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6月18日持续暴雨而导致山泥倾泻的严重灾难事故。当日观塘区翠屏道木屋区及香港岛半山区旭龢大厦先后发生的山泥倾泻及大厦坍塌惨剧,造成共156死、117伤。
香港经历过很多天灾,除了火灾还有雨灾。有报道指,香港最夸张的雨灾在1889年5月30日连日暴雨,当时的大马路(现皇后大道中)水浸深达六尺。
1953年石硖尾发生大火,使万人无家可归,当时更未有公共屋邨,于是灾民在街边露宿。本集主持亦会讲解当年政府如何安置灾民。
提起石硖尾大火,相信很多老一辈的长者还记忆犹新,这场令六万多人在普世欢腾的圣诞前夕,一夜间所有财物化为乌有的灾祸,可给我们年青的一代什么反思呢?今集就让我们一起了解多一点吧!
天仙局是一个集体项目,大多数人们只是在港剧中看过,这是由一帮人扮演各种角色,按照一整套固定程式。
在30年代的时候,当时政府致力打击嫖娼甚至禁娼。原来一切都是当时英国政府打击嫖娼,而香港跟随其政策。
被卖到青楼的穷家女,在未正式卖身时俗称为「琵琶仔」,重视训练她们的文化水平、礼貌仪态,需在酒席间以唱曲娱宾待客,成为卖身的妓女称为老举。
当妓女选择从良时坊间称为「埋街食井水」,喻意她们退出性工作后寻找一个好人家,展开新生活。
相传两位嫖客同样钟情于阿姑楚云,为了抱得美人归,其中一名阔少提出「烧银纸」的方法,比拼谁的银纸多,便能赢取楚云欢心,而为红颜烧银纸确实真有其事。
选美成为现今香港每年的茶余饭后话题,香港开埠以来的选美历史追溯至塘西开始。究竟选美是妓寨的噱头,还是阔少空余时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