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pages 网页
香港故事:我们的历史
2012年芝加哥国际电视节:银奖
The 2012 Hugo Chicago Television Awards:Silver Plaque (Educational / Docu Series)
Loading the player ...

监制:唐敏明

〈打风落雨〉
打风落雨对上一代香港人而言,郄有不一样的感受。

浸会大学教授文洁华忆述儿时经历说:「童年时家住海旁,每逢打风落雨,家中长辈便会忙个不停,用各种方法防止雨水浸入房子。而我和妹妹则在家中放船仔。」

对于当时年幼的文教授,打风落雨的乐趣还在于可以品尝到平日吃不到的罐头午餐肉、沙甸鱼、豆豉鲮鱼等。这些她都视之为较饮宴吃到还要美味的珍品。

昔日,不少香港人都居住于简陋的木屋或铁皮屋,一到打风落雨,便会提心吊胆。对他们而言,「保住屋顶」并非电影桥段,而是活生生的生活印记。

曾居于木屋区的张?苏 (?姐) 和演艺人胡美仪便有过保住屋顶的经历。

另外,今集亦会重温1962年温黛袭港和1972年618雨灾,由受灾居民、参与救援人士及电视台摄影记者等,诉说当年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

〈谈情说爱〉
「剩女」、「电车男」是香港近年最热的词汇之一。在资讯发达和开放的年代,香港的红男绿女要寻找另一半,理应比以前容易。倘若今天有「剩女」、「电车男」,那么半个世纪以前的男女是如何谈情说爱呢?

八十三岁的「西饼皇后」李曾超群,在一九四九年朋友的婚礼邂逅丈夫李明。她忆述说: 「当时我进场,我先生巳经注意我,并问他的朋友:『哗, 这个 (女孩) 好正』。」不久,李明便拜会曾家,超群的父亲还替女儿答允约会,由此展开他们的爱情故事。

一九四九年也是吴裕发夫妇的转捩点。他们由父母带到兵头花园相睇,由首次见面到结婚,只有短短四个月,而他们的婚姻,至今维持超过六十载。

六十年代,性学专家吴敏伦教授是当时香港大学医科生,作为当时的天之娇子,他透过征友认识另一半。在含蓄的七十年代,追求异性要靠4C, 究竟4C是什么呢?

今集会带你游走五十至七十年代,由父母之命、相睇到自由恋爱,各个年代的男女诉说当年的甜蜜故事。

〈年又过年〉
今日,过农历年彷如一般长假期,以前却是十分重要的节日,小孩子尤其兴奋,大家仍然记得派财神吗?至于烧炮仗也有多种玩法;至于如何从上缴利是之中偷偷保留几封,也令人回味无穷。

过年也带旺某些行业,例如理发店。当年理发师王宝泉先生便创下纪录,年三十晚一天内有一百六十多个客人。

另外,对大人来说,过年用钱多,曾几何时都为年晚钱而发愁,正所谓「年晚钱,饭后烟」。节目内,齐齐回忆过年时候刻骨铭心的事。

〈乐在不夜城〉
榕树头听故仔、庙街睇相、逛逛大笪地,是昔日平民大众晚上的最佳消遣。只需花一个几毫,就能品尝风味小食如炒蚬、东风螺;另一边,歌艺团设置歌坛卖唱,民众围在一起听得如痴如醉,令大笪地被称为平民夜总会。

避风塘亦有海上平民夜总会之称,艇家卖各式各样的食品,最具代表性的当然是艇仔粥。饮饮食食之余,又可以请歌艇驶来,让歌者为你献唱,资深传媒人韦基舜,忆述当年曾以三十元点唱一首客途秋恨。

平民夜总会之外,香港还有真正的夜总会。五、六十年代,中式夜总会在香港写下最光辉的一页,潘迪华笑谈由上海来香港,成为夜总会歌星的段段趣事;当年到夜总会跳舞是老少咸宜的娱乐,粤语片、国语片都不乏到夜总会跳舞的场面。

及至七十年代末,日式夜总会在香港兴起,令「夜总会」在香港渐渐成为活色生香的男士专区,亦成为营商场倾谈生意的地方。「马照跑、舞照跳」,正好反映香港八、九十年代的一种生活模式。不过,九七金融风暴之后,日式夜总会也逐渐被淘汰。

〈青春,真可爱青春〉
今时今日,在facebook不够活跃、不懂潮语、不玩自拍随时被标签为「OUT」,那么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哪些活动最「潮」?

