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叠人堆高压式采访

2000-08-15

  有人说:香港记者愈来愈喜欢叠人堆,今天初入行的新记者,第一天上班,竟发觉自己要被派去叠在人堆中工作。

  不错,是叠人堆。

  不属新闻自由,是工作态度。

  在各种有关新闻与采访的讨论中,本地传媒评论与观察员,较倾向从宏观理念的大问题,诸如新闻自由、个人隐私与大众知情权等老生常谈的题目,较少从日常「如何生产新闻」的微观处着眼,使人不期然会觉得评论都是坐大班椅上的空想哲学家,跟前线新闻工作者的实际处境与运作脱节。

采访战场叠人堆

  有参与新闻前线采访工作,或目击今天记者会的人,或都会用战场一词,来形容他们身处与目睹的一切。许多成为所谓新闻自由与传播理念的争论,其实,不过是实务安排(logistical arrangement)与场地环境限制,但被没有到临场实地研究的人夸大,变成了理念上对或错的黑白二分问题,既反映了本地传媒评论的业余背景,也表现了前线新闻工作者质素的参差。

  几个以争取新闻自由为己任的业界团体,亦未见有讨论过这个已出现了几年,关乎新闻记者自身安全,与社会秩序的现象。毕竟,像记者协会或新闻行政人员协会,都不属工会一类代表业界利益团体,有关人士也未必需要披甲上阵,在新闻前线,跟前线记者叠人堆。

  叠人堆一词,可能已是温和的了,有人甚至用恶梦、灾难与暴乱来形容。当然,同一宗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言论自由之可贵之处,就是所有人都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理论上。

  人叠人式采访,说来苍凉,这不关什么新闻自由的事,是工作态度的问题。

前线记者人数激增

  前线新闻采访工作,从来都不是舒服与容易的工作,随着近年传媒的恶性竞争(我想没有人会天真地认为,今天香港传媒是在发挥良性竞争的市场力量),因资讯网站的出现,令传媒数目大幅增加,再加上多媒体传播的需要,使被派上前线采访的记者愈来愈多。

  香港地狭人挤,一般街道与建筑物空间狭窄,今天当遇上较瞩目的新闻事件,动辄便会引来近百名记者,把采访现场挤得水泄不通,秩序混乱。香港传媒的数目,由过往的三、四家电子传媒,加十余家中英文报纸,到今天单是电台电视台,便有十家,除传统中英文报纸外,又要多个资讯网站(虽然随着资金燃烧殆尽,数目会减少),还有多家在香港建有记者站的外国传媒与通讯社,这还未包括偶会出现的国内与台湾传媒。

  以前个别传媒的记者配套是一个文字记者,带一个摄影记者或一队摄影队,一般由文字记者负责临场指挥,并与报馆或电视台的「坐堂」(统筹与联络)联系,电视台可能会安排在场编辑或工程技师,处理即时现场新闻传送。

  今天情况,似乎已非如此简单。不少传媒把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分开,各自工作。原因很多,包括影象已比文字内容重要,摄影记者有时才是采访队的支柱,甚至指挥文字或内容记者工作(仍属少见),加上后者流动性较高,资深文字记者较少会做前线记者会或跑突发,另方面,摄影记者转行较难,使一般情况会见到做摄影的是粗汉子,但一起来的文字记者则稚气未除。

  拿着数码摄录机的资讯网站的记者群,是新生事物,尽管大部份他们所拍的片段,不是因为电脑用户的电脑太慢看不见,便是用户太忙没有时间去看,但在dot-com之梦的驱使下,他们仍是夹在人堆中拍摄。因标榜网上即时新闻,他们常要赶在第一时间用手提电话向公司报料,由于这种匆匆忙忙的采访方式,他们的报导,也常见有错误,也由于他们的工作方法,使今天香港的记者会,无时无刻都有人出出入入。

  如果是重大新闻,加上外国传媒与通讯社,更可能是一百至二百名记者,连同带来的摄影器材与装备,足可以组成一群连训练有素的执法人员也难以面对的记者群,更何况其他没有足够经验与人手的机构可以应付。

