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恶咒到祝福──钦点特首的报导须走向深入调查

2000-11-15

  国家主席江泽民训斥本港记者,直接坦率,不留余地,却充份显露他不仅不理解本港传媒的运作,更不幸的是,他把传媒监督权力的正常表现,误认为无聊而煽情的新闻炒作。

  记者当日的提问,显然是基于港人的关注。正如新闻行政人员协会主席张健波所说,董建华的特首任期已过了三份二,他会否竞选连任,中央又会否支持他,都是本港巿民关心的问题。记者问过董特首,又趁机追问中央领导人是否支持董连任下去,是采访求全的基本要求。因为董特首能否连任,不仅看他个人的意愿,更取决于中央是否支持,这是社会的共识。问题或令人联想到中央有干预特区首长人选之嫌,但实情如此,领导人也许不喜欢,提问本身却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不问的话,反而是失职。

领导人对本港传媒的不满

  中央领导人对上述提问的反感,首先是源于他们对传媒的恐惧,害怕传媒令他们进退两难,因为若说支持董特首,则被指中央钦点,若说不支持,就等于中央不满特首的施政表现。这种两难其实是庸人自扰,巿民不必深思熟虑也能清楚明白,支持特首任期内的施政与支持他继续连任是两回事,支持他参选也可同时表明支持其他人参选。假如领导人从提问开始就坚定表明,一切言之过早,不予置评,多谢关注,传媒最后也只能如实报导。若说传媒因此任意炒作,指董特首不获中央支持其施政,不仅是脱离现实的想像,更对本港新闻界不公道。

  也许领导人的不满更在于提问指中央钦点特首人选。换言之,记者不妨问领导人是否支持董连任,却万勿结论先行,视支持为钦点。但问题就是问题,记者把社会关注向领导人提问,不代表记者认同钦点之说,何况领导人身经百战,就此直认不讳还是直接否认,谁也勉强不来。更关键的是,说中央钦点特首人选,也绝非空穴来风。

钦点是否有否可寻

  首先,基于形势所需,中央挺董事不宜迟。特首执政三年多以来,不仅民主不彰,法治倒退,经济决策亦被外界批评为不公平。他以改善民生为己任,民生问题却偏偏解决不了,失业率高企,贫富悬殊加剧。不仅普罗大众不满政府施政,由工商界到专业界领袖也有微言,导致特首民望屡创新低。为制止不满情绪蔓延,中央今夏以来实行挺董,多位领导人公开支持董特首的施政,以保住其统治威信。中央挺董若属真心诚意,其对董特首的嘉许,当非溢美之辞,因此挺董坚持到底,跨越任期,自属理所当然,而董也成为中央心目中第二任特首的理想人选。无疑,董能否成功当选,还须经过八百人选举团的推选过程,但清楚不过的是,他已圈定为中央满意的当然人选。董即使不算钦定的特首人选,也是中央钦定的候选人。

  证诸历史,中央钦点特首也有迹可寻。四年前,中央通过其委任的特区筹委会,选出四百人的选举委员会,再由该委员会选出特首。这种选任模式,通过中央信任的人选去推选特首,结果当然不会令委任人失望。特首与其说是间接选举,不如说是间接由中央委任产生。如此不民主的做法会否延续下去,是港人的关注所在,特别当中央领导人先后公开挺董连任,过去钦点特首的做法,大有卷土重来之势,虽然至今未成事实,但钦点的先兆已经形成,绝非传媒杞人忧天,反应过敏。

  无疑,二OO二年的特首选举与四年前的间接委任并非完全相同,不能过早断定中央钦点的人选必能顺利胜出。但按照《基本法》规定,加上将由特区政府提出有关选举草案,第二任行政长官的选举办法,难望跳出小圈子的格局,当中工商界及亲北京力量势必保持举足轻重的地位。北京若继续高调挺董,足令上述两股力量合流,思想统一,不敢造次,全力支持董特首连任,以响应中央的号召。倘若他日选举法有利他们(如增加团体票选的份额),两者势力可望进一步坐大,如两者在选举委员会占总数过半,中央的指令就取得落实的保障,届时董特首可由中央钦定的特首候选人,升格变成钦定的特首。

走向深入调查新闻报导

附表:「钦点特首」
新闻调查工作清单举例

(一)制度保证
‧工商、专业、基层、政界代表亲北京人士比重;‧工商界代表在内地的商业关系;
‧专业及基层代表过往的政治取向;‧选举委员会的组成方法是否有利于选出中央支持的人选。

(二)政治文化
‧各界对中央支持特首连任如何理解;
‧如认为董是中央选定的候选人,各界有何想法,因此接受还是抗拒;
‧各界认为与中央保持一致是否及如何重要。

(三)政治动员
‧中央在港联系各界的机制;
‧中央可有及如何传达挺董的信息;
‧官方传媒如何宣传挺董的思想。

  正如江主席所言,即使中央支持特首选举连任,还要根据《基本法》和选举法进行选举,才能成为事实。因此,本港记者要克服认识肤浅和想法简化的缺点,不能单单抓紧时机向领导人即场提问,也不仅仅是锲而不舍地追逐采访对象,指出中央有意钦点特首,引发社会关注;同样重要的是,记者需要深入调查(见附表),以证真伪,因此,必须剖析令钦点由观念变成事实的选举机制,了解选举团内各方人士对中央支持董连任的回应,展示选举委员如何衡量得失。总言之,记者要把钦点的问题,包括制度保障、领导人举措、社会反应、文化观念、政治动员,向本港巿民作多元而立体的报导,让我们齐上宝贵的民主教育课。

如此观之,只要本港记者持之有恒,深入揭露钦点问题,定必可成大器,江主席的训斥也就变成祝福,而不是噩梦的开始。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活在后真相的信息战年代

傅景华
2019-09-28

香港传媒高层访京团背后

吕秉权
2018-10-22

假新闻 Vs 新闻自由

彭家发
2017-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