茶舞、舞会、派对(开P)均曾大受欢迎,当年潮人娓娓道来个中故事:何谓「食柠檬」?请女生跳舞为何会「撞车」?在家搞派对开P有何准备?派对中场休息最重要做什么?为何会误请男生跳舞?

没电玩无互联网,当年潮玩都是集体活动,unplugged卡拉OK、郊游、远足、露营等,都是四十、五十和六十后的集体回忆。

不过,父母却未必喜欢子女太潮。长发、喇叭裤、松糕鞋等入时打扮,在长辈眼中便是「飞仔」的标志。到底「飞仔」「飞女」是否坏人?当年「飞不起」的中大教授马杰伟和社工萧灿豪,今日同为「飞仔」平反,并细说婴儿潮一代在青年服务匮乏下,如何靠自己组织不同活动,铺好成长路。

〈沦陷的岁月〉
今年是香港沦陷七十周年,对于老一辈的香港人而言,三年零八个月的苦难绝对永志难忘。

1941年12月,日军进攻香港,退伍军人联会会长蔡彼得当时于鸡笼环(华富邨)当炮兵,曾发炮击落一架日军军机,获总部以一头羊作奖励。

由于香港兵力始终有限,坚守十八日后,宣告沦陷。

沦陷期间,日军实施归乡政策,以致香港人口由战前约160万急跌至战后50多万。在日军管治期间,残暴对待市民、淫辱妇女的事时有发生。家中有妙龄少女的,遇上日军拍门,如何应付?此外,由于严重缺乏物资供应,以致香港曾经出现饥荒。没有粮食,小市民选择吃什么充饥?在如此黑暗岁月,香港人如何捱过逆境?

〈有病点算好?〉
1894-1922年上环太平山街爆发鼠疫,三十年之间香港有2万人死亡…
1952年香港每10万人当中有168人因为感染肺痨而死…
1957年亚洲流感,全球死亡数人达二百万人…
1960年代,霍乱肆虐香港…

社区一旦爆发传染病,总会引起恐慌,以古以来,人们都懂得自保,想尽办法令自己不受感染。2003年沙士期间,坊间抢购醋及板蓝根,原来早于上世纪50年代亚洲流感爆发期间,人们已经烧柴煲醋来杀菌。

当年不如现在般,有病随时可以看医生,老人家们总爱使出古方,亦反映出不少民间智慧。文化界人士吴文正,忆述小时候发烧,祖母便拿出一个袁世凯大银,沾上盐水替他刮沙;又试过给家人按住手脚,强迫服用杜虫药「鹧鸪菜」。

60年代,政府推行各种疫苗注射,霍乱、麻疹、肺结核感染个案日减,前卫生署署长李绍鸿教授,难忘当年乘坐医疗船及直升机,到郊外游说村长接受疫苗注射,继而令村民放心打预防针。

六、七十年代,香港医疗水平日渐提升,然而公营医疗服务亦出现不少垢病,当年廉政公署尚末成立,病人以「茶钱」来换取较佳服务。

〈齐人之福〉
「齐人之福」,真的是福还是祸?

一九七一年,婚姻改革条例实施,落实一夫一妻制。在此以前,香港仍然沿用大清律例,容许男性三妻四妾。这段历史足迹未完全被岁月吞逝,当年的过来人以及后代细诉他们的观察及体会。

黄珍,今年83岁,是少数愿意出镜的过来人。黄珍早年丧夫,来港谋生打住家工,十只指头烂了八只,捱足八年,直至媒人介绍她下嫁一名有妇之夫,她决定再嫁。她坦然这是为了「嫁饭碗」,而在四、五十年代,类似黄珍的遭遇大有人在。

