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宗棠 (四)∶左季高出山
2025-05-17
返回
道光三十年(1850)年底,太平天国起事之后,由广西向湖南挺进,势如破竹,湖南首当其冲,大部分湖南省士大夫、乡绅,纷纷响应朝廷号召,参与抗击太平军。但左宗棠仍然避居乡间,观望形势。
湖南新宁县武举人出身的江忠源,在清咸丰元年(1851年),奉命赴广西钦差大臣赛尚阿军营,参加讨伐太平军,江忠源回湖南家乡募招壮丁五百人,号称「楚勇」,在全州蓑衣渡阻击太平军,大获全胜,太平天国的创办人之一,天王洪秀全的智囊南王冯云山中炮死。清朝执政者开始重视地方团练。
左宗棠的好朋友兼姻亲胡林翼(时任贵州安顺知府)向时任湖南巡抚骆秉章,及继任湖南巡抚张亮基极力推荐左宗棠,称赞他「湘阴左君有异才,品学为湘中士类第一」,但左宗棠都托辞回避。左宗棠二哥宗植、好朋友郭嵩焘等,亦屡次劝宗棠出山,宗棠未有答应。
咸丰四年初,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之后,再次回师进攻湖南,湖南形势危急,据说,太平天国派人搜山,要找寻左宗棠。回任湖南巡抚的骆秉章亦派人礼聘左宗棠,宗棠已无法推辞,于咸丰四年三月加入骆秉章幕府。骆秉章对他深信不疑,所有军政事务,都交付宗棠裁决,「凡事需问左季高先生」。
骆秉章是广东省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华岭村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当时他已年届四十岁。可谓大器晚成。之后数年,受命稽察吏部银库,他上任后坚决裁撤各种「陋规」,要求库丁必须严格把关,杜绝损公肥私。道光二十三年,户部银库历年亏空事发,短缺存银九百多万两。骆秉章也因「失察」而被暂时革职待查。
道光皇帝大为震怒,任命重臣严密查勘,所有自嘉庆五年以后的历任管库司员、查库御史及库丁书役等,逐细查明,开列名单,从严治罪,追究责任,并对以后如何防止类似的事情发生,提出具体意见。最终裁定,凡嘉庆五年至道光二十三年历任库官、查库御史,各按在任年月,每月罚赔银1200两,已故者照数减半;历任管理银库之王大臣,每月罚赔银500两,历任查库王大臣,每次罚赔银6000两,已故者照数减半。
慈禧太后的曾祖父吉郎阿,曾在嘉庆年间间担任户部银库员外郎,需罚赔亏空二万一千六百两,虽已逝世,由其子景瑞(慈禧祖父)缴纳。未能足数,需入狱抵罪。因此有慈禧年少时曾经探监送饭的传说。
骆秉章则经查明并无贪汚,官复原职。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骆秉章外放为湖北按察使、道光三十年(1850年)由贵州布政使升任湖南巡抚。咸丰二年(1852年)夏,太平军攻入湖南,骆秉章率军民抵抗,太平军围攻长沙八十余日,骆秉章被奉旨领兵镇压太平军的钦差大臣·大学士赛尚阿弹劾「荒废政事」,革职留任。其后与继任湖南巡抚张亮基坚守长沙,以炮击太平军,杀死西王萧朝贵,太平军撤走,骆秉章因此以守长沙有功而复职。咸丰三年(1853年)初,骆秉章任湖北巡抚,一个月之后,农历四月二十三日,回任湖南巡抚,而且一任十年。
咸丰三年(1853年)支持曾国藩办团练,又聘左宗棠为幕僚,事无巨细,皆听之。左宗棠说:「所计画无不立从。一切公文,画诺而已,绝不检校」,一时传为佳话。
咸丰五年(1855),太平军攻克武昌,湖北巡抚胡林翼向骆秉章求救。骆秉章派鲍超、彭玉麟赴湖北解围。朝廷重臣潘祖荫说:「楚军(指湖南湘军)之得力,由于骆秉章之调度有方,实由于左宗棠之运筹决胜」。咸丰十一年(1861年)骆秉章改任四川总督,同治六年(1867年),年逾古稀的骆秉章病逝于四川总督任上。朝廷称誉他「公忠诚亮,清正勤明」,赐諡号「文忠」。