摄影记者如狼似虎

  香港本地新闻工作者──特别是摄影记者,比诸外国如美国或日本同业,或以前的前辈,更爱横冲直撞与近距离拍摄,有时几近只距离被访者不到半尺之遥,拍出来的面目早已变形。

  摄影记者为了交差,经常要比文字记者孔武有力,由于要摄影的记者常比可以站立的空间为多,于是霸位的习惯普遍,如狼似虎的记者常为了霸取最佳摄影位置,而发生口角冲突,十分普遍。加上几家报馆同行如敌国,属下的记者常有发生冲突。

  我曾见过一家电视台的摄影记者,因霸了个对正新闻人物出入的大门风水位,在三个小时内未离开过半步,几近没有移动过脚跟半步。大概他知道一旦走开了,便永远不会得回那个位置。

  由于这种要挤在建筑空间比记者肉身空间为小的现实,常见的香港式新闻场景,都是记者打人海战术,你挤我拥的乱作一团,不管是狙击娱乐人物新闻、大火或大车祸的医院新闻、敏感新闻人物的记者招待会、新闻人物回港的机场采访或警民冲突对峙场面等,我们都见大报小报记者四处奔走,摄影记者扛着沉重的摄影器材,跟新闻人物街头追赶,或几十名记者把被访者以美式篮球员团团围着,早阵子电视艺员黄日华如是,最近香港大学校长郑耀宗亦如是。

  实战式的港式新闻采访,已分辨不开哪是娱乐新闻,哪是社会或政治新闻,旁观者只会见到的,是一堆又一堆人粗暴地挤压在一起,新闻人物有如遭记者或传媒集体强暴。

传媒主管间接促成

  有美国资深记者跟笔者说,在美国记者采访也是拼劲十足,全国与地方的媒体极多,遇上特大新闻,从全国或世界各地蜂拥而来的记者,有时会数以千计,可以临时搭建一个记者小镇,但像香港这种向新闻人物叠人堆的采访方式,十分少见,一方因为美国地理空间一般较大,记者比较成熟,教育程度较高,较重视人身安全,明白一旦发生事故,自己可能要负上法律责任。另外,不少美国人都有枪,如采用港式手法,激怒了对方,可能会发生意外。(暂时,在美国未见有新闻人物,向不知好歹蜂拥过来的记者开枪事件,在第三世界便偶有发生,通常,是在大规模街头暴力冲突中,记者给流弹射中,但这跟港式叠人堆式采访,不能相提并论。)

  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在香港,外国传媒如需要采访本地新闻,常只能在人堆外活动,不愿意也不能够进入插针难入的人堆之中。

  本地传媒负责统筹采访的人员,如采访主任或摄影部主管,并非对这种「高压式」采访手法一无所知(如果是便枉坐主管之位),但有些人会觉得这并不是问题,而且由于这种采访文化,更偏向聘请敢于身体碰撞的人当摄影记者。由大老板一层一层压下来的压力,军令如山,其实最后便体现在前线记者的采访手段之上。

  一般记者都不会把自已的采访手法,也写在新闻之中,受众如果没有亲眼目击记者如何采访,便不会知道在新闻背后这种一切。

  至于被外间人士投诉被记者或摄影器材所伤,除非当事人报警,一般传媒都不会处理,接听电话的人,最多是口头说:会约朿有关记者。但我们都知道,这些承诺是不会兑现的。

过度介入制造新闻

  为了捕捉新闻人物的动态,香港记者都喜欢跟新闻人物追逐,或把镜头压过去。在传统新闻传播学角度,上述情况已说明了香港记者「过度介入」新闻事件,甚至通过高压式的采访手法,改变了事件原来发展轨迹,例如记者挤在大门不肯放行,被访者才会由后门离开。当然,原则上所有采访活动,都会以不同程度介入事件,但过度介入,把新闻变成记者与新闻人物的身体碰撞,把传媒现象当作新闻,并非专业的表现。

  无论如何,早前有记者爬出高层大厦外拍摄,险些掉下去,又有记者在高速公路上采访,不幸给汽车撞死,香港前线记者这种采访文化,实在太辛苦兼沉重,迟早出事。

  最后,我们明白前线记者的拼搏表现,许多时是表现了他们对工作的热诚,不想遗漏任何新闻资料,这是必须一提与重视的。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活在后真相的信息战年代

傅景华
2019-09-28

香港传媒高层访京团背后

吕秉权
2018-10-22

假新闻 Vs 新闻自由

彭家发
2017-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