资深传媒人韦基舜父亲是成药商人,娶有四名太太育有二十八名子女。生长在大家庭的韦基舜忆述父亲为求一家人共处融洽,如何平均分配,要求一律的服装,及着重教庭教育。韦基舜强调一家之主要做到公平,「不患寡而患不均」。

李志林与父母同住上环,直至7岁左右才得悉有「大妈」的存在。他记得大妈不时到他家里与亲母吵闹起来。童年记忆令他深信「齐人之福」不易享,不只影响当事人,更会遗留包袱给子女,成为负担。

传意学家任伯江教授有六名妈妈,他说不会以现代社会价值看待父母亲,并谓父亲对六位太太都付出了真感情。虽然各房人相处融洽,不过任教授奉劝男士们:「一条钥匙不会响,两条钥匙沙沙响,还会出现心理问题,很烦恼的。」

〈父母心〉
生儿育女是人生大事,战后至七十年代物质匮乏,父母烦恼自然多。

当年医院产床比今日更缺乏,很多孕妇会在方便舒适的留产所分娩,到底留产所有何特色?欠产前检查、无钱延医,怀孕、分娩和宝宝初生都有不少危险,两位妇女回忆流产和女儿夭折的经历,妇科医生则详述急诊见闻。

子女成群,生活逼人,当年骨肉分离的故事并不罕见:有母亲为保工作以养活全家,忍痛将儿子送人;有儿子曾给农户领养,后却因庄稼失收被迫送回生母;艺人胡美仪则细诉当年被遗弃,以及廿年后与母重逢的心路历程。

无力抚养子女仍怀孕,只因避孕、节育尚未普及,有妇女便冒险堕胎,过程惊险;想避孕的则随时面对丈夫和长辈的阻止,而负责推广的家计会职员,更要上山下海几经辛酸,遇上特别个案,更教人哭笑不得。

〈有瓦遮头〉
蜗居,并非只是「八十后」港人要面对的问题。二次大战后,大量移民来港,短短四年间人口由60万飙升至200万,屋少人多,当时政府却无任何公共房屋政策。香港人如何各出其谋,寻求一片有瓦遮头?

50年代,创作「老夫子」的漫画家王家禧,带着三名儿子投靠亲戚,结果大大小小,一共十人蜗居于斗室之中,谁知原来人多可以「防盗」!有一次小偷入屋,竟被一屋人所吓怕,落荒而逃。

今日,当然没有人愿意瞓猪栏,但在五十年代,猪栏已算是寮屋中的豪宅,有人为了买个猪栏住而用尽积蓄。当然,不能不提唐楼的板间房,往往一层唐楼可以住上40人或以上。人多当然争执多,有人为免妻儿受到欺负,借钱买一层唐楼做包租,目的就是要让自己老婆做包租婆,少受闲气。还要一提的是天台屋,艺人陈欣健小时家住天台屋,他反而自得其乐,「人仔细细」学偷窥!

香港的公共房屋政策始于一场大火。1953年12月24日晚上,石硖尾发生六村大火,5万多人无家可归,暴露了香港战后城市发展的问题。政府为了安置部份灾民,兴建徙大厦;但徙置区只用作徙置寮屋区居民,低收入或居住环境恶劣的市民,亦无缘入住。可怜当时港人为求有瓦遮头,不惜由唐楼纷纷搬到环境更差的寮屋,以求有机会「上楼」。

直至1972年,港督麦理浩宣布十年建屋计划,为180万香港居民提供住所。另外,将徙置区及廉租屋合并为公共屋邨来管理。香港人「上楼」的机会比以前大增。

今集香港故事,带你穿梭港人的蜗居岁月,看看今日呎价比豪宅更贵的笼屋、板间房,如何在50年代起萌芽开花。

  • 李曾超群与丈夫李明李曾超群与丈夫李明
  • OK Hits, Hit Parade和Let's Sing,是不少人的集体回忆。OK Hits, Hit Parade和Let's Sing,是不少人的集体回忆。
  • 日军占领香港后,不断发行军票以换取港币到境外购物资日军占领香港后,不断发行军票以换取港币到境外购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