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档案拆解大新闻

2013-04-12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任后,随即访问非洲多国,中、非关系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而近几年涉及这两个地方的新闻题材,也成为很多记者的采访焦点,好像中国在非洲的庞大投资,特别是石油等资源项目。

  在这个热门题目上,原来不少外国记者都在香港找到很多线索及证据,当中,香港的公司查册所得的公开资料,做了好多大新闻。

  好像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Stabile调查报导中心于二零一一年发表的报导,揭露中国在非洲多国的石油、钻石和其他资源投资,均和一间在香港注册的公司有关。

  由报导中心的数名研究院学生记者调查所得,这家公司有话事权的董事或者股东,都是香港人,有香港住址,有股本,表面上和中国任何一个政府部门没关系,但公司却有非一般的能耐:可以和非洲几国签得开矿或油井合约,然后把石油卖给中国国有油公司,并可以和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之一取得巨额贷款,为那些非洲国家建造铁路等大型基建。

  调查报导中心指,透过在香港成立公司,让他们从中资银行取得贷款,投资非洲国家的基建,而中国可购买石油等重要资源,似乎成为中、非两地合作投资的新模式。

  报导还访问了长期监察全球资源运用及会否涉及贪腐的非政府组织「全球见证」(Global Witness),他们说,非洲国家有权力人士从中取利,并可还利用层层叠叠的海外公司,切断自己和这些大宗交易的法律关系,令人难以找到他们具体贪腐的证据。

大新闻的采访关键
  关于这篇详尽报导的调查方法,记者在中心的网站讲述了采访心得,其中,他们提到在香港的公司注册处进行公司查册,并如何利用所查得的资料,例如公司董事的名字、住址,作更深入的追查,包括调查公司及公司董事有否涉及法庭案件,还有他们报住的地址,由什么人所持有。

  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的「全球见证」,他们的调查员也经常在网上进行香港公司查册,我和他们有几次交谈,他们对于香港的查册制度,熟悉程度比很多本地记者更优胜。

  除了本地新闻,很多中、外专跑跨国调查报导的记者,都经常从香港的公司档案,找到重要线索。我曾采访的几个跨国的大型调查报导,例如网络跨越全球的走私烟集团首脑、中资银行前高层亏空公款后在香港疯狂买楼、伊朗国有轮船公司为避开美国的制裁而把大量货轮迁往香港注册,都涉及香港公司,我从中找出重要调查线索。

  我在本刊二零一二年五月号撰文指出:(当时)轰动全国和海外的薄熙来案,吸引了很多中、外记者利用香港的公司查册,深入调查薄熙来及其妻谷开来及他们家人,包括他们的生意网络及人脉。

合法非法活动
  成立公司进行不同活动,无论是合法的和非法的活动,包括投资、买卖物业、走私、洗黑钱等,是大势所趋,全世界如是。这些公司并没有什么有业务,绝大多数为了隐藏身份,或在买卖公司持有的资产时,可减轻税务负担。

  除了高官(及贪官)、黑帮、商人之外,普通人如你和我,都会成立公司,因为手续轻而易举,而且所费不高。我近二十年的采访经验,见尽无数不同阶层、背景的人都成立自己的公司:有些人拥有很多物业,每个物业都以不同的公司持有;有人用公司持有自己的车。

  正因为公司如此流行,查阅公司档案成为记者日常采访的重要工作。没有公司档案,记者根本无法较彻底地了解高官拥有多少物业,那又如何确定他们是否收入与财富不相称呢?没有公司档案,记者又如何查出高官和某商人暗地里合作做生意,继而解释到为何高官所批的合约,总是那商人投得?

  简单说,没有公司档案,记者如断臂。

  试想,若果香港的公司资料并不公开,记者又如何揭发大新闻呢?

查册快又易
  我和很多记者都认为,香港的公司查册很方便兼资料有用。

  现时,查阅香港成立的公司档案,可以在网上进行(www.cr.gov.hk),也可以亲往位于金钟政府合署的公司注册处做。只要在系统输入公司名称,或公司董事名字,中或英文都可以,你要索阅的公司档案就可以即时看到(网上查册的话,可以选择把文件传到你的电邮信箱)。费用每份大概二十多元左右(网上查册,你可以使用信用咭付款;在公司注册处查册,你可以用八达通。)

  查阅快和简单外,你不用输入自己的名字,也没有人问你为什么要查阅这公司的档案,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你不用担心有人(或政府)会追究你什么,此乃采访自由的重要保障。

  可供公众查阅的公司档案,全部是公司按香港《公司法》需呈交的文件,例如:成立公司时要填报的公司章程、每年更新的公司周年申报表、及以公司名义向银行进行按揭贷款的文件。当中,公司周年申报表,是了解公司的重要档案,因为上面显示公司的股东、各股东持股量、董事及公司注册地址等,而股东和董事的名字、联络地址和身份证号码(或者护照号码)。

查证身份
  众多资料中,记者认为身份证号码或护照号码最重要,因为这是唯一可以识别记者调查目标的方法。

  大家都会明白,很多人同名同姓,好像「陈家强」这名字,我相信单是香港起码有一百个人叫这名字,担当公司董事或者股东的陈家强,也肯定不少,记者如何找出那一位「陈家强」就是在政府中当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的陈家强呢?

  公司档案上没有董事或股东的照片,给记者去识别;问陈局长哪家公司和他有关?我对高官回答记者查问,不寄予厚望;况且,很多时记者做调查工作时,不宜太早给当事人知道,所以记者唯有在茫茫的档案中,设法判断那些公司和陈局长有关。

  由于香港大多数公职人员都要申报利益,记者从利益申报表上都可以找到高官填报的和自己有关的公司名字。继而在公司查册中,记者就找到高官在公司档案填写的身份证号码。得到这号码,记者就可以对比其他有「陈家强」的公司档案,两者相同的话,那就代表此「陈家强」就是陈局长。之后,记者就可专心调查这些公司有否值得怀疑的地方。

  因此,独一无二、永无相同的身份证号码,对采访至为重要。

  所有记者都明白,身份证号码是敏感的资料,所以,记者只会利用它去做查证,从来不会把在报导中把它公开。

  近数月来,因为政府修订的《公司法》,打算把公司档案上有关董事及股东的身份证和地址删掉,引起社会激烈讨论。我希望大家看过这篇文章后,明白记者采访的运作,为何和如何使用身份证号码等资料。这种调查方法并非香港独有,而是全世界记者一直都如此做,而很多为彰显社会公义的报导,都要靠这些资料,才可做成。
下载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活在后真相的信息战年代

傅景华
2019-09-28

香港传媒高层访京团背后

吕秉权
2018-10-22

假新闻 Vs 新闻自由

彭家发
2017-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