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多巴胺
如没有你想要的结果,可在此搜寻文章内容:

思觉失调

思觉失调被称为「文明的疾病」。随着社会的进步,精神失调人士日渐增多,任何年龄人士均有可能患上思觉失调或出现相关症状。在香港,思觉失调的症状如幻听、幻觉、妄想等,均被认为带有神秘色彩、不可思议,以至令人却步;而社会标签与负面印象,更令患者讳疾忌医,廷误诊治,结果往往得不偿失。

何谓思觉失调


思觉失调 (Psychosis)既是多种精神病的早期状态,亦是一种症状。患者会出现幻觉、妄想等,对周遭环境及情感会变得脱离现实。同时,思觉失调作为一种症状,称为思觉失调症 (Psychiatric disorder)。

成因


目前,科学上对思觉失调认识加深,发现脑部以化学系统调控人对周遭事物的认知及情感,当中以多巴胺 (Dopamine)作用最为重要。如果这个资讯处理系统出现问题,会令人产生错误认知,进而影响人的思维、动机、性格,以至与他人之关系。

精神科学上对思觉失调的诊断依归,主要依据病人经历,即精神病理学,以收集方式,有系统地归纳病人的病症。目前,精神科医生会以甄别的方式,来确诊思觉失调。

病症


常见的思觉失调病症,主要有以下两项∶
1. 幻觉 (Hallucinations)∶患者会对周遭感觉错乱,看到或听到、嗅到一些奇怪的东西,而且觉得非常真实,但现实中其实并无异样。而不同幻觉中又以幻听较常见,患者会听到别人的声音及能够与之对话。
2. 妄想 (Delusions)∶妄想,指患者深信一种脱离现实的信念,例如毫无根据地指出他人总想谋害自己,或对自己不利等。妄想不同于偏见,患者不是因错误信息而达致错误结论,且其深信的东西并无基础。

发病


思觉失调的发病过程可能相当长。有研究指出,好些病人在青少年或早期成年阶段,在出现思觉失调的病症--幻觉及妄想之前,已出现有迹可寻的转变,但未必很明显。当中包括记性转差,对生活的动力减退,或整体能力下滑。这些情况都有可能早在思觉失调病症出现前一至四年已经出现。

DUP


当开始出现思觉失调病症,仍还未接受治疗的期间,称为DUP (Duration Of Untreated Psychosis) 。在香港,DUP的平均时间为数个月。主要原因为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有思觉失调,并没有对症状有异常感觉;社会对思觉失调的负面印象,亦导致患者难以接受,因而拖延诊治。DUP时间愈长,会令将来病情更为棘手。解决方法,最重要是透过家人及朋友,以关怀及沟通了解患者状况,并劝吁其接受评估。

目前思觉失调诊症地点均在普通科医院,可减轻求诊者的标签压力。患者亲友亦可致电医管局热线 (29-283-283) ,获取专业意见。

治疗


治疗思觉失调,当中最重要的为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二者需要良好配合才能发挥效果。

药物治疗
主要以药物在早期抑制思觉失调病症,大部份病症在病人在服用药物后在两三个月内已经可以得到控制。

心理治疗
在幻觉与妄想消除后,病人多会有如梦初醒的感觉。他们会觉得混乱与迷茫,怀疑自己分辨事物的能力。这对病人及其家人而言均是一项难题。在这个阶段,适当的心理治疗相当重要。目前在香港,医治思觉失调时,会为患者建立一个长远计划,涉及包括医生、个案工作经理、心理学家、社工、职业治疗师、护士,协助病人面对困难。

公众误解与心理健康


要完全康复,家庭与社会的理解与接受相当重要。在患者好转后,基于社会上各种标签,可能很难面对自己曾患上这个病。这些负面的情绪需要长时间处理。而社会上对思觉失调的印象亦较为负面,令患者在重新就学、工作时,会面对形形色色的压力,如果处理不好,会令患者情绪产生波动。近年,亚洲各国开展了精神疾病的正名运动,希望透过准确的名称消弭公众的负面印象与误解。

另外,好些患者在服药抑制病情后,自以为康复,主动停药,但却会令复发机会增加。在这些患者当中,有大概八成人会复发。在复发后再接受药物治疗者中,约有一成人不能完全康复。此时或需要转药,但最终仍有少部份人的病症无法清除。

相关分类
精神科
资料来源:2013年8月23日香港电台第一台《精灵一点》节目

陈友凯教授

香港精神科医学院精神科专科医生

最后更新:2014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