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查笃撑
越剧
粤剧 京剧 昆剧 黄梅戏 潮剧 越剧 闽剧 高甲戏 豫剧 评剧

历史源流∶

曾称「小歌班」、「的笃板」和「绍兴文戏」,是浙江省地方戏曲,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前身为浙江嵊县一带的说唱艺术「落地唱书」。1916年后,「小歌班」先后进入杭州、上海等地。为与「绍兴大班」区别,称为「绍兴文戏」。

1930年起,女班大批涌现。由于女子的扮相较男子俊美,至1930年代末期,逐渐取代男班,称为「女子文戏」,后再改称为「越剧」。1942年,名伶袁雪芬提倡越剧改革,改进舞台布景、灯光、服装等各方面,被称为「新越剧」。

返回

戏剧特色∶

女扮男装、反串男角是越剧其中一个特点。1930年以来,不少越剧中的演员全是女性,不论小生、老生、花脸还是丑角,均由女演员担当,为越剧增添了一份阴柔美。

举例说,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中,梁山伯与贾宝玉分别由女小生范瑞娟和徐玉兰扮演。范瑞娟的扮相俊朗中带朴实,唱腔亦富男性美,将梁山伯的书生形象演绎得十分传神。至于擅长塑造深情书生才子形象的徐玉兰,唱功奔放华丽,成功演绎出贾宝玉那种具脂粉味的神韵。

返回

音乐唱腔∶

唱腔为板腔体,主腔可分为「四工腔」「尺调腔」「弦下腔」,当中以「尺调腔」最能代表越剧的风格。除此以外,部分剧目或会运用「二凡」、「流水」、「三五七」等曲调。

返回

伴奏乐器∶

以鼓板、越胡为主奏乐器,配以中胡、大胡、琵琶、扬琴、大三弦、笛等乐器。此外,亦会使用部分西洋乐器,如大提琴、单簧管等。

返回

剧目∶

早期剧目多取自「落地唱书」的书目,并从其他剧种中移植。1942年后,从事越剧改革的剧团编演了约二百个新剧目,开始使用完整的剧本,而内容以反映爱情、婚姻的悲剧为主,如《西厢》、《情天恨》、《杜十娘》。另亦有反封建、揭露社会黑暗和宣扬爱国思想的剧目。

建国后,除整理改编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传统剧目,还编创历史剧和移植传统剧。此外,还新编反映朝鲜、日本、越南生活的剧目,如《春香传》、《火椰村》等。著名剧目包括《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祥林嫂》等。

返回

rthk on internet
历史源流 戏剧特色 音乐唱腔 伴奏乐器 剧目 声音示范片段