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听我讲](https://app4.rthk.hk/elearning/learningadventure/images/c_tour_listen_heading.png)
游学听我讲 > Jazmine 谢诗敏
全港韩语演讲比赛内容分享: 画家李仲燮个人展
2017-07-06
在众多文化体验中,让我最难忘的是参观在德寿宫国立现代美术馆举行的李仲燮个人展「李仲燮—百年的神话」。
参观展览的前一天,我们先在课室聆听老师介绍李仲燮的生平和创作生涯。李仲燮在1916年生于一个富裕家庭,曾在平坏、家州和东京求学。日治时期,他在日本开始作画,其后回到咸镜南道元山,受朝鲜战争影响,先后到济州岛、釜山、统营等地避难,在战乱和恶劣的生活环境下,仍顽强地坚持以「画家」的身份生活,继续作画。
展览展出了李仲燮在不同时期约150幅作品,当中包括书信画和银纸画。1952年7月,李仲燮的日籍妻子和两名儿子因韩国战争而返回日本,李仲燮则独自留在韩国,期间给妻儿寄了无数的信件,书信上画上了各式各样的插画。一开始,他仍相信自己能与家人团聚,所写的文字和所画的图画均流露出对家人满满的爱和思念。但后来开始意识到自己或许再也不能与家人见面,他因内心困惑而不再写信。李仲燮的书信画不但记录了他的心情变化,融为一体的文字和图画亦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银纸画是李仲燮另一为人熟悉的作品,他在用来卷洋烟的银箔上以铭刻方式作画,然后涂上颜料再擦去,刮过的部分便会留下颜料的痕迹,成为非常具特色和魅力的作品。银纸画的内容,从回忆一家人幸福快乐的生活,到暗示社会悲剧和反映自身凄惨,他用刀刻划出丰富多变的场面。
在李仲燮不同系列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牛」这一韩国民族的象征。在艰苦环境下,仍能坚持自己的梦想和艺术创作,忠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李仲燮的画作构图和着色虽然简单,背后的故事和精神,却让人难忘。
(照片由被访者提供)
载入中...
收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