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曾是亚洲的电视剧制作中心,香港电台早在七十年代已制作实况剧。近年更多新媒体的成立,一群年轻导演骤然冒起,形成电视剧的新浪潮。2018年适逢香港广播进入九十年,电视剧将如何从现在走向未来? 主持:马杰伟博士(中文大学新闻及传播学院前教授) 讲者:黄国强(资深导演),黄伟杰(电视、电影导演), 麦志恒(资深监制),李敬华(演艺学院电影电视学院讲师), 游大东(视评人) "
叶家宝经历过大台的光辉岁月,制作过不少皇牌节目;亦面对过电视台欠薪、不获续牌及风雨飘摇的艰难时刻。叶家宝从事电视行业40年,由商业大台过档至宗教电视台,旧东家亦已由传统媒介转变为网上播放平台,唯一不变的只是他作为电视人独特的情怀,以及制作节目时坚持的初心。
本是政务主任的陈志云,八十年代在香港政府工作期间,以艺名韦家晴兼职香港电台开咪做DJ。后来因缘际会跳进传媒行业,自此游走于各大传媒,无论在电台还是电视台,在幕后都曾身居要职,在幕前亦兼任主持旁白。他从不同位置与角度看传媒发展,可能看得比别人要多。
七十年代广播媒体亦有过光辉一页,位于九龙塘的广播道,可以说是孕育广播界人才之地,张文新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数码声音广播在2011至2017年间于香港昙花一现。香世豪曾经在电台工作,负责为数码广播进行测试,戴健文与叶世雄同样是香港数码声音广播的「元祖」。香港电台亦同时推出了社区参与广播服务,希望大众社区能参与大气电波。
独立股评人胡孟青自2001年开始在电视和电台参与财经节目,除了传统媒体之外,胡孟青也有为杂志网站拍摄短片,讲解市场走势。早在1985年,郭思治已经不定期在电视、电台上讲解证券市场走势。近年,郭思治已离开了电台的股评节目,进军网站制作直播财经节目,并接触到传统媒体以外的生力军。
另有初出茅庐的电影系学生,毕业后决定不要走入传统电视电影行业,几个同学自己成立网上平台,台前幕后一起制作短片。既要创出自己的风格,又要拿捏网络观众的共鸣点,最重要是能够快乐地享受一片创作天地。
资深传媒人及时事评论员刘细良,一直游走于政界与传媒界。由于他的涉猎范围涵盖纸媒、电子媒体及数码新媒体,令他深深感受到主流媒体的种种掣肘与衰落,因此便把目光转投更自主自由、可能性更大的网台世界。
洪朝丰从事广播事业三十年,凭着《日月星辰》这个深宵电台节目奠定地位,由1994年开始连续多年入选香港十大最受欢迎DJ。他在事业高峰期,抑郁狂躁症却频频病发,大为影响电台主持的工作;近年更患上舌癌,需要切掉部分舌头保命,引以为傲的「靓声」不再。
广播界前辈陈丽云和林建明透过一个旅程,细説数十年的演出经历,从入行经过谈到战胜逆境。两段不一样的人生,点滴的分享,交织出两位广播英雌的回眸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