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 / 骨癌
在骨科的层面上,所有关于手脚骨、盆骨、腰骨的肿瘤,也是骨肉瘤的一种,即大家常听说的骨癌。
种类:
骨肉瘤主要分为两大类
1. 原发性骨肉瘤:
大多患者为小童或青少年,一般较难发现患病。患者会出现脚肿或疼痛,而且持续不退。由于小童及青少年处于成长阶段,骨肉瘤可于个多至两个月,大量侵蚀骨头。原发性骨肉瘤可经过临床检验和扫描,追查到那些是健康组织,那些是肿瘤。
2. 继发性骨肿瘤:
长者发病机会较高,而继发性骨肿瘤患者一般已患有其他癌病(如乳癌及肺癌),所以较容易被发现。细胞经由淋巴,走到身体各部份,最后影响骨头。透过临床检验和扫描,医生可诊断病人骨肉瘤的情况。七成继发性骨肿瘤的患者,也是于滕头发现肿瘤。患者股骨末端的骨头会被侵食,如果肿瘤只是局部影响骨头,情况便只属初期。
治疗
由于骨肉瘤不只影响单一部份,细胞有机会经由血管走到其他地方(如肺部),所以骨肉瘤主要施行综合治疗,同时进行化疗及手术。
综合治疗
综合治疗是同时进行化疗及手术的整体性治疗。病人检验后,会先按病情进行化疗,化疗情况良好便会进行手术,切除骨肉瘤原发点及附近组织的细胞,然后再进行化疗。整个过程,大概需要一年时间。
如患者只进行切除肿瘤手术,而不进行化疗,有研究指出病人的五年存活率少于一成,相反进行综合治疗,五年存活率则可提升至六至七成,有资料显示在港综合治疗成功率更高至八成。
好处
先进行化疗再进行手术有数个好处:
1. 可以控制有机会走到其他地方的细胞。
2. 可以减轻肿瘤带来的痛楚。
3. 将肿瘤缩细,方便手术时减少切除原有组织的范围,保持原有良好组织的范围,有助保持患者骨头的功能。
重组骨骼及功能
完成手术后,病人需于已切除骨头的地方重建缺口,以及重新训练功能。
重建骨骼-金属骨骼:
十多年前大多会使用尸骨重建骨骼,但身体需要吸收死骨再重生,重组过程未必完整,会出现骨骼脆弱情况,功能上不太理想。
因此,重建骨骼近年转为使用金属骨头。由于每个病人身体情况不同,金属骨骼很多时候也需要订造。透过使用电脑技术,准确计算需要修补骨骼的位置及形状,再以电脑导航的方法,将骨头放至需修补的缺口上。现时科技的准确道相当高,误差少于两毫米。
骨骼功能:
由于青少年处于成长阶段,会不断长高,所以重组骨骼功能相对复杂,要进行手术处理因长高而出现的长短脚问题。
1. 微创手术:在金属骨骼附近,放入特制缧丝批,调较可伸长的金属骨骼的长度。
2. 无创手术:近十至十五年流行。病人的金属骨骼装有磁石,透过外来磁场,带动身体内的金属骨骼伸长或缩短。
并发症
现时治疗骨肉瘤的技术日渐成熟,病情复发的数目只有数个百份点。只要化疗情况良好,完成手术后作肌肉锻炼,便可过着正常生活。然而,即使出现并发症的机会不高,但仍有一定风险:
1. 血管、盆骨、神经线受损。
2. 金属骨骼发炎:一般来说只有百分之五至十的病人会出现金属发炎。
3. 金属疲劳:病人应避免过份剧烈的运动。
4. 骨骼驳口松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