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理想」压倒一切的蓝图:评《香港公共广播服务检讨报告》

2007-05-11
民意研究调查显示,市民对香港电台在公共广播服务上的表现感到满意。
  张炳良教授在上一期的《传媒透视》中,形容《香港公共广播服务检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书)关于香港未来的公共广播服务的构思是「十分正面进取」。我想这是一个正确的判断。如果我们把报告书中的「十分正面进取」的构想,连同它对香港电台的分析结合一起来看的话,我相信,说报告书为了要尽快实现它对香港公共广播服务的鸿图大业,不惜把它认为是「不够格」的现有的公共广播服务基本上扫平,似乎也并不为过。

  我并不认为公共广播服务检讨委员会的成立,是为了要替特区政府或一些政治力量去「整治」香港电台。也许委员会不是每一位委员都十分欣赏香港电台对香港公共广播服务的贡献;但从报告书中,我看不到委员会背后有什么隐藏的政治目的,要跟香港电台过不去。相反,和香港电台管理阶层一样,报告书是大力拥抱公共广播服务的价值和重视言论自由的原则,只是委员会很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认为香港目前包括香港电台在内的公共广播节目,远远未能达到公共广播服务要面向全民、节目多元独创、组织和编辑独立于政治权力和商业利益之上这些理想;因此,与其修修补补做一些半汤不水的改善,倒不如来一个彻底的解决,坚持尽快成立一个全新全面又高度独立的公共广播服务机构,至于目前那些未能符合理想的公共广播,在这个前提下便只好让路和退位让贤了。

实现鸿图理想而推翻原有建树?

  大家如果看看报告书关于新的公共广播服务机构在其管治、问责、财务、以及节目安排各方面的建议,我想是不能不承认,这些建议起码在理念上大多是能比美国际间的最高标准,以确保公共广播服务在各方面的理想都能在香港得到最大的体现。例如为了保持公共广播服务机构的独立性,报告书建议差不多所有从政的人士都不能成为机构的董事局成员;而为了尽量减低商业的影响,报告书建议保证该机构在头十年内 80%至100% 的经常性开支均由公帑支付等。

  报告书中关于管治、问责、财务、以及节目安排各方面的建议,大部份都是值得支持或可以认真考虑的。但是,为了一个仍未实现的「理想」、为了要创立一家未受考验的全方位的公共广播服务机构,便得要把原有在公共广播服务上有所建树的安排彻底推翻,其理据是否充份、对香港电台又是否公平呢?

  尽管报告书承认香港电台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广播机构,并指出过去香港电台不断制作大量的公共广播类别的节目(尤其是在电台方面),但报告书认为,香港电台还未够资格成为一个真正的公共广播机构(见报告书第六十六段)。报告书就此提出的理由,是香港电台说到底是政府的一个行政部门,在制度上和在公众的印象中不可能真的做到公共广播机构在编辑上自主持平,不用服从或执行政府政策的要求;加上香港电台没有拥有自己的电视频道,其电视节目在商营电视台播出时在时段上既受限制,又容易使观众混淆,以为有关节目是商营电视台制作。

  虽然上述的理由并非毫无根据,但却是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制度上的局限,并非是香港电台咎由自取的错失。尽管有这些不足,据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二零零六年五月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市民大众在八项公营广播服务的角色当中,除了在「提供娱乐性节目」一项之外,香港电台在其他七项的表现,均被认为是比本地其他商营电子媒体做得出色。例如在「监察政府」、「反映民意」、「提供客观资讯」这些直接牵涉编辑自主和持平的项目上,香港电台比起商营电子媒体被认为是做得好/非常好这方面,分别领先17.2%至6.3%不等。类似反映香港市民对香港电台在公营广播服务方面感到满意的调查结果,经常可以在研究传媒的学者的研究中找得到。

  尽管不是一个全方位的公共广播机构,香港电台能够通过其公共广播类别的节目取得这样的成绩,我想还是值得称许的。不过,报告书对此似乎是不甚了了,反而建议香港电台未来应该将它目前制作公共广播类别节目的责任,转移到报告书建议的新的公共广播服务机构身上,并在市民适应了数码广播之前,要香港电台交出有关的电台FM广播频道,让这个新的公共广播机构经营(见报告书第二百三十(b)段),甚至还得取消或缩减香港电台目前通过商营电视台播出其制作的电视节目时段(见报告书第二百五十二段),以及要求在这个新的公共广播机构正式运作的初期,不能有其他公共广播机构与之竞争(见报告书第八十六段)。

一个翻天覆地的变革

  按常理而论,香港电台在种种局限之下,在公共广播服务上的表现就是不算优异,起码还算得上是良好或是称职吧。但对报告书而言,不能全方位达致公共广播服务的最佳理想,便活该只能接受不应再经营公共广播类别节目这命运,因为创立这个新的公共广播机构这一鸿图大业,是不应受到目前不合规格的架构所左右(见报告书第九十四段),加上要将香港电台转变成一个全方位的理想公共广播机构,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革,这将会遇到种种体制上、结构上、文化上、财务上、员工待遇上各种「实际而又不能克服的困难」(见报告书第九十六段),因此,尽管香港电台在公共广播服务上的表现是良好称职,并且拥有几十年的经验和传统,在报告书那全方位的鸿图理想面前,便得在公共广播服务的道路上,被摈出局。

  写到这里,我不禁要问,报告书凭着什么可以这样自信的以为,它这个目前还是纸上谈兵的建议,肯定会比经营了公共广播多年的香港电台的表现更出色呢?如果特区政府接受了报告书的建议,便势得要把失去了制作公共广播节目的香港电台改组,这对香港电台而言,难道就不是「翻天覆地」的变革,不会出现类似报告书所提及的「实际而又不能克服的困难」了吗?也许,对公共广播服务检讨委员会来说,这些质询和疑惑,只反映了那些缺乏勇气和信心的人的多余的顾虑。为了要实现那全方位的理想,我们便得信心十足,并将一切目前未达最高规格的公共广播服务的架构和传统扫除,以免它们成为香港迈向这个理想的拦路的绊脚石。
相关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公共广播的宿命

文乃扬
2020-04-30

The BBC: A British Success Story In Danger

Professor Robert Beveridge
2015-04-05

Renewing the BBC Royal Charter: A cause for concern?

Professor Robert Beveridge /
2015-03-19

对公共广播服务的承担

张楚勇
201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