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台于一九七零年开始电视制作。
近年来,电影资料馆举办了多项有关七十年代香港电视人、电影人的研讨会和电影放映活动,出版社亦凑热闹,先后推出多套书籍图册,呈现七十年代本土文化如何繁花盛放、创意纷陈。若要论及普及文化在香江的起承转合,「七十年代」究竟担演了什么角色呢?或许,无綫电视广播业的诞生和茁壮,便是当中的重要一环。
从「小众」到「大众」传媒
在一九六零、一九七零年代之交,随着新广播科技诞生,全球影音业也发展得热闹非常,电视广播业如日方兴,欧美大学纷纷出现传理或大众传播等课程,吸引不少年轻学子投入这门时尚学科。在东方,香港的专上学院也可说是亚洲区内较早引入这些西式课程的地区之一,香江不少渐趋中产小康的家庭也乐于把子女送到欧美留学,选读这些看似前景远大的学科。
这幕影音业步向繁荣的故事,也有赖硬体蓬勃发展所致,例如在亚洲,日本的经济力量正蓄势待发,「东芝」、「乐声」和「三洋」等日本生产商纷纷赶过了「科艺」、「西门子」、「德律风根」等欧美竞敌,研发出更贴合亚洲市场的小型家庭电器;伴随日风登陆,香江的小康家庭也走进了「电器化」时代,令电视机、彩色电视机、高度传真音响器材 (Hi-Fi) 等消费品日渐纡尊降贵,落入了寻常百姓之家。
早在二次大战爆发前的英国,政客们已掌握到广播科技对传递政治讯息的重要性 (如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成为政府发放讯息的重要媒介,磁带录音技术更是由纳粹德国的科学家发明,协助发放宣传讯息);在战后香港,为本港居民提供电台广播服务的丽的呼声 (香港) 有限公司,背后的主要股东正是英国保守党。随电视广播业萌芽,丽的呼声旗下的丽的映声自一九五七年开拓新领域,为香港提供电视广播服务。由是之故,初期的香港电视广播业可说是深受英式作风所影响,其经营形式仍以「订户收费」为主,可说是「小众传媒」的例子,免费电视广播服务 (如「无綫」) 出现前,「大众传媒」可说仍未诞生。
且听资深影视人萧笙忆述他加入丽的之初的所见所闻:丽的「老板是英国人,它其实在市场上没有竞争,是独市生意;……那就习惯了英国人很保守,做的节目不同今日,什么《四千金》等全都是坐在厂里拍摄……,是模仿舞台剧,多是用三部机录下,那时很少拍外景的」;资深影视人朱克也忆述:丽的开台之初,它仍以英国广播公司为蓝本,组织结构较简单,较重视营业部门,目标是维持约二千用户订购广播服务,达至收支平衡。当时每订户的月费约廿五元,在当时不算是普罗家庭可轻易承担,故丽的也可算是服务中产家庭的「小众传媒」。在这阶段,「导播」人员可说在电视制作环节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从「导播」到「导演」
在制作方法上,丽的成立之初仍是仿效英国广播公司的习惯,多以「导播」人员作制作的核心,据朱克忆述,「导播」人员专责操控机器,俗称所谓「按掣工作」,负责技术部份,间中也有两个人一起合作,即一人做「导演」工作,负责剧本和演员走位;另一人则负责「导播」工作;负担「导演」工作的专人(当时多被称作「戏剧指导」) 协助演出者把戏排好后,再交「导播」负责机器按掣工作,完成录影流程。今人所称的电视「导演」在当时还未算确立到自己作为制作主导的位置,更遑论电视节目的「导演风格」。
来到一九六五年,电视广播有限公司 (下称无綫) 在香港注册成立,董事局由利希慎家族的利孝和、邵氏兄弟的邵逸夫、余仁生中药店的余经纬以及多家财团组成,由华商主导的商营电视年代亦徐徐开展,为电视广播业的经营模式带来巨变。从此,电视业的经营将变得更市场主导。虽然丽的电视远比无綫启播为早,但它在香港的物业资产、华商网络反不及无綫雄厚,无綫的股东皆是香港著名商人,名下拥有不少物业及戏院网络,加上其股权延续性远较丽的及其继承者稳定,这些优势都成了日后电视台竞争的重要资产。
一九六七年,无綫电视正式启播。启播之初,无綫的本土制作仍未能自给自足,故黄金时段的广播空档大多由美国制作的配音片集填补,如由美国各大电视台制作的家庭剧集《阖家欢》、《神偷谍影》、《雌虎双雄》等便甚受港人欢迎,到后来,由于日本剧集收费较廉宜,加上日本各式家电产品为电视台带来不少广告收益,无綫也先后引进日本电视台制作的《柔道龙虎榜》、《青春火花》等多套东洋味道浓的剧集。
本土制作潮流
早期的本土制作电视剧,多是在室内进行录影 (如话剧味道甚浓的单元剧或短篇剧),不少题材乃直接取材自话剧、民间传奇而来,无綫所用的幕前幕后人员如梁天、钟景辉、陈有后、郑子敦等更是来自话剧界。来到七二年,无綫电视台使用全彩色广播,丽的电视在七三年也开始改用彩色无线广播,并投入更多资源自制节目,例如无綫把《一三五剧场》改为《翡翠剧场》,播出次数由一周三天增加至一周五天 (每集长约三十分钟),由于负责编制本土剧集的人手不多,这时期的连续剧多是改编自小说题材,如彩色长篇剧《烟雨蒙蒙》的故事改编自香港作家严沁的小说,一九七四年又推出改编自张恨水小说的《啼笑因缘》,观众反应极佳,剧集与剧集主题曲更是深入民心,掀起潮流。
步进七零年,香港电台成立公共事务电视部,制作电视节目透过商营电视台播出,《狮子山下》便是当中的代表作。早年的「《狮子山下》监制、前广播处长张敏仪称,当时制成人员大多喜欢看外国电影,受欧洲新写实浪潮影响,多选择实地拍摄加强写实感觉,这也为初生的电视业带来无限创意。据港府一项调查显示,电视机用户在一九六八至一九七六年间,由九万多人急升至八十多万,反映出收看电视已变得更普及,本土制作更受广告商重视,成为电视台吸纳广告商,刷亮电视台形象的重要资产,电视台的制作部门亦在急速扩张。
七十年代,香港电视业风云起伏,自制节目环节高速扩张,大量制造本土影视人才 (如导演、编剧、演员、武术指导等),支援电影业在一九七零、一九八零年代垦荒拓土。在这样的历史脉络下,香港的本土文化身份也加速萌生,进入了华洋、雅俗文化高速重组基因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