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的饮食调养
在中医经典汉代的《伤寒论》之中,对于感冒时的饮食禁忌,有明确清晰的记载,而且这禁忌是对各种疾病也有同样适用的,简单来说就是生病也应该要戒口的食物。这方面的食物共有六大类,《伤寒论》的原文说:「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一、 生冷
生冷是指未经煮熟以及冰冷之食物。
首先说「冷」
冷就是指寒冷、冰冷,冷热是相对而言,指食物的温度高低,这是相对于人体体温来说而言的高低。比如在冰箱拿出来的食物,冷饮、雪糕等,又或者冬季天气寒冷,即使没有放进冰箱的水果蔬菜面包蛋糕,都可以是冷的食物。
冷是否会伤肠胃,也要看怎么吃、吃多少。如果一下子猛灌一杯冷水,胃就容易受伤,但是如果慢慢吃、慢慢喝,尤其是将冷的食物在口中充分嘴嚼,冷水在口中含暖,这吃下去胃中已经不冷了,这就未必有问题。
另外,亦说指冷是指食物的属性「寒凉」,例如西瓜、雪梨性凉。《伤寒论》之中的「冷」是专门指温度冷热而言的,没有包含食物属性的解释。当然后来对于食物的寒热属性认识深入了,这方面也可参考。
然后说「生」
生的食物主要指必须要煮熟的食物,没有煮熟就吃了,例如肉类必须煮熟,生吃很容易出问题;例如米饭必须煮熟,生米饭难消化。
但是水果蔬菜不等于「生冷」食物!现在有些人误认为水果是生冷的,生病时不宜吃水果,这并不正确。首先「生」不一定就是「冷」的,冷是指食物的冷暖,生的食物也可以冷或暖的,而如果从寒热属性来说,生的西瓜不会因为煮熟了而改变其寒凉属性。水果自身如果是「成熟」了,它就不是生的,可供食用,尤其是水果是各种食物之中最容易消化的,生病时宜多吃。只是不同水果有不同属性,个别病情有不同水果的考虑。
二、 粘滑
粘滑是指胶粘或柔滑不容易消化之食物。
糯米是这类食物的典型例子,糯米饭是较难消化的食物,一般人健康人多吃也容易觉得饱滞。感冒或者生病的时候肠胃容易变弱,那就不宜吃难消化的食物了。除了糯米之外,其实许多谷类、豆类食物都一样,例如高粱米、粘黄米等。实际上,不少谷类如果精制加工之后,也会变成粘滑之品。例如普通的米饭,如果是糙米的话并非粘滑,但是去壳精制成白米,白米饭本身也可算是粘滑的食物!只是相比糯米没那么难消化(故此有些人生病的时候,吃白饭也不舒服,更喜欢吃稀粥)。而不少面粉类的制品,例如面条、面包、蛋糕、糕点、饼乾,也可以是粘滑食物。这主要问题,如果水分不足,粘滑食物粘连停滞在胃肠道,不利消化与排走。
三、 肉面
肉面是指肉类与面粉制品。
感冒或者生病的时候,适宜吃素,不宜吃肉。这也是所谓「饮食清淡」的标准之一,不吃肉的原因,《黄帝内经》之中有说:「血食之君,身体柔脆,肌肉软弱,血气慓悍滑利」,吃肉会导致「血气慓悍滑利」,就是血气通行太过,干扰自身血气的流通。另外,更重要的原因,凡是发热的病情也不宜吃肉。在《黄帝内经》说:「帝曰:病热当何禁之?歧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这里提到,一个人得了发烧,如果稍为退烧的时候吃肉,那病情就会复发,如果吃多了更会出现各种后遗症,故此食肉是发热病的禁忌。
为什么不能吃肉?过去有人解释因为肉类性温热,这可能是一个原因,但是中医上对肉类的认识,认为也有寒凉的肉,故此肉类的寒热并非最佳解释。主要原因,是肉类难消化,肉类也可算是「粘滑」的食物之一,肉类是各种食物之中,需要最长消化时间的食物,因此吃肉之后气血集中在肠胃消化食物,自然难以对抗外邪,加重病情。
四、 五辛
五辛指一类辛味的食物,在《本草纲目》以韭、薤、蒜、芸苔、胡荽为五辛。但五辛味亦非一定只有五种,可泛指辛香刺激性之食物。
实际上不少治疗感冒的药方,都是由辛味的药物组成,辛味能够祛风,那么为何不可吃五辛食物?这是在《黄帝内经》种也有解释:「黄帝曰: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何也?少俞曰: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气而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薰之,营卫之气,不时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而与汗俱出。」这里提到一种「洞心」的病情,即是指心中好像有一个洞的空虚感,那就是心烦吧,所以传统说「五辛令人烦」,原因是生姜、韭菜等辛味食物,它会将胃消化好的气往上升,但它升的力量不够高,只能够到达心的下面,故此导致这种不适;如果辛味充足能够通畅一身气血,那才能出汗而感冒得愈。
因此在感冒的时候,一般宜清淡饮食,不吃各种辛味食品。如果要透过吃辛味食品来帮助出汗以治感冒,就需要注意剂量和吃法了。
五、 酒酪
酒酪是指酒与乳浆、乳制品等食物,是两类食物。
先说酒
《黄帝内经》说:「黄帝曰:人饮酒,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独先下,何也?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气悍以清,故后谷而入,先谷而液出焉」;「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气慓悍,其入于胃中,则胃胀气上逆,满于胸中……」酒也属于辛散之物,但其性通行太过称为「剽悍」,可以上下通行周身,故此可以导致利小便、亦容易出现胃胀气上逆、胸部气满等情况,生病之时容易因此扰动气血,影响自身痊愈。
再说酪
《说文解字》说:「酪,乳浆也」,酪即是奶,泛指各种动物的乳汁,例如现在常喝之牛奶,以及其制成品如芝士、乳酪等食物。在中医上,牛乳具有滋阴润燥之功,例如清代经典《温病条辨》说:「胃液乾燥,外感已净者,牛乳饮主之」,就是指牛乳可以滋养津液,如果外感发热刚愈,胃乾燥而出现口渴,可饮牛奶缓解;但是如果正在感冒或生病之中,喝下滋润的牛乳,那就容易导致胃滋润太过,难以消化,加重病情。
六、 臭恶
臭恶是指具有异味、变坏之食物,吃了容易坏肚子、消化不良。但很多人喜欢寻求刺激,吃一些有怪味的食物,例如臭豆腐、纳豆,还有一些腌制的食物等。
从中医上看,食物的气味会有不同属性,例如腐臭的食物五行中属水,腥臭则属金,焦臭则属火,骚臭则属木等等,这些气味都有不同的走向,尤其是腐臭和焦臭的气味分别属于水和火,一者上行一者下行,就像上述酒气一样影响气血流通,对病者来说会干扰自身康复,故为不宜。
以上六大类饮食禁忌,都是要避免伤肠胃、难消化的食物。生病时无论吃什么,也应该要少吃一点,因为如果肠胃要努力去消化食物,消化本身就要耗损气血,因此就缺少气血去抵御外邪,身体未能专心一致疗愈疾病。
资料来源: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讲师李宇铭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