左宗棠 (四)∶左季高出山
2025-05-17道光三十年(1850)年底,太平天国起事之后,由广西向湖南挺进,势如破竹,湖南首当其冲,大部分湖南省士大夫、乡绅,纷纷响应朝廷号召,参与抗击太平军。但左宗棠仍然避居乡间,观望形势。
湖南新宁县武举人出身的江忠源,在清咸丰元年(1851年),奉命赴广西钦差大臣赛尚阿军营,参加讨伐太平军,江忠源回湖南家乡募招壮丁五百人,号称「楚勇」,在全州蓑衣渡阻击太平军,大获全胜,太平天国的创办人之一,天王洪秀全的智囊南王冯云山中炮死。清朝执政者开始重视地方团练。
左宗棠的好朋友兼姻亲胡林翼(时任贵州安顺知府)向时任湖南巡抚骆秉章,及继任湖南巡抚张亮基极力推荐左宗棠,称赞他「湘阴左君有异才,品学为湘中士类第一」,但左宗棠都托辞回避。左宗棠二哥宗植、好朋友郭嵩焘等,亦屡次劝宗棠出山,宗棠未有答应。
咸丰四年初,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之后,再次回师进攻湖南,湖南形势危急,据说,太平天国派人搜山,要找寻左宗棠。回任湖南巡抚的骆秉章亦派人礼聘左宗棠,宗棠已无法推辞,于咸丰四年三月加入骆秉章幕府。骆秉章对他深信不疑,所有军政事务,都交付宗棠裁决,「凡事需问左季高先生」。
骆秉章是广东省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华岭村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当时他已年届四十岁。可谓大器晚成。之后数年,受命稽察吏部银库,他上任后坚决裁撤各种「陋规」,要求库丁必须严格把关,杜绝损公肥私。道光二十三年,户部银库历年亏空事发,短缺存银九百多万两。骆秉章也因「失察」而被暂时革职待查。
道光皇帝大为震怒,任命重臣严密查勘,所有自嘉庆五年以后的历任管库司员、查库御史及库丁书役等,逐细查明,开列名单,从严治罪,追究责任,并对以后如何防止类似的事情发生,提出具体意见。最终裁定,凡嘉庆五年至道光二十三年历任库官、查库御史,各按在任年月,每月罚赔银1200两,已故者照数减半;历任管理银库之王大臣,每月罚赔银500两,历任查库王大臣,每次罚赔银6000两,已故者照数减半。
慈禧太后的曾祖父吉郎阿,曾在嘉庆年间间担任户部银库员外郎,需罚赔亏空二万一千六百两,虽已逝世,由其子景瑞(慈禧祖父)缴纳。未能足数,需入狱抵罪。因此有慈禧年少时曾经探监送饭的传说。
骆秉章则经查明并无贪汚,官复原职。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骆秉章外放为湖北按察使、道光三十年(1850年)由贵州布政使升任湖南巡抚。咸丰二年(1852年)夏,太平军攻入湖南,骆秉章率军民抵抗,太平军围攻长沙八十余日,骆秉章被奉旨领兵镇压太平军的钦差大臣·大学士赛尚阿弹劾「荒废政事」,革职留任。其后与继任湖南巡抚张亮基坚守长沙,以炮击太平军,杀死西王萧朝贵,太平军撤走,骆秉章因此以守长沙有功而复职。咸丰三年(1853年)初,骆秉章任湖北巡抚,一个月之后,农历四月二十三日,回任湖南巡抚,而且一任十年。
咸丰三年(1853年)支持曾国藩办团练,又聘左宗棠为幕僚,事无巨细,皆听之。左宗棠说:「所计画无不立从。一切公文,画诺而已,绝不检校」,一时传为佳话。
咸丰五年(1855),太平军攻克武昌,湖北巡抚胡林翼向骆秉章求救。骆秉章派鲍超、彭玉麟赴湖北解围。朝廷重臣潘祖荫说:「楚军(指湖南湘军)之得力,由于骆秉章之调度有方,实由于左宗棠之运筹决胜」。咸丰十一年(1861年)骆秉章改任四川总督,同治六年(1867年),年逾古稀的骆秉章病逝于四川总督任上。朝廷称誉他「公忠诚亮,清正勤明」,赐諡号「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