其实可事先处理轻易减少苦涩味:先用盐腌一腌苦瓜,让盐吸走果肉中的苦水,冲水洗一洗,用糖下锅炒一炒即可。
冬瓜
性凉,清甜爽口,与很多种食材都能配合出不同菜式,于初秋成熟,食用同样有清热、消暑、解毒、利水袪湿等作用。简单清淡的煮法有:南瓜粒清蒸冬瓜,首先将冬瓜加入两片姜片清蒸,直至蒸成蓉,得到冬瓜蓉及冬瓜水,之后将南瓜切粒或切片蒸至软身,加入冬瓜水及冬瓜蓉,以盐埋芡即可,也可加少量松露油吊味。
生地
生地归入药材类,能帮助养阴、生律等,去热气非常有效,但性寒凉,不应胡乱食用。生地的药疗有生地汤,其漆黑颜色、苦味及清热效果闻名。
药材类对身体影响较大,每个人体质不同,建议由医师个别处方使用。
经痛
青春期少女开始出现月经,有部份人会受到经期出现强烈痛楚的困扰,中医角度是血气不温及血气不通,子宫虚寒。月经本身流失血液已经令身体变弱,如果子宫虚寒会更加剧痛楚。子宫虚寒注意保温、忌冻食,也可配合食疗作保护。
早上不要饮冻野,穿足够衣物,姜茶,红枣水,红枣糕,
忌冻饮冻食
女性经期应避免冻饮,尤其早上,饮用暖饮如温水、姜茶、红枣水等有助身体保暖。进食亦要避免如雪糕、鱼生等冻冷食物。
红枣
红枣为性温的微药性食性,味甘,有养阴、补血、安神等作用,同时含有维他命及其他营养,能增强抵抗力。有名易制作的菜式有:红枣酿糯米,首先搓好糯米团,红枣浸水约十分钟,或至软身,直向切出一个开口去核,然后将糯米酿入开口,蒸约七至八分钟即可。此菜式选用较粗身的红枣比较容易制作,另外亦可以姜母荼代替水搓糯米粉,增加温性及增添味道。
姜
姜是家传户晓的温热食材,大部份亚洲地区都会使用姜制作冬日菜式,常见的成品有姜茶、姜汁、姜啤、姜糖、姜饼等。以姜作食疗能够通气活血,帮助血液循环,舒缓常见的手脚冰冷症状,另外亦具有驱风、杀菌等作用。
。近年流行的姜母茶通常由老姜制成,性较普通姜更温热,留意饮用过多可能会有过热问题。
红豆沙
红豆沙是性温的甜品,能帮助血气运行,因为味道香甜可口,是女性经期常吃的舒缓食疗之一,但要注意糖份过高,及切记忌冻食。
当归
当归是性热的强烈药材,有补血、调经,舒缓经痛、腹寒等功效,对女性经期有很大帮助。当归药性强烈,并非每个人身体能接受,而且有很多情况不能饮用,例如感冒时,建议必需由专业医师处方才可使用。
艾叶粥
艾叶是温性草药,是少数针对调补女性子宫的药材,能帮助温暖子宫,舒缓经期痛楚。常见药疗法是煲成粥,一人份量比例:艾叶三钱、红枣约十粒、姜三至五片、白米一两。可就个人口味加肉,或加红糖,咸糖两食。通常经前约七天开始早上吃。
发育成长
发育成长是青春期最重要的部份,从中医角度看,肾是发育良好与否的关键,肾功能好的少年少女比肾功能差的发育较为旺盛。补肾的食材有:猪腰、鱼类、鱼唇、猪展,海产如鲍鱼、青口等,都是补肾的食材,简单的鲍鱼鸡粥、鱼汤等也有功效。
成长期间亦需要吸收各类营养,蛋白质、钙、铁、骨胶原、各种维化命,是发育长高必需的。此时食疗中的汤水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角色,骨头汤,猪骨汤、牛骨汤、鸡骨汤,鱼汤、鹿筋汤等,有胶质及钙质,帮助骨骼成长。而肉类有丰富蛋白质,帮助肌肉成长;但亦不要忽略蔬果类,蔬果中的纤维能帮助消化及调理肠胃,应付青春期增加的食量。
《健康中菜‧大师系列》
《精灵一点》与 中华厨艺学院 推出「健康中菜‧大师系列」节目,主要目的是从中医及中菜的角度推广健康饮食。由 2014 年 11 月 18 日至 2015 年 5 月 5 日,逢双周二,下午二时至三时,于香港电台第一台《精灵一点》节目内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