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寻

载入中 ...

竹纸有情

2018-01-28
「扎作」是一门传统民间手艺,历史源远流长,虽然没有文献记载其起迄的时期,但可以肯定「扎作」是源于古代的祀祭活动。这门手艺已有过千年的历史,当中蕴含着什么文化意涵?负载了多经验和技巧?当「扎作」走进现代社会,它又怎么跟从时代的步伐,继续传承下去?

《吾土‧吾情》请来香港本地扎作业工会主席冒卓祺师傅及香港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叶德平,一起探讨「扎作」的起源、历史、发展及传承。「扎作」于乡村的原居民来说,就如一个的循环,它参与每年由年初到年尾的,大大小小的节日、庆典、祭祀和宗教仪式;「扎作」也进入了居民的整个人生,由出生、成长、结婚,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节目从「丁灯」、「花炮」、「大士王」及「麒麟」,讲述「扎作」的文化内涵,从中体现它如何展露生命的环形。

生命的起点──丁灯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新界围村就有「点丁灯」的传统习俗,「点丁灯」又称庆灯、开灯、贺灯。闽南语、客家话、围头话等南方语系中「灯」与「丁」谐音相通,「点灯」意寓「添丁」,是居民对生命寄予热切的盼望。

元宵之前,扎作师傅便会制作「丁灯」。冒卓祺师傅这次来到上水围,制作称为「大八角」丁灯。「八角」并非指真正的八角型,而是因为角越多就越接近圆形,有「团团圆圆」之意。丁灯会挂在祖先牌匾的横梁上,写了很多吉祥语句,代表了身为父母、长辈的心声,灯下悬挂了婴儿名字,筷子、慈姑、柏叶、姜、桔子、萝卜、芋头等,取其谐音寓意,希望祖先庇荫。

团结社群的祭典──花炮
「花炮」是香港贺诞的特有传统,是一座纸扎神坛,用来供奉不同神像。大的「花炮」会有50呎高,整座炮架由竹篾和纸条扎成,再裱上各式吉祥物。每个「花炮」有不同「意头」。昔日村民在拜祭神祀后,便会「抢花炮」,由于时代改变及安全理由,「花炮」改以抽签形式来分配,抽到合意的「花炮」即表示得到神灵庇佑,未来一年将会风调雨顺。「花炮会」令乡亲有机会聚首一堂,共享喜乐的时光,并一同感谢神灵的庇佑,亦祈盼未来可以继续顺顺利利,活动带着团结及感恩的意味。

从孝祭到普度──大士王
慎终追远,是中国文化的精神,民众会准备丰盛祭品,希望透过燃烧纸祭品,向先人表达心意,孝祭祖先,继而普度游魂野鬼。「中元普度」,便承继这种精神。法会当日,会有一个十呎高的纸扎「大士王」,亦称「鬼王」,相传青面獠牙「大士王」是观音化身及各鬼魂的首领,有着监管孤魂野鬼的作用,使幽魂有秩序地接受善信施祭。仪式结束后,「鬼王」亦会同时被火化,以恭送大士王离开。

生命的延续──麒麟
中国文化当中,有「四灵」之说。「四灵」,按《礼记》的说法,是指「麟、凤、龟、龙」。虽然麒麟是人幻想出来的「瑞兽」,但「扎作品」是一种活态的形式,立体地实现想像,使「麒麟」存活在现今世代。客家人尊崇麒麟,在神诞节庆,嫁娶、入伙、打醮之中,他们都会舞麒麟,藉此招引福气。

传说孔子出生前,有麒麟来到家中,口吐玉书,玉书记载着他的命运,写着他是行王者之道,而无王者之位的圣人,这便是所谓的「麟吐玉书」,孔子出生后亦被称为「麒麟儿」。「麒麟送子,后代繁衍,如意吉祥」,麒麟扎作藴含着长辈对新生婴儿的祝福,父母期盼婴儿能学习孔子,实践仁、义、礼、智之道。同时客家人结婚,会有麒麟到贺,希望一对新人得到麒麟的祝福,能够生养儿女,繁衍后代,将袓先、父母的理念和传统,继续好好承传落去。

在未来,当子女长大成人,亦都成为小孩的父母,由麒麟的祝贺,到一盏新的丁灯亦会燃点起来,这生命历程在人类历史上从未间断,「扎作」不仅普通的手工艺品,而是用纸、用竹组成生命的弧度。完成一件「扎作品」,必须经过「扎、扑、写、装」的过程,彷如每个人的人生:以竹篾和纸条「扎」出骨架,再以沙纸「扑」上淡素的雏型,然后「写」出各种色彩,最后「装」上人生丝丝点缀。「扎作」从完成到焚烧殆尽的过程,正正展示着深邃的生命哲学。

吾土吾情

香港承传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因它在地理、历史上的特殊位置和角色,百多年来,香港既是中国人前往外地的重要中转站,亦是他们落地生根的新家园。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种族和国籍的人士均汇聚于此,不同文化、风俗和技艺在这里得以传承、演化、融合,令这片弹丸之地,流传着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行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生效,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这概念亦愈趋普及,本土对文化遗产的保育亦逐渐重视。

本节目希望立体地呈现香港的本土文化特色,令大众对各项文化有更透彻的了解,加强对濒危的本土文化的保育意识;同时文化在不同社区落地生根,既产生多样的社会意义,亦是人与人之间凝聚力的来源;再者,具体地呈现文化承传对社会,甚至社区所造成的正面力量,更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元素。
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