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四起——如何确保言论自由

2004-06-15
香港电台开创电话「烽烟」节目先河,再见《八十年代》后有《九十年代》以至《千禧年代》。
笔者曾主持电台「烽烟」节目十多年。
三位名嘴相继封咪,社会闹得热烘烘。编辑邀约一篇「烽烟」(Phone-in)节目的文章,曾经主持香港电台「烽烟旗舰」超过十年,因此义不容辞地写一点感想。

我是一九八二年开始主持《八十年代》,回想十来年的片段,的确勾起不少思绪。的士罢驶、前途谈判、超市抢米、旺角暴乱、政制发展、六四事件、基本法颁布、立法局直选、「直通车」断轨等等,一幕幕,历历在目,冲击最大当然是天安门事件和管治权的交接。


「烽烟」节目谁是主角?

「烽烟」节目第一个问题是谁是主角,听众?还是主持人?殖民地年代的自由与民主是从上而下,燃点了火苗之后,一班追逐者各显神通,各施各法地编织个人梦想,过渡期的港英政府顺水推舟,「烽烟」节目得到较大的发展空间。我主持的十多年间,没有受到限制和约束,能够发挥民意节目的最大潜能。

当时,我有几点信念,第一是「烽烟」节目以来电听众为主,节目主持人为副。第二,节目中的话题以听众提出为主,主持人为副。第三,意见领袖、知名人士与普通听众一样,大家有均等的发言机会,不会因为知名度不同而有异,希望制作一个真正能够反映民意的节目。


八十年代客观中立原则

主持人只是一面镜子,照耀事物的多面。听众谈论某一话题,大多集中单一观点,这亦是他们提起电话的动机,主持人便发挥镜面效应,提供多角度的考虑,由公众判决是非。这种客观、中立的编辑原则,与广播电台属于电子传媒有莫大关系。

香港并没有规限报章的数目,不同政见的人都可以办报,因此文字媒介可以有明显的政治立场。电子传媒是透过大气电波和受众接触,而大气电波为公众所有,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经营电台。八十年代时,除了政府电台之外,就只有商业电台,因此这种客观、中立编辑原则是神圣不可侵犯,极少数人把持的平台不应该偏颇,更不应该带有政治倾向。当然,客观、中立的方针将节目的可听性交托在来电者的手中,主持人亦要甘于平淡,难以建立人民英雄的形象。


九十年代民众怒吼

时而世易,后九七情意带动「烽烟」节目新路向,电视节目《龙门阵》的种子在电台「烽烟」节目中开花,演化成激情、具批判性、勇于责骂的风格;无疑,在过渡期的沉郁,到特区的经济不景,以及政府施政纷乱等因素都是有卖点。这类节目受欢迎反映出民众怒吼,政府应该留心倾听。

「烽烟」节目具高度社会效应,不消说八九年「六四」后百万人上街,多少受到这等节目感染,去年「七一」大游行更加是「烽烟」主控。而沙士期间,「烽烟」节目成为讯息流动的主要平台,一方面市民和医疗人员揭发隐藏着的真相,一方面为政府卫生当局传递防疫讯息,一个相向的渠道,双方各取所需,对社会各阶层都是有益的。「水能载舟,水能覆舟」,得失视乎力量的互动,不应诿过于人。

个人认为,「烽烟」节目需要坚守三项原则:第一,现场直播。第二,不经删剪。第三,畅所欲言。直播和不经删剪比较容易做到,畅所欲言是较难处理,原因是僧多粥少,听众众多,时间有限,言而未尽的人自然满腹牢骚。这方面需要依靠节目主持人。风格是决定性,不过,以专业广播员的功力,适当地控制时间和节奏,市民可以享受更大舆论空间。


创造言论自由空间

名嘴封咪,惹起社会寒蝉效应的恐惧,大家担心:名嘴也封咪,小市民何来言论空间?一直以来,香港人都认为言论自由是繁荣的支柱,没有言论自由便没有一国两制,因此必须捍卫,否则一国两制不保。这一阵子,很多人都问,究竟香港的言论自由是否受到损害?名嘴封咪会有什么影响?

香港的言论自由一直由英国所赋予,宗主国最重要是有效管治,因此本地言论自由的宽紧程度随政治形势而改变。由于英国在八十年代已经着手光荣撤退,所以言论空间在十多年间扩阔不少。有趣的是,不同阶层享受的言论平台差别很大。简单地说,有权有势的知名人士,不愁没有发表意见的渠道,普通市民只能在建制内的平台去浅尝言论自由。

香港要维持言论自由,三方面都需要做功夫:一是市民、二是传媒工作者、三是政府。从来搞革命都不是请客食饭,言论自由亦一样,虽然不一定抛头颅、洒热血,起码敢于面对「维园阿伯」,不会被他们指指骂骂所吓倒。名嘴虽然封咪,市民并没有需要收口。有时,言论的激荡,短暂而言,可能引起建制和群众对立,但长远来说,确保言论自由是保持香港繁荣的根本。公众应该积极利用各言论平台,争取发言机会,毋惧毋忧。

另一方面,传媒工作者要站稳工作岗位,不轻言退。三位名嘴都是我的朋友,当然尊重他们封咪的决定,亦尊重他们有讲,或者不讲的自由。其他站在岗位的同工,就要承担责任,坚定不移地保卫言论自由,才会得到市民的尊重。我经常想,战地记者多危险,战场上炮火横飞,稍不留神便多一名战地烈士,被安葬在英雄冢中,想想这一批为报导真相而牺牲的人,我们面对的威吓是微不足道。

最后在政府方面,起码有两样事可以做,一是政策上回应民意,若果市民的言论变得「讲人自讲」,政府完全不理会,这样会打击发表意欲,变相地阴乾言论自由。另外还要创造更多空间和平台,譬如举办十八区民政论坛,派中央及地方官员与普通市民对话,解释政策,听取民意,尤如古代的采风,实实在在掌握民情。一是提供大气电波,趁騝s科技的发展,推动数码广播,建立更多电台和电视的公众频道,让市民有更多发表意见的平台。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活在后真相的信息战年代

傅景华
2019-09-28

香港传媒高层访京团背后

吕秉权
2018-10-22

假新闻 Vs 新闻自由

彭家发
2017-04-13

两会采访手记

香港电台中文新闻部
2016-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