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曲不离口: 合尺首板/滚花
第五台在1982-84年间的录音节目,上半部份由粤乐家王粤生先生(1919-1989)教授合尺首板及滚花之唱法,是初学者的入门技巧;下半部份是撰曲家叶绍德先生(1929-2009)介绍由林家声及李宝莹主唱的《红叶题诗》的乐曲分析,包括唱腔及曲牌的设计,修辞技巧等。此珍贵的录音令两位一代宗师能把他们对粤剧的知识留给后辈,十分难得。
In Memory of Michael Rippon: In Memory of Michael Rippon (怀念聂明康)
Michael Rippon passed away on 10th May 2004. To pay tribute to the renowned singer and former Radio 4 presenter, this special programme reflects upon his life and music, including rare recordings of Rippon when he first arrived Hong Kong.
戏曲大观园: 点止变脸咁简单
川剧是流行于四川全省,以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的一种戏剧文化,早在唐代就已经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但很多人对川剧都有种误解,以为变脸就是川剧。其实变脸只是川剧表演艺术的其中一种技巧,为了配合人物和情节发展而把它搬上舞台。除变脸之外,川剧还有很多有趣和珍贵的内涵值得我们深入了解。 编导:梁建明 监制:麦继安
戏曲大观园: 黄梅情黄梅调
不少年纪较长的香港人都看过《江山美人》、《梁山泊与祝英台》等「黄梅调」电影,甚至现在随口都能哼出几句黄梅小调。的确,黄梅调(现称黄梅戏)优美动听的曲调及通俗易懂的语言,正是让它在短短两百年间,从农村人民用以自娱的说唱表演,发展成继京剧后最受欢迎的地方剧种。从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天仙配》、《女驸马》到琅琅上口的折子小戏《夫妻观灯》、《打猪草》,黄梅戏的曲词和故事都充盈着质朴厚实的草根味,可说是中国五大剧种中最为大众化的一个。 编导:邓心怡 监制:麦继安
Schubert: Schubert
This series explores the music and life of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ustrian composers Franz Schubert. The second programme introduces a variety of works, written in 1816-1820, including his Trout Quintet and Concert Piece in D major D345.
Hong Kong Competition for Young Asian Musicians: Hong Kong Competition for Young Asian Musicians
Eighteen months in the making, the final recital was held in the Hong Kong Cultural Centre, Concert Hall. Four finalists emerged and played with the Hong Kong Philharmonic Orchestra with conductor Sammuel Wong.
粤乐薪传: 粤乐薪传
黎键请来著名乐评周凡夫,评论广东音乐,并播出多首经典,包括《孔雀开屏》、《月影寒梅》等。徐英辉则在环节中介绍广东音乐的历史。 主持:黎键、徐英辉、周凡夫
香港故事: 数码之后
数码声音广播在2011至2017年间于香港昙花一现。香世豪曾经在电台工作,负责为数码广播进行测试,戴健文与叶世雄同样是香港数码声音广播的「元祖」。香港电台亦同时推出了社区参与广播服务,希望大众社区能参与大气电波。
香港故事: 寻志云大师
本是政务主任的陈志云,八十年代在香港政府工作期间,以艺名韦家晴兼职香港电台开咪做DJ。后来因缘际会跳进传媒行业,自此游走于各大传媒,无论在电台还是电视台,在幕后都曾身居要职,在幕前亦兼任主持旁白。他从不同位置与角度看传媒发展,可能看得比别人要多。
广播道开咪: 黄凯芹
众所周知,黄凯芹(Christopher)是位唱而优则作的「DJ歌手」,但原来他最初加入香港电台时,是在古典音乐台当暑期工。Chris在工余时录制节目声带,自荐给时任香港电第二台台长吴锡辉试听,从此成为该台的一员,与周慧敏、陈汉诗等一众新晋DJ,接受恩师邓蔼霖的正统训练。Chris又自录歌曲在节目中播放,获惜才的吴锡辉推荐到唱片公司签约,正式出道